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济宁市任城区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
范文 | 济宁市任城区编办 自6月1日省政府正式批復改革方案以来,任城区抢抓行政审批服务局获批机遇,以“一枚印章、两个领域、三大工程、四项支撑”为重点,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全力打造“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任城改革样板,打响“仁诚服务,一次办好”的政务服务品牌。 一枚印章管审批 按照省政府批复,任城区围绕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运行,突出组织架构、人员选调、事项划转3项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加强机构和职责整合,着力形成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运行体系。组织架构方面,任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正科级政府工作部门,挂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核定行政编制25名,配备局长(主任)1名、副局长(副主任)3名,负责全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下设政务服务中心、审批网络服务中心、中介机构服务中心3个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0名,主要负责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审批信息系统管理和中介机构管理等相关工作。人员选调方面,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富有激情”的标准,坚持“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实行“三个一批”,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一是按照“编随事转、人随编走”的原则从原单位承担行政审批工作的人员中划转一批;二是面向全区各镇街、部门行政及事业人员考察抽调一批;三是与服务外包公司签订合同招聘一批。加强人员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审批干部队伍。事项划转方面,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和“整体集中、分步划转、分类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将全区31个部门实施的166项行政许可事项,分为投资建设、市场准入、社会事务、涉农事务四大类分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第一批先行划转投资建设和市场准入两个链条涉及部门的所有行政许可及相关联事项。 两个领域求突破 (一)投资建设领域。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围绕“审批路径最优、审批效率最高”标准,全力打通投资项目审批环节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一是推行项目落地“模拟审批”。对虽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但主体明确(正在办理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在暂不具备法定审批条件的情况下,实行容缺受理,提前介入进行审核、审批,提出模拟审批意见,加快项目推进及落地;当该项目取得土地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对土地取得前的模拟审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结果转化为正式审批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如山东汇源杭萧钢构智能装配式建筑示范工厂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初办理项目立项手续,同步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地使用权明确后迅速落地,截至8月初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二是开辟十大产业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紧紧围绕培育智慧信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医养健康、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壮大,着力促进高端材料、高端轻工、现代金融、商务商贸、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升级,开辟十大产业项目报建审批“绿色通道”,开展“保姆式”“店小二式”贴近服务,全链条进行帮办代办服务,全力推进十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三是创新完善各项制度。大力推行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联合监管、联合验收等审批方式,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区域化评估评审,逐步为市场主体提供最高效、最便捷的项目落地方式。同时,为解决区级权限缺失、审批链条不完整的问题,积极协调市级国土、规划、住建、公安、人防等部门入住区级政务大厅,初步构建以区为主导的市区联审联动机制,以最快方式实现上下级业务有的有效衔接、高效互动,为投资项目审批提供更多便利。力争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用时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从土地审批到开工建设,全流程用时不超过100天。 (二)市场准入领域。创新推出“局所登记一体化”“同城通办”“容缺受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政银合作”新模式,简化了登记手续,压缩了办理时限,提高了便民化程度,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截至目前,任城区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0.8万户,其中,各类企业总量达3.5万户,总量均居全市第1位。一是深入推行“同城通办”模式。在实行“局所登记一体化”的基础上,推出“同城通办”登记模式,突破了镇(街道)的行政区域限制,辖区的企业主体可以选择到全区20个工商所的任意一个办理相关业务。自2017年实行“同城通办”以来,各工商所登记量在全局的占比从30%上升到70%,登记类有效投诉至今保持“零投诉”。为方便企业群众,对于区工商局行使的“公司(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6项行政许可事项和区食药监局行使的“食品经营许可”1项行政许可事项,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反向委托工商、食药监部门继续按照原模式办理。二是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进企业登记“零跑腿”、银行网点全流程工商登记服务,将金融服务产品嵌入政府行政审批链条,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网点、人员、设备等优势,将登记渠道从工商部门向金融网点延伸,从纸质审核向电子审核拓展,让创业主体不出家门就能申领营业执照并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做到“零见面审批”。三是开通“政务专递”免费快递服务。