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族旅游商品“羌绣”的文化符号学解读
范文

    何誉杰

    作为民族旅游商品的羌绣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其古老的形制保留了传统的文化信息,但是在旅游业广为开展的今天,它的用途和设计有了明显的变化,这背后体现着深刻的文化符号学意义。从其题材、选材、图案、颜色、用途等方面,以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羌绣作为民族旅游商品的内涵,可以深刻了解民族旅游商品在旅游业发展下的生存发展的进程,从而对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有一定启发。

    羌族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融合历程中最为古老的一支,她书写了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的重要篇章。据《史记》、《后汉书》等古籍记载,羌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精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战争的硝烟渐渐隐去,残破的羌碉矗立在半山,羌绣还在姑娘的头帕和腰带上,女人们的鞋面上招摇着,吸引着外来旅游者的眼光,感受到古老与新潮的和谐共生。可以说,羌绣充分地体现了羌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正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向外界展示着羌民族的文化

    精髓。

    羌绣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从出土文物及当地老人口诉中可知,早在明清时期,羌绣就已经在羌族人民当中广为盛行。羌族女性从小学习刺绣,她们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羌绣绣品来装点日常生活,甚至作为表达情感的物质寄托。通过一代代羌族妇女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羌绣已经成为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羌族民间工艺品代表。

    根据旅游心理学,旅游者在购买旅游商品时,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集中体现民族文化、代表民族内涵,且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商品。羌绣无疑是集这几种需求于一身的商品,成为广大旅游者喜爱并乐意选择的旅游商品。对羌绣进行文化符号角度的解读,有利于进一步启发旅游商品设计与创新的思路。从而能够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羌族文化。文章拟从四个方面来解读羌绣所代表的羌文化符号。

    一、羌绣的选料

    羌绣古朴自然,所选材料也大多源自羌民生活的区域。以前的羌民,大多居住在河谷地带的半山,在纺织制品上大多采用麻布。由于羌族生活的区域在汉区与藏区之间,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交流,棉布、毛料、绸缎等面料逐渐被采用,但依然以价廉且易得的麻布为主。麻布是许多民族普遍采用的织物面料,它是利用麻类植物的纤维所制成,价廉易得。羌族人民制作羌绣所选用的麻布基本上是从半山上生成的剑麻制成。羌绣所选用的线以棉线、丝线、毛线为主。在早期的绣品中,可以看出,素绣的羌绣作品大多以蓝色、黑色的棉布或麻布为底,用白色的棉线在上面缝制图案。彩色的棉线和丝线价格相对较高,随着毛绒线的普及,除去高端绣品,现在的羌绣大多选用毛绒线。

    二、羌绣的图案和题材

    从羌族的服饰及用品绣品上的图案来统计,应该不少于100种,题材丰富,大多源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景物或动植物。最为常见的是羊角花、牡丹花、梅花、南瓜、菊花、石榴花、羊、云朵、水纹、太阳、月亮、星星、狮子、鸟、鱼等。这些图案可根据绣娘想要表达的吉祥意愿进行组合,常见的有“石榴送子”、“凤穿牡丹”、“四羊护宝”、“鱼水合欢”等。这些图案组合大多与汉族传统图案意义相通,这是因为羌族在历史上与汉族有着深厚的渊源。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这样说到:“汉人以接纳他族为主而日益强大,而羌人却以供应为主而壮大别的民族,因而今日许多包括汉、藏之民族都曾得到羌人的血液”。可见这种文化的交流,特别是蜀绣工艺的发达极大地影响了羌绣的

    发展。

    羌绣在羌族服饰上根据佩戴穿着的位置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羌族妇女喜爱佩戴的头帕上,大多选用吉祥富贵的牡丹图,还与太阳、月亮或星星组合,体现出对头部的重视。衣衫一般选用抽象的纹饰,比如源自自然的水波、云纹等,再拼镶上花朵绣片;腰带或围腰上大多采用“四羊护宝”、“双蝶朝花”、“金瓜向阳”等图案,有一定的护卫之意;鞋面上大多选用“云纹”或“羊角花”的图案,这与羌族长期生活在半山或高山,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有密切的关联。

    同时,羌族的多重信仰观也在羌绣图案中有所体现。如羊崇拜,体现在绣制羊头、羊角花之中;白石崇拜,体现在素绣的白线和白色底布上;云崇拜,体现在云纹,云云鞋的制作上。这些纹饰反映了羌族的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的朴素的宗教信仰和生态文化观。应该看到,羌绣中的很多图案,乃至体现出的文化习俗及观念并不仅仅存在于羌文化中,与之邻近的彝族、藏族和汉族运用的文化符号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如彝族的火崇拜,服饰上的火纹;水纹和云纹在汉族刺绣中也大量出现。美国考古学家葛维汉认为,羌族“天神”信仰是在汉族与藏族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在衣服和鞋子上绣花的习俗是从相邻的嘉绒藏族处习得。可见,台湾学者王明珂在《羌在汉藏之间》一书中提到,羌在汉藏文化边缘,其“传统”的信仰与服饰文化都有近代文化主观建构的作用。这些观点至今无定论,但可以明确的是,羌族文化在不断的融合和演进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族文化符号,与日俱进,不断动态性地发展本族文化,最终形成特色鲜明且自成体系的

    文化。

    近年来,传统的羌绣图案有了更为时尚的设计,在绣布的选择上借鉴流行色,如灰色、宝蓝等,而绣花的位置也从过去的满绣变成局部刺绣点缀,显示出更加丰富和新颖的特点,价格也因为时尚的设计和选材较传统羌绣高出数倍,但还是受到了旅游者的喜爱。

    三、羌绣的颜色

    羌绣的色彩可以分为素绣与彩绣两类。所谓素绣,即是指朴素单调的意思,它是用一种色彩的绣线在另一种颜色的底布上绣图。它一般采用朴实通俗的图案题材,如羊角花、蝴蝶花、铜钱花等,历史悠久,有浓郁的羌族特色。彩绣与素绣相反,它色彩艳丽,对比鲜明,表达出羌族人民热烈质朴的情感。羌族的彩绣大量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彩,显得格外鲜艳。如黄紫搭配、红绿搭配、蓝黄搭配,运用众多饱和度高的原色来绣制作品,视觉冲击力很强。

    羌绣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是桃红、大红、黄色、绿色,绣布大多选用白色、黑色、蓝色为主。总之,在色彩的运用上,羌绣有明显的尚白尚红特点。由于羌族生活在半山及高山的河谷地带,自然中的蓝天白云,皑皑白雪,鲜艳山花,都被抽象到羌族绣品中,体现出源于生活的特质。这大概就是羌绣中尚白尚红特点的来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