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历史资源基础上的持续稳定的旅游发展道路
范文

    邢萍

    开发旅游业带动地方区域经济是中小城市发展的有效之路。对旅游资源客观正确评估与定位,是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针对芜湖旅游资源的特征,提出旅游开发的总体定位、旅游产品开发与线路设计,并提出实施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旅游的开发对城市的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都起着促进作用。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也是现今发展中城市振兴经济的有效途径,旅游业的发展将以不同生产方式带动地方区域经济。从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与30年旅游产业刚刚兴起时相比较,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与所面临的问题呈多样性变化。

    正确客观的旅游资源评估与定位,是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芜湖是一所发展中的中等城市,旅游开发是其地方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其自然景观匮乏,既无显著名山,也无石林、洞穴资源。我们唯有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走出一条独具芜湖城市特色的旅游开发形式,挖掘独具特色的本土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的决策是当前面临的重中之重。

    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芜湖作为县名始于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芜湖古城中儒林街始建于960年,因此地处于夫子庙儒林考场而得名。代表明朝戏曲在全国范围内最为兴盛时期的经典之作《牡丹亭》,便是由一代大师汤显祖在儒林街18号的雅积楼写成。《牡丹亭》也成为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杜丽娘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青春与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所以芜湖古城作为《牡丹亭》的诞生之地不可忽略!清末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街创作了他传世之作《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世界文学也有深远的影响。《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可是拥有这部世界级别巨著的继承人芜湖却未能彰显其历史地位,这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缺憾之处,令人捶胸顿足。

    芜湖古城中仍有结构较为完整、规模宏大、历史特征鲜明的古建筑。“大清监狱”便是其中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代表中国司法监狱到近代监狱的过渡。大清监狱也是目前中国遗存下来的唯一晚清监狱,极具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安徽俗话报》,陈独秀于1904年3月31日(农历2月15日)在芜湖发刊。该刊具有较强烈的爱国、反封建色彩,文字极为通俗。陈独秀在主持该刊工作的同时,以"三爱"等笔名,为该刊撰写了大量文章。蒋光慈在芜湖省立五中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在“学会”办的《青年》杂志上发表诗文,五中被誉为“芜湖的北大”。

    苏轼、黄庭坚、张孝祥、欧阳玄、渐江、肖云从等历代著名诗人画家都曾旅居芜湖,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画作。春秋时期干将铸剑于神山赤铸山;三百余年独秀艺坛的奇葩铁画;肖云从创建了姑孰画派,以上是芜湖历史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特色性和不可替代的特点。同时其开发具有投资小收益大的效果,比其他形式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因此针对芜湖旅游资源的现实,开发历史文化遗存是带动旅游经济昌盛不可缺的一部分。

    二、宗教旅游资源开发

    《辞海》记载“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城隍是道教所指的城池守护神,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中国第一城隍庙理所当然也是天下第一城隍庙。三国时期芜湖是东吴抗拒曹魏最重要的一个军事要塞。周瑜命徐盛镇守芜湖,镇守时期徐盛遂修河道,整吏治,养农桑,让饱受战祸之苦的芜湖百姓得到安定。可惜徐盛英年早逝,百姓为其封神建庙,香烛供奉,徐盛便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城隍爷,也因此开启了中国如今鼎盛的城隍宗教文化。

    现在芜湖地区的道教文化仍很鼎盛,道教的庙宇随处可见。宗教旅游自身具有其他旅游资源所不具备的优势,其有稳定的香客资源;身具遗产旅游与事件旅游双重优势;旅游生命周期长等特殊的优势。重建芜湖城隍庙,迎接世界上第一个城隍归祖,振兴芜湖的城隍文化,并与芜湖小九华的佛教文化交相呼应,共同发展芜湖的宗教文化。让其重新拥有本属芜湖的城隍文化上的地位!

    三、传统手工业、老字号旅游资源的开发

    芜湖历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至元,芜湖已经发展为繁荣的市镇。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闻名遐迩。宋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织造尚凇江,浆染尚芜湖”。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赵云生的剪刀、傻子瓜子、弋江贡篮、无为的剔墨纱灯、张恒春药业、无为板鸭、百善贡酥等皆为芜湖特色的传统手工业与老字号。

    在开发芜湖旅游业的同时,振兴芜湖的传统的手工业和老字号。旅游业的发展与传统手工业交相呼应、互为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地方就业,获取外汇,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四、乡土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芜湖地区春秋时代因这附近一带的湖泊草丛中鸠鸟众多,被吴国命名为鸠兹邑。又因芜湖地界多河湖,湖中多有芜草,故有芜湖。芜湖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芜湖青弋江蜿蜓而过,境内沟渠纵横,碧水环绕,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光。虽芜湖也有徽派的建筑,但因与著名黄山歙县徽派建筑群相离太近,受到旅游动机替代性、旅游决策最大效益原则等影响,所以不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亮点。但是开发江南水乡游等乡土特色的旅游形式,还是有广大的开发空间。“陶辛水韵”是已经开发的乡土特色旅游的成功的案例。在乡土文化旅游的同时配套发展芜湖的饮食文化,以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非其他旅游地资源所能具有。纵然芜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建立在历史遗存,具有唯一性的基础上,但仍逃脱不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藩篱,所以在建立的初期,我们就必须有效的进行预测并厘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同时,可相应建立学社、美术社团、举行全国性学术大赛等,以巩固文化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在宗教旅游开发的同时,定期举行庙会、开光科仪、开设道场等事件旅游形式。这样可以确保稳定的香客资源,发展潜在的香客资源;乡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社区旅游相结合,并与传统手工业、老字号相结合,走一条旅游、消费一体化的道路。总之面对芜湖现有旅游资源,首先必须做到正确客观的旅游资源评估与定位,其次才能做到有效性资源开发。确保游客资源的长期、稳定性的发展并达到市场的需要,最终实现芜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