全面推广“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的服务新模式,提供“政务专递”免费服务,进一步利企便民,提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实行“收件、审核、踏勘、出件”四步审批,群众仅需一个窗口提交资料或网上提交,3个工作日即可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社保登记等事项,最后由EMS快递送件上门。今年以来,共免费邮寄证件300余宗。 三大工程提效能 围绕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突出抓好“大厅提升、审批提速、网络延伸”三大工程,力争尽快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一)实施大厅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政务服务大厅,面积由原来2000平方米扩容到目前的21000平方米,服务面积是原来的10倍,并设置投资建设、商事登记、社会事务、涉农事务4个功能区,配设了公用事业、中介超市等便民服务窗口,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同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模式,自助服务区、证照打印处、免费复印处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建成了环境优雅、设备先进、服务高效的一流软硬件环境。截至目前,区级503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大厅办理,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审批、出入境审批、机动车违章处理、水电气暖、税务缴纳、通讯邮政等市级服务窗口也正在逐步进驻区级大厅,大力打造市区“同城共享”模式,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实施審批提速工程。本着“应减尽减”的原则,先后分11次削减区级行政审批事项1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发挥行政审批服务局体制机制优势,对办事流程进行逐项梳理,对重复提交材料进行删减,现行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减比例达78.95%。推进“一次办好”事项标准化、规范化,梳理公布区级“一次办好”政务服务事项787项(其中,行政权力517项,公共服务270项),年底前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加快建设虚实一体中介超市,加强对中介机构考核管理,探索实行办理时限、收费标准、服务标准“三统一”和备案管理、考核评定、清退淘汰“三大机制”及中介机构“黑名单”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中介执业行为。 (三)实施网络延伸工程。根据省市要求,先后完成了济宁政务云、行政权力运行系统、电子监察系统、任城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APP上线运行,精准对接“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市、区、镇(街道)三级服务网络互联互通,区直59个职能部门810项政务服务事项,以及镇(街道)101项公共服务事项的咨询、办理、投诉工作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网和云平台。目前,正在推行实体办事大厅端、电脑PC端、自助服务端、口袋移动端“四端”政务服务,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并对政务服务平台进行个性化定制开发,建设一窗受理云平台、审批和监管信息推送模块等,逐步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的政务服务平台。 四项支撑保实效 (一)强化组织制度支撑。区委区政府将加速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确定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的行政审批服务局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研究拟定了《任城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意见》《任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组建工作方案》《关于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划转行政许可及相关联事项(第一批)的通知》《任城区“审管分离”实施办法》《任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勘验评审工作制度》《任城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日常工作协调联动制度》《任城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与监管信息交流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和配套措施,为改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强化审管互动支撑。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法履行划转后的行政许可事项审批职能;原部门不再行使已划转的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主要承担事中事后监管和相关行业规划、政策、标准、规范制定等工作,以及划转后与行政许可事项相关的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其他行政权力。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实行审管共享平台和行政审批联席会议、集体会商、审管信息“双推送双告知”等制度,实现审批与监管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各监管部门分别明确专职信息联络员,实行审批结果向监管部门的同步推送、监管信息向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反馈应用,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强化对相关职能部门在信息交互、运用等方面的绩效考核,确保审批、监管信息无缝对接、有痕联动。 (三)强化监管机制支撑。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推动政府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形成“一单两库一细则”;编制了区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梳理全区39个部门303项随机抽查事项,并向社会公布。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建立全程留痕监管档案,实施跨部门、跨层级随机联查,开展监管情况督查。实现对市场主体“双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5%、抽查结果公示率100%。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 (四)强化服务体系支撑。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将审批服务重心向基层延伸,使更多的事项既能在区级大厅办理,也能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办理。对于审批事项,探索“镇街前台一窗受理、区级后台分类审批”模式,组建专业帮办代办队伍,对于重大项目实行全程跟踪代办。各类事项办理逐步向“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E:DL 关键词:一枚印章管审批 一次办好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