标题 | 高校债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范文 | 摘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教育资金来源发生了变化,世界银行贷款逐渐涌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特殊的力量,在短时期提升了教育的发展速度。这一时期,世界银行的贷款具有帮扶性质,是国家层面的借款,借款利率比较低,国家作为债务方,和国外合作建设项目的方式共同推进教育建设。在当时这个阶段,我国高校的借款不多。但从我国制定高考扩招、高校打开生源的大门起,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高校为谋求发展,更好地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当时大刀阔斧的改革,举借债务扩建校区,大量招聘优秀人才,优化教育资源,解决了当时发展的难题,与此同时,大量的债务却也形成,随着校区建设完工,债务还款期限也将至,债务的风险逐渐显露出来,这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困难。 关键词:高校;债务;原因 一、研究高校债务问题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培养高等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逐渐开展高校扩招。然而随着高校人数的增加,原有学校的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生源增长的需求,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高校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人才的高质量输出,在自有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向外界筹资借款。按债务合同约定,高校应定期偿还本金和利息,但高校在借款时,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贷款金额较多,还款压力大,已超出其应用的偿还能力。高校债务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自身因素,通过分析高校债务的形成原因,进而找到防范债务风险的可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债务问题的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的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不断对外开放,高校教育也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使得高校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高校学宿费也就是教育事业收入具有不确定性,由于高校归属于各省教育厅管理,在学生的招收人数上和学宿费的收费标准制定上都是统一的,高校本身没有自主办学的权限,在很多方面是受教育厅的管理的,而教育厅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又是按照国家政策大方向实施的,因此,国家政策是能够影响高校发展的,对其债务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再比如,国家财政拨款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教育改革,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由原来的逐年递增变为生均拨款的方式,而高校招收学生每年的数量具有不确定性,这和高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外界口碑等因素息息相关,财政拨款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高校未来年度预算的粗犷型,在资金安排上不能充分确定债务还款的额度,间接增加了高校债务风险。 2.经济政策的变化 高校在举借债务后,往往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如期还本付息,而是通过与银行再次签订新合同以债务倒贷的形式先偿还旧债务再举借新债务,从而维持高校自身合法权益,持续发展。然而,银行的借款利息具有波动性,对于债务总量比价多的高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其所持有债务都会造成不小的负担,因此,如果经济环境恶劣,银行势必通过提高银行利率稳定资金,而通货膨胀带来的资金购买力降低,也使得学校在购买教学用品、工程建设材料时的数量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在有限的资金量上不能按照学校预期发展。 3.银行宽松的放贷政策 由于我国的教育根基薄弱,政府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提高。此种情况下,一面是高校对资金的强烈渴望,另一面是国有商业银行要寻找信贷业务新增长点和盈利新增长点的迫切需要,二者找到了契合点。高等院校属于财政拨款运行的事业单位,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是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前提下,高等院校一定会持续发展,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会有专项资金,一旦高校运营出现问题,国家一定会出台政策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银行业看准了这一点,极力与高校合作,在特殊时期,解决了高校发展的瓶颈。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评估调研等,普遍认为高校有学宿费重要的经济来源,有上亿的资产,和国家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偿还本金能力,而且能够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增加银行的业绩,从而对高校的放贷要求比其他行业标准要低,通过频繁的于高校接触,周到的服务,高校也形成了稳定的客户,当高校再次有贷款意图时,首先想到的是银行金融机构。银行的宽松放贷政策,间接导致了高校高速扩建、债务也直线上升。商业银行普遍认为高校都是国家开的,高校的大部分资金来源是财政,再穷不能穷教育,现在的财政拨款供应不足只是暂时的,当学校还不起钱时政府是必然会买单的,银行这种高校提款机似思维对高校高债务风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高校债务问题内部原因 1.贷款缺乏论证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都有贷款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资金利用率上比较低,对于所建设的项目缺乏论证,项目实施后没有严格监管,项目建成后缺乏绩效评价,往往走过场、面子工程。甚至于新建项目没几年,又要进行大型修缮,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浮于表面,没有充分利用贷款资金,学校的财务部门、纪检部门、审计部门、建设等多个部门缺乏统一合作、充分沟通的过程,导致贷款所建设项目有时会有重复交叉的情况,浪费了资金。在债务还款上,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有时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还款,影响了学校的信誉。 2.财务管理滞后 高校由于是公立单位,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法人代理制度,在很多项目支出上,一把手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能够决定资金的走向,在财务预算安排上,有些费用是按照部门人数核定,有些费用是根据往年平均水平核定,致使各部门可能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而按照预算额度全额支出,年终没有一定的绩效考评,对于资金的使用率、使用效益缺乏事后监督,往往出现财务支出随意、缺少控制,甚至财务预算在执行中可所以更改。财务管理水平的滞后,导致学校资金不能开源节流,铺张浪费的现象仍有发生。由于高校的公益性质,高校采取预算管理的财务体系,但实际上,预算管理在整个会计体系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的财务管理更是如此。尽管快速发展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急剧增加,但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得到改进。许多高校没有明确的长期财务规划,对于高校的债务,诸如新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投资并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也没有及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期还款计划,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此外,高校的财务预算也存在漏洞,高校在編制财务预算时,应该将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其中。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在正常收支预算部分都已存在着赤字,根本再无力考虑负债部分。这就使得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约束作用,从而导致高校债务越来越多。 3.缺乏风险意识 高校领导普遍没有风险意识,由于缺少金融、法律、财务等相关知识,简单地认为学校借来的款项是短暂的,只要学宿费能够得到保证,就会还清本息。然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都是不可控制的,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应急机制,就会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可能,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学校所质押的收费权就会被银行收走,从而给学校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高校的内部控制对于债务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设置专人管理,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于财务风险体系缺乏有效管理,高校整体的风险意识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4.政绩意识过强 高校领导具有行政职务,虽然他们本身肩负着管理学校的职责,但在有限任期内,都想能在自己在任时干出一番事业,让自己的政绩更加丰富,而兴建校园、美化校园就是一个切实可行、见效快的办法。通过对旧建筑物实现重装修,让校园变得高、大、上,从而获得广大师生及外界的认可,实现了学校的外延发展,这样在有限精力下忽略了内涵建设,在科研、教学和资金扩大渠道上关注较少。有的政绩意识过于强烈的,完全忽视债务风险意识,过度开发新校区,学校所负担的债务远远超出其还款能力。 结语 目前,高校的债务问题虽已得到控制,但债务存量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高校仍担负着较高的还款利息压力,对于高校债务的原因分析仍然很有必要,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发展过快的体现,也是高校运营改革摸索中阶段遇到的财务风险问题,具有历史局限性,也是自身治理结构问题的体现。通过分析高校债务问题的原因,从中找到解决高校债务的路径,降低高校债务风险,从而实现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王伟楠(1989.5-? ),男,满族,吉林省四平市人,本科,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