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自行车旅游研究综述 |
范文 | 李乔玲 杨敏 自行车旅游作为一种全程旅游、全程体验、全程欢乐的健康旅游活动,集休闲、健身、环保低碳于一身。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自行车旅游的25篇文献进行梳理,认为国外的研究较丰富,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国内的研究集中在介绍自行车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上;对自行车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对于自行车道的建设和布局方面,自行车旅游开发及产品设计方面方面。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做了简要分析提出建议。 自行车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大约200多年的时光。20 世纪 70年代后期,自行车被认为是一项环保节能的交通方式而被推广,自行车受到人们青睐,并逐渐发展成一种专业旅游产品。国内自行车旅游开始于8O年代初,在校大学生,率先成为了国内倡导自行车旅游的主力军。自行车旅游作为集休闲、健身、环保低碳于一身的健康旅游活动,是我国进入旅游新时代需要重点打造的旅游产品。 一、自行车旅游概念的界定 Simonsen和Jorgenson(1998)最早提出定义:“任何国籍的人 ,在其假期的某个阶段使用自行车作为其主要交通方式,且自行车是其度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自行车旅游者。Ritchie(1998)认为自行车旅游者是“指人们以度假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不少于24小时或一晚,自行车是其主要交通方式且为其度假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Pratte(2006)以及Lamon(2009)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短途/一日游骑行者是指每日从居住地或度假设施出发的骑行者,属于自行车旅游者的概念范畴。英国国家自行车网络组织(2013)将专业的骑行者纳入自行车旅游者范畴。 国内尚没有哪位学者对其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万亚军 、蒙睿(2008)对自行车旅游的概念做了初次界定,认为自行车旅游是指游客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骑行为主要旅游体验而展开的一种户外旅游形式。黄克己、杨葵、徐龙军(2011)对自行车环岛旅游产品进行了界定,指在特定的岛屿范围内,以大中型旅游客车为主要旅游交通工具,集低碳环保、休闲健身、体验享受为一体,提供资助或半自助的,并且具备组织化、有序化的有形环境和无形服务的综合。 二、国外自行车旅游研究内容 国外对自行车旅游的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自行车旅游者行为特征、旅游产品供给、自行车旅游的影响和理论研究四方面。 Beierle(2006)对自行车旅游者从游客来源、性别与年龄、行为特征、骑行动机对环境的认知队自行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Pratte(2013)从体验的视角认为,自行车旅游产品应该具备充足的旅行空问和相应的道路安全感,能在风景、文化遗产和安静的自然区域中穿行,能引起感官的兴趣,具有多样性的地形和光滑的路面,具有合理的通达服务与之衔接。Gantar、Kocis和 Pehnec(2013)认为自行车旅游产品应提供自行车信息点、骑行友好的住宿设施、自行车骑行路线图、自行车租赁、自行车修理设施等服务”。Pratte(2006)认为应该开展产品的营销策略。Simonsen和Jorgenson(1998)最早提出自行车旅游虽然促进了旅游投资周转率和旅游就业率的提高,但更大量的资金投入能否带来与之相应的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论证。Cope,Cairns和Fox(2003) 等以英国国家绿道网络(NCN)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随着自行车廊道连通各个社区,能够改善相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社会包容性,有效促进社区融合,解决社会排斥。Simonsen和Jorgenson(1998)肯定了骑行者环境友好的特性。Leiper(1990)构建自行车旅游系统模型,包括自行车旅游系统包括旅游者、旅游業、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5个要素。 三、国内自行车旅游研究内容 国内自行车旅游研究开展较早的是台湾地区,大陆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自行车旅游发展意义及问题 学者们认为自行车旅游提出低碳文化、环保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万亚军、蒙睿(2008)认为自行车旅游对生态旅游、自助游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还能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促进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李增民(2005)就“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公路赛”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作用以及沿途周边体育旅游资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于全涛(2011)认为自行车旅游是低碳经济发展主题下的新模式。王祥(2013)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我国自行车旅游存在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宣传部到位、缺乏推广行动、缺乏技术培训与指导、缺乏经费预算和配套设施等问题。 (二)自行车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自行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研究大多是实证研究,研究者通过对旅游者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吴迪、刘志民(2013)通过调研发现上海市自行车旅游者倾向于团体出游;旅游目的地喜欢环境好、景点多、硬件设施完善、出游便捷的综合型旅游景区;旅游者的参与动机以健身康体为主。万亚军、蒙睿(201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了昆明市自行车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以锻炼身体为主,骑行偏好期望值高的因素是环境空气质量。江金波、崔霄(2015)基于内容分析法对进藏骑行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得出了骑行者的多种动机包括骑行者渴望实现梦想、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探寻、对西藏净土形象的憧憬等。张鹏杨、田里(2016)以环滇池自行车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主要动机是自我发展、探索、社会交往、逃避四个因子,对自行车车道和环境景观的重视程度高,厕所设施和凉亭等休息设施满意度低。袁姝妏、何杰、杨超、贺跃(2012)以成都为例,借助GIS技术,形成了安全保障、信息服务和服务设施3大影响自行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邓冰(2014)采用ROST CM6对北京市最低自行车论坛的旅游精华帖进行系统梳理,针对骑行者关注内容、出行时间、热门骑行地点、骑行面临的问题邓内容进行分析。王汝辉、潘笑宇、李雪霖(2016)通过对成都龙泉山近郊骑行者的研究发现,自行车旅游通过自身心理、与他人关系、对自然的态度和对什么的态度四个层面对骑行者产生积极影响,心理影响超过身体影响。 (三)自行车道建设和布局 自行车道作为慢性交通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建设和布局中如何规划和优化是学者研究的重点。罗成书、周敏、钱苗(2011)以杭州为对象,发现杭州自行车服务点与休闲旅游点的空间耦合度较低、与旅游流网络特征的协调性较差。柯水平、孟维伟、袁国柱(2012)以西安明城墙旅游功能区公告自行车项目为依托,提出公告自行车道路线规划及优化方法。黄绍梅、常胜超(2014)以承德市为研究对象,从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加强引导慢行出现方式等方面探讨对策。张亚芳(2015)以兰州市为例,研究黄河沿岸自行车旅游慢性系统的开发,认为要尊重骑行者特征,在黄河沿岸布局服务节点,慢性系统与旅游流特征相协调。 (四)自行车旅游开发及产品设计 国内的自行车旅游开发及产品设计重点放在了旅游线路的设计方面。黄克己、杨葵、徐龙军(2011)以RMP法为研究工具,对海南自行车环岛旅游产品的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最后对自行车环岛旅游产品进行设计并提出具体的开发方案。张鹏杨、梁坤、马克禄(2012)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根据结果预测未来几年自行车旅游将会在本地区快速发展。余子萍(2013)对台湾地区自行车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台湾地区依托优势的观光休闲自由,良好的交通设施和食宿条件,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开发自行车旅游产品,已形成诸多特殊旅游线路。牟爽、文涵(2012)通过分析还能自行车旅游现状、开发条件,提出如何在海南建立健全自行车旅游,寻找适合海南自行车旅游发展的到来。万亚军(2010)认为自行车旅游可以与其他旅游活动如观鸟旅游、乡村旅游、科考旅游等相结合。 四、结语 国外自行車旅游的研究较国内开展的更早,取得的成绩更可喜,不光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也较丰富,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的研究存在几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国内的研究大多局限在介绍自行车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上,很多的研究并非实证研究,而是围绕开发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提出宏观层面的策略性建议,深入系统的讨论较少。第二,国内对自行车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颇多,运用的方法技术不光有问卷调查还有GIS和ROST CM6,是实证研究的主要领域,但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第三,对于自行车道的建设和布局方面,大多停留在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第四,自行车旅游开发及产品设计方面,大多从产品体验方面入手,而对于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基本的服务、营销很少涉及。 随着政府对自行车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重视,加之国内自行车旅游实践活动蓬勃开展,骑行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俱乐部、网络论坛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未来自行车旅游的开展和研究都具有广阔空间。我国学者应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成果,构建我国自行车旅游研究体系。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