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的相互渗透 |
范文 | 邵莉 本文首先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小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其次浅析了小学课堂生活化的意义,最后就小学课堂生活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人们一直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学生不应该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应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中国教育现在就存在着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的情况,无法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无法从生活中学的知识,也无法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育是不可取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并将书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可以将生活实践转化为数学思想,同时也可以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生活和数学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将学生生活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学生生活会更有趣,同时数学学习也可以得到提高。 一、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式”教学法普遍存在 现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仍然以“灌输式”为主,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性,总是在老师的追赶下被迫学习,无法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都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最适合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老师只是选择了一种适合大众的教学方式,但是那种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同时老师单方面的讲授知识,会大大的降低教学效率,这些知识在学生那里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印象不深刻。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可能听懂了,但是课后没有及时的巩固学习就会出现遗忘。数学是门注重运用的学科,逻辑推导很强,需要理解学习,不能单纯的记忆学习,这就更加要求学生能够和老师多互动,参与到课堂上去,理解问题并发现问题,然后及时的向老师提出问题,搞懂知识点,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例子中学习数学。 (二)为分数学习 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仍是很鼓励支持“题海战术”,他们一致认为不懂就多做题,题做多了就懂了,会给学生指定很多的数学辅导资料,布置很多的作业。小学生的课程中不止数学这一门课,还有很多其它课程,家里还会报各种兴趣班。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小学正是孩子最爱玩的时期,同时也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睡眠,这样才能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拥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数学学习讲究的不是“题海战术”讲究的是学习效率,需要做一题懂一题而不是做十题才懂一题,特别是小学数学,知识本身不复杂,老师需要将课堂生活化,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对于刚刚踏入小学的小孩子来说,学校是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会很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同时也会很没有安全感,想念家里的父母,无法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愉快相处。学校有各种规章制度,小孩子进入学校后,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定,上下课和休息都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老师会教授各种知识,会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这些都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将数学课堂生活化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呆板式的教学方式,给刚入学的儿童带来熟悉感,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将数学课堂生活化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对数学没有任何了解,知识面很狭窄,没有理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例子,结合生活来讲解数学,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将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数学能够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来自生活,也是被运用到生活。老师应该善于利用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告诉学生各种数学事实,学生也可以从这种数学学习中学会热爱生活和自然。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活中。课堂是源于生活,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可以帮助进一步的巩固知识。同时将数学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各种实践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在家长做事的时候了解到时间长度,也可以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了解到,钱的多少,数字的大小等。 (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的改善我们现有的生活状态,数学也需要被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可以让他们了解知识的有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可以利用班级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平均数知识。 (三)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课堂教学生活化,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到生活实践中,随着所学数学知识增多,学生会遇到越来越复杂的生活问题,在解决这些复杂生活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马庙镇贾楼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