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佛教语。五种力。 (一) 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谓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据《杂阿含经》二六:“五力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大智度论》一九:“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全梁文》五二王憎儒《中寺碑》:“情尘莫舍,心火放赫。是用三明,实开五力。” (二) 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评判。宋延寿《宗镜录》 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三) 五种阻碍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八:“《增一》云: 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