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范文

    刘正会

    大别山作为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沉淀了漫长革命历程不同阶段的辉煌,造就了大别山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意义独特的红色文化,红色资源开发条件优越。但大别山由于自身资金、人才等较多方面的不足,导致红色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自身特色无法展现。因而大别山地区必须努力克服自身障碍,加大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发具有大别山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最终打造一个颇具竞争力的大别山红色旅游行,使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游客不同的需求,给红色旅游资源注入了新的内容。现今大别山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整体开发力度不够且与周别地区的合作性较差,难以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属于大别山独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从侧面反映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欠缺,需大力进行改进和整顿。

    一、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

    (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1、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地

    大别山有着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从辛亥革命开始大别山就成为了兵家要塞之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大量的革命事件都在此发展,因而也遗留下了很多的革命遗迹、旧址,被公认为红色遗迹最多的地方。目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大别山就有13处。六安市、信阳市、黄冈市均有分布。它们分别是:麻城市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和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等。这些红色建筑不仅承载着我们辉煌的历史战绩,对革命的无限憧憬,也是提醒我们远离战争,追逐和平的最好标志,还是我们革命哀思最好的寄托。但大别山地区因为资金问题,对建筑保护力度不足,一些红色遗迹受到破坏。

    2、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诞生地

    除却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大别山地区也拥有许多具有许多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的大别山革命精神。[2]当然产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的歌谣,标语,且被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也是重要的红色资源。这些民歌,民谣,民间艺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以红安县为例,该县仅民歌就有《送郎当红军》,《董必武回故乡》等200多首,民舞40多,快板剧20多等等。这些资源如今通过不同的方式为人展现在大众面前,是大别山红色资源的代表之作。当地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数量大,传播广。

    (二)历史渊源深厚,红色品牌独特,响亮

    1、红色资源历史悠久

    对于大多人来说,提起大别山大约也就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其实除此代表性事件,大别山红色历史事迹早有先例。大别山地区可以说是红色革命的开端地之一。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大别山地区就出现了董必武、陈独秀、陈潭秋等优秀革命人才率先走上革命道路,这些人为以后革命道路做出巨大贡献,是红色革命的先驱。而后众多革命事件又频频在此发生。这里既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起始地,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第四红军的诞生地,还是抗日战争新四军的根据地,还是刘邓大军的逐鹿之地。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大别山地区的象征,都是大别山历史悠久的红色资源的真实展示。

    2、红色品牌深入人心

    以“千里跃进大别山,将军故乡”为历史背景形成的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品牌,品牌响亮。“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革命事件,人们早已耳熟能详。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刘邓大军,凭着智慧和勇气越过大别山,千里跃进敌人的心脏,彻底改变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再者大别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将军集中区,其中湖北被徐向前元帅题词概括为:“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被誉为“将军之乡”,这在中国绝无仅有。可见当地的品牌多么有分量。须得好好开发利用,假以时日才能成为当地独一无二的标签。

    (三)地跨三城市,可携手共进

    大别山地区地跨湖北,安徽,河南三大城市。可依托,可选择的资源有很多。大别山地区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三省也必须加强合作,打破近年来恶性竞争的局面,整合三个城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将分散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的解决资源分散问题,增强景点之间的连接性。针对如今资源开发面临的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共同提出解决办法,互帮互助,扫清障碍。将“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的名言真实的展现在生活中,实现三省共同进步与发展,利益共享。进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实力。打造一个颇具特色的多元红色旅游景区。当然在加强自身内部协调性,更要积极的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合作,规划,积极学习别人的成功之道。

    (四)红色资源开发受到重视

    近年来,红色旅游掀起巨大的浪潮,成为时下较为流行的旅游产品之一。受到政府和相关旅游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大别山因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自身特色,已受到国家旅游局及旅游行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被提名为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对于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好机会,为其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和坚强的后盾。

    二、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限制,开发阻碍大

    和所有红色景区一样,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在受到国家支持的同时又受到更多的要求和限制,和较多部门有利益牵扯。林业局,旅游局,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很难调和。资源开发时需尊重多方意见,众口难调,开发阻力变大。再者红色旅游作为中国代表性产品,是较为严肃和敏感的话题。因而开发需要极度谨慎,对于历史资料和事件的挖掘也必须实事求是,再三验证,力求真实还原历史事件,展现我国红色风采。这也就在无形中给开发增添了难度,影响其发展步伐。

    (二)基础设施及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极不完善

    大别山属于老革命地区,多以山区地形为主,导致当地以环山公路为主要交通通道。资金的缺乏致使公路多年失修,道路破烂不堪,甚至有许多地区因地形和资金的阻碍导致道路难以修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当地的住宿条件也令人堪忧,星级酒店缺乏,近年来虽然酒店增多,但多以家庭旅馆为主,酒店卫生,安全,接待能力都较为缺乏,游客一般都不会选择住宿。通讯,住宿,交通等必要硬件设施建设的缺乏,使开发难度增大,大大影响资源开发。除却硬件设施的缺乏,大别山多数景区内部相关人员由当地人出任,专业知识欠缺,总体文化,专业素质偏低,服务意识较差。专业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缺乏,使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难以跟随时代脚步,应时而变,资源开发的层次也难以提升。

