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连发展“沟域旅游”的条件和必要性研究 |
范文 | 李岩 宋华清 根据辽宁省提出的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沟域旅游示范省的号召,结合大连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旅游发展基础,探索验证以“景区+农户”模式发展地区“沟域旅游”的必然性。 大连是一个山海资源丰富的城市,是辽宁省主要的旅游资源,也是东北文明的窗口。2015年6月,国家旅游局开展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评选活动,认定100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大连市金州新区此次入选的3个“乡村旅游模范村”各具特色,它们分别是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土门子村、城西村和大魏家街道王家村。金州新区作为国家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以产业融合为支撑,以农事节庆为载体,以农家乐、渔家乐为基础,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成为乡村旅游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2014年,金州新区接待乡村旅游总量达246.5万人次,拉动旅游综合消费10.31亿元。大连沟域乡村主要分布在距离中心100公里范围内,在50公里附近形成聚集区,所以非常适合城市人的短途旅游,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的家庭为单位的休闲聚会。大连有密集的铁路交通线路和发达的高速公路,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为省内和省外的旅游者提供了方便。大连市部分“沟域”已有少数的“农户”在经营旅游活动,例如安波温泉风景区、金州大黑山风景区,“农户”有相关的经验,但需要在专业景区开发公司的指导之下进行完善和提升。因此,“景区”+“农户”非常适合目前的发展现状。 一、大连发展“沟域旅游”概况 2006年12月,成都召开了“西藏及其他藏区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研讨会。罗绒战堆教授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沟域”的概念,该概念源于西藏居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即两山夹一河。山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国内外学者对其的高度关注催生了“沟域经济”研究的新热潮,“沟域经济”具有山区发展的典型特色,代表了探究山区的经济发展的新视角。作为“沟域经济”的一种模式,“沟域旅游”于2010年首次出现在文章《北京房山南窖规划“沟域旅游经济”》中。笔者认为,沟域旅游是指利用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统和产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整合,建设“景区+农户”达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这是在结合农业经济及乡村发展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 大连依托海滨、山地、森林、果园、农庄、温泉、雪场等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在注重优化沟域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拓展沟域旅游的新类型,丰富沟域旅游产品和项目,高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沟域旅游产品和特色集群,突出滨海沟域、多彩渔村的特点。特别是在2015年6月,国家旅游局开展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评选活动,认定100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大连市10家村镇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大部分乡村都有丰厚的沟域资源。 较为成熟的“沟域旅游”发展基础,决定了“景区+农户”模式的普遍适用性。然而全国范围内对这种模式的研究较少,需要在不断革新的旅游活动中摸索着前进。通过对大连市现有的“沟域旅游”进行调研发现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能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整体规划,使所有项目有据可依;出台政策文件,规范旅游活动参与者的行为;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争取培养一支正金字塔型的人才队伍;所有“沟域”差异化经营,政府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相信大连“沟域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景区+农户”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大连市处于旅游的一个变革期间,前十年是国内接待的主要地区,很多人造景观已经很深入人心,如何能利用好大连的优良的自然环境,把丰富的自然地貌进行合理保护,让景区和农户能双丰收是我们所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和新机会。大连市的周边地理环境非常适合把景区和农户结合起来,大连的金州大黑山、小黑山、营城子、夏家河,普湾新区都是很好的资源,我们这种模式适合推广和普及,当然还需要我们计划建设,生态建设和长久建设,并且在依据地区的差异旅游产品在细节也会不同,这些需要我们深度调研和投入。通过对此课题的调研和考察,我们越发感觉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和推广性很强,也亟需相关部门引起重视,让大连形成一个被绿色包围的文化休闲度假城市。 二、大连发展“沟域旅游”的条件 大连这种地域资源和城市吸引力可以深度的推进乡村游服务标准,一点带面加大提升大连市农家乐、渔家乐、郊区农家采摘项目的标准、农村农贸产品展销活动质量标准及景点、景区质量标准等,打造具有浓郁东北特色及乡土性的乡村游个性旅游产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大连高校的旅游人才资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证,特别是在在保护地域旅游特色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提供助力。 (一)大连发展“沟域旅游”的自然资源 大连农村景观类型众多,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成,具有丰富的沟域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充足的客源市场,奠定了发展“沟域旅游”的基础。