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目的论在旅游中饮食中译英应用探讨 |
范文 | 徐小芬 本文分析旅游中饮食中译英的需求,通过分析目的论特点,对目的论作为旅游中饮食的中译英指导思想进行探讨,以期为翻译工作者对翻译中国菜名中译英提供思路和帮助。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境内优秀的自然风景和丰厚的历史底蕴持续不断的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来到我国进行入境游。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5年十一月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数据指出:2014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和入境过夜游客分别达到12849.83万人次,5562.20万人次,市场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国外游客,对于“食”不仅无法像衣和住那样在旅行之前就充分准备,而且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一,因此旅行社难以合理安排。我国各大景区有特色的民间小吃以及大大小小餐厅,要么没有菜单要么就只提供中文菜单,服务人员外语水平有限,尤其多数民间小摊位是当地老百姓经营,基本不懂外语,这就使得入境游游客在我国旅游过程中无法顺利理想的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这也使得旅游乐趣大大减小。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恰当将中文菜名翻译成英文,对入境游游客在我国的旅游体验具有重要帮助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 二、入境游游客对菜名翻译的需求 我国地域宽广,同时由于长时间的饮食文化发展和变化,除了: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以外,全国各地形成了口味众多、食材不一而且烹饪方法多样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形成了花样繁多极具特色的菜名。比如剁椒蒸鱼头、蓝田裤带面和霸王别姬等体现食材或或烹饪方法、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的菜名。这些菜名对于熟悉中国饮食和文化的人来说能够很快了解这些菜名背后的那道美食,而对于不了解中国饮食和文化的入境游游客来说简直不知所云。因此,如何将这些菜名恰当合理的翻译成入境游游客所能理解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让入境游游客知道这菜名所包含的原料是基础 所翻译出来的菜名最起码能够让入境游游客知道这道菜里面包含什么食材,是不是他所想吃的。尤其是对于有饮食禁忌的游客来说这显得极为重要,比如有些人不吃某些食物,如果他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点了这些食物,不仅是一种食材的浪费也会使其旅游满意度大幅度降低。 (二)让入境游游客能够了解菜名所包含的寓意是升华 对于入境游游客来说,仅仅了解菜名背后所包含的食材原料只能避免他们点错菜,而如果所翻译的菜名能够让他们了解菜名背后所包含的寓意就会使得他们点起才来游刃有余,也会使得他们在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的同时体验中华美食背后的深层次文化,这样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胃,同时还增加了旅游过程中的乐趣。 (三)让入境游游客能够高效快速的理解菜名背后的美食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入境游游客来说,饮食只是旅游过程中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赏旅游资源,因此如果在满足上述两条要求的时候所翻译出来的菜名让入境游游客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理解菜名背后的寓意,会使游客花费大量时间在点菜上,而且从而减少其旅游观光的时间,因此如何让游客能够高效快速的理解所翻译的菜名背后的美食才是最终目的。 三、目的论及其在菜名中译英中的应用分析 Skopos是一个希腊单词,意思是“目的”或“目标”。费米尔首次将这个专用名词作为翻译目的引入翻译界。他将翻译定义为人类在既定情况下的一种蓄意的有目的行为。根据目的论的观点,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高原则是预期目的和译文文本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在菜名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让入境游游客高效快速的理解菜名背后的美食。比如将“烧饼”翻译成“Chinses Pizza”中国披萨就能够让入境游游客快速知道这是一种很好吃的饼。 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在菜名翻译过程在由于都比较简短,因此并没有上下文连贯问题,这条原则对菜名翻译指导意义不大。 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连贯一致。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就要求菜名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忠于所对应的美食,不能够对入境游游客造成误解。比如不能将“红烧狮子头”如果直译成“Braised Lion's head”,这会让国外游客误解成“红烧狮子的头部”。 同时,根据目的论理论,后面两个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因此在菜名翻译过程中一定要以入境游游客高效快速的理解其背后的美食为最主要的原则,这也与上文分析的菜名翻译需求不谋而合。因此使用目的论作为菜名中译英的指导思想能够对菜名翻译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论 我国地域宽广,同时由于长时间的饮食文化发展和变化中国菜名别具风格,形成了花样繁多极具特色的菜名。而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考虑将食材或者寓意,让入境游游客能够高效快速的理解菜名背后的美食才是翻译菜名的最终目的。结合目的论的内容,分析认为,使用目的论作为菜名中译英的指导思想能够对菜名翻译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