    (三)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吸引力不足

    现如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除了提升景区质量以外,宣传的作用也尤为突出。红色旅游景区越发受到重视的今天,宣传较弱的大别山在外名气明显弱于其它。首先自身开发不够完善,无法自我产生名牌效应。其次在大数据,科技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别山保持一贯较为单一的宣传方式,陈旧不变的宣传方法,大大影响该景区的知名度,使该地被注重宣传的同类型的红色之旅掩盖住名气,吸引力大大降低。如何利用日益丰富的现代化工具,大力宣传,增强吸引力,值得深思。

    (四)内涵拓展不丰,品牌效益差

    一个好的景区必须有自身独特的能够吸引人的标签和品牌。大别山虽早年推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响亮品牌,但由于自身缺陷和运营不善,未能围绕品牌开展专线旅游活动,空有品牌,没有实际产品。品牌消耗过大,未能产生品牌效应,无法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且当地红色资源发展,多以参观,游览红色遗迹为重点,对于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精神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开发内容过于表面化,单一化,单纯讲解,展示的形式过于乏味。与其他红色景区相比,重合点过多,开发内容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独特魅力,不符合当代旅游者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无法提高游客来访量。

    (五)景点分散割据,线路单一重复

    大别山幅员辽阔,地跨鄂豫皖三省,囊括三省资源。但三省均为自身利益大谋福利,缺少合作和交流,无法整合较为分散的旅游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一个“大旅游圈”。资源丰富的优势削弱,资源分散的劣势增强。资源的分散给旅游线路的安排和形成带来了诸多的麻烦。且如今开发线路主要集中在武汉-红安-麻城-新县-信阳、合肥-六安-安庆,较少开通其它路线,单一的路线大大降低游客选择余地。该地也没有与其它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合作,互帮互助,多线环形,多元发展。如何加强三省各景点的合作性,提高与其它红色景区的连通性,开发多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线路是大别山红色资源开发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的力度及旅行社的市场作用

    现今旅游发展的模式大多是“政府搭台,旅行社唱戏”。大别山旅游发展也需要遵循该模式。首先必须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别山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因而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以便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政府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因而获取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对于资源开发很重要。再者,旅行社作为旅游市场的活跃者,大别山必须依靠其独特的市场活力,雄厚的资金基础,独到的发展眼光等优势减少资源开发的难度。协调政府和旅行社的作用,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对大别山资源开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大别山地理的特殊情况,可进入性差的状况。大别山首先必须加强交通的建设,以确保交通的正常通行。其次大别山配套的基础设施比较的落后和缺少,应该加强大别山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应的旅游配备设施,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增强该地的可进入性。除了硬件设施建设,大别山还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才人的建设,引进优秀旅游人才,提高整个从业者的素质,对服务意识差的人员进行替换。确保游客在大别山的旅游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为大别山的旅游业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三)提升资源内涵,开发独特品牌,线路

    虽然红色景区应以“红”为其重点,但不能是其唯一。大别山应该在保持自身特色的状况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整合周边所有旅游资源,加大合作力度,促进不同资源的融合,最终推动红色资源的多元发展,打造出适合自己的独特品牌和形象,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再者必须深挖资源内涵,结合多方资料和研究成果正确了解历史。不能仅局限于现今的红色旅游建筑的观赏之旅这些表面的内容,理应丰富旅游内容,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使游客切身体会红色之旅。例如:安排扫墓活动,纪念革命先烈。重温军队历程:吃军饭、唱军歌、听军课、缅怀先烈,利用。设置模拟战争,重走战争路,加强爱国意识。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在红色旅游竞争激烈的今天,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影响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大别山必须要加大自身宣传力度,增强自身影响力。口口相传的时代已然远去。如今宣传必须要靠媒体,报纸,电子产品等快速扩大宣传范围。大别山地区可以在鄂豫皖三省相对繁华的省市开展红色文艺表演,印发宣传海报,开展大别山相关红色主题报告等,加强宣传力度,以此提高知名度。当然在宣传的同时也必须对自身进行大力改造,塑造良好形象。当然向外界展现自己优秀美好的一面的同时,也必须直面他人的批评和非议,从而更好地改正和完善自己。最终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四、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如果大别山想真正开发好红色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就必须搭乘如今的红色旅游热的小船,认清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抓紧一切的时间和可利用因素,对如今的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与改进。从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改变计划。在不断开发现有资源的同时,努力挖掘其他资源,加强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打造独特的旅游形象,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以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发展。有朝一日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一个红色旅游景区,代表着中国红色旅游独一无二的意义。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