大连按照“沟域”旅游概念,结合新区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分布在六大集中区域,即大黑山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北屏山现代服务业休闲产业聚集区、荞麦山古城文化及海岛度假旅游产业聚集区、小黑山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太山滨海度假主题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和城山头滨海旅游拓展区。例如冰峪沟风景区、唐风温泉旅游度假区和金州大黑山风景区等都发展的有代表性。在交通上,大连也提出了“飞大连、乘高铁、游东北”的主题旅游,大连的山海资源是国内少有的,常年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四季适合旅游度假。特别是在冬季有丰富的温泉旅游。 (二)大连发展“沟域旅游”阻力因素 整体上看,大连市的“沟域旅游”呈现出健康、稳健的发展势头,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响应相关政策,一些地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走在了东北“沟域旅游”的前列。然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还是制约了大连“沟域旅游”的发展。 1、由于各区域农户意识低,没能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大连市的资源基础和发展现状,导致“沟域旅游”中农户在经济效益追求缺乏整体规划,已开发的部分沟域旅游没有抓住各自的特点,出现了恶性重复竞争,导致景区之间打价格战、服务水平下降。最求一次性消费,没有留步住客人,口碑不高。另一方面也将阻碍“沟域”的健康有序发展,不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实现核心品牌和规模效应。 2、“沟域旅游”产品单一、无创新,现有的项目产业形式单一,旅游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弱。有明显的季节性,大部分农户在旺季宰客,淡季收工。山区服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烈、方式不到位而服务人员多来自于当地社区,因此缺乏相关服务的经验,在各个方便都很难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3、大连市发展“沟域旅游”缺乏优秀的人才,主要表现在:“沟域旅游”属于新兴的旅游模式,国内相关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方向、市场推广等问题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当地的街道和社区对农户的培训不够,没有大集体的概念,只顾自己收入,或者说当地的政府也不知道该如何打响自己的特色,保护好环境,长久和谐的发展。 (三)“景区+农户”模式的产生 国内只有翁瑾、杨开忠在《重渡沟“景区公司+农户”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式》一文中提出了“景区+农户”的理念,是一种旅游目的地内部的产业组织模式,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为了实现地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景区开发管理公司通过客源、价格和质量管理等方式控制区域内产权独立的旅馆的经营。其本质是互补品生产企业在不涉及产权的情况下,实现经营层面的一体化。 (四)大连沟域旅游实施“景区+农户”模式的必要性 1、提高“农户”服务质量。由于农户是单一个体,没有从事旅游业的经验,服务的硬性指标(基础的接待设施、餐饮住宿设施等)和软服务(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等)都很难符合游客的需求。在实施了“景区+农户”模式以后,景区开发公司或政府可以对“农户”的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引进行业内的专业人员对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农户进行培训和引导,提高目的地的服务水平和游客的满意度及重游率。景区成立监督机制可以纠正农户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收集游客的信息,将其反馈给农户,从实际层面直接引导农户提供高质量的、能满足游客需求的服务。景区对农户的培养、监督、引导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保障,景区以其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和优质的经验为农户提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2、有效规避“农户”个人利益为主。“农户”作为单独的个体服务旅游者时,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化,个别农户不惜以降低服务质量来获得利益,这不仅严重影响目的地的形象,游客在该地旅游体验质量的降低将会带来不可预见性的严重后果,满意度的下降会造成零重游率,同时较差的口碑也会使其他游客对该地弃之不理。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若游客对该地的评价是正面的,将会带来可观的市场前景,反之也会使景区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直观重要,在此过程中就要规避农户的以个人眼前利益为主。“景区+农户”模式加强了“景区”对“农户”的监督。 3、实现经营层面的一体化。景区开发公司虽然不拥有“农家”的产权,但是有价格制定权和管理权,可以从宏观层面约束“农家”的经营活动,“景区”和“农家”都有极强的外部性,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外部性的内部化,由于资产的专用性没有达到产权层面,便实现了经营层面的一体化。景区和农户在总体的宏观层面达成了一致,景区和农户都能以隐性的标准要约束自己的经营活动,保证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有吸引力的营销手段下吸引大量的游客,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避免了农户在旅游活动中出现降低价格等恶性竞争。大连这种地域资源和城市吸引力可以深度的推进乡村游服务标准,一点带面加大提升大连市农家乐、渔家乐、郊区农家采摘项目的标准、农村农贸产品展销活动质量标准及景点、景区质量标准等,打造具有浓郁东北特色及乡土性的乡村游个性旅游产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大连高校的旅游人才资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证,特别是在在保护地域旅游特色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