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陇东南民间音乐旅游演艺业发展的措施
范文

    赵兴元

    目前,陇东南民间音乐旅游演艺才刚刚起步,一切犹如嫩芽吐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陇东南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迅速调整产业方向,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深入挖掘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旅游品牌。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打造的大型舞剧《一画开天》、天水西秦腔研究院创排的秦剧《大秦文公》、陇南师专编排的原生态藏族音乐《池哥昼》等都成为了旅游者体验陇东南民间音乐文化的丰盛形式。但是纵观陇东南民间音乐旅游演艺市场,存在观众购票习惯尚未形成、受众群体不均衡、民间音乐旅游市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对民间音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足和旅游景区“建设性破坏”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就陇东南民间音乐旅游演艺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发展措施。一、培育消费群体

    发展陇东南民歌旅游演艺市场,培育良好的消费者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的年龄,应加大宣传力度。受现代多元音乐的影响,年龄越小的消费者对民间音乐的关注度也越来越低,呈正比关系。如“45岁+”年龄的仅有1.61%的消费者群体表现出对民间音乐的冷漠,而15~24岁的年龄有74.52%的消费者群体则表现出对民间音乐的淡漠,表示不知道或不感兴趣。因此,对年龄较小的消费者应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切实落实传统民间音乐进课堂、非物质文化传承从小抓起等措施,且势在必行。二、调整票价

    2017年天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天水市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22682元,乡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6726元;2017年陇南政府报告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完成了5405元,2017年前三季度完成4351.6元,全年完成61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完成18915元,2017年前三季度完成15119.4元,全年完成20617元。这与2017年广东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75.14元以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9.74元相比,差距甚远,陇东南居民平均收入偏低。笔者认为,发展陇东南民间音乐旅游,文化部门应继续实行政府购买演出和低票价惠民政策,建立健全票价调整机制,使其适应旅游消费群体和当地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旅游演出的受众群体范围。三、多方共建民间音乐旅游项目

    这种方式主要有政企共建、企业投资、民营集资等多种方式组成,是指由政府和企业联手、企业承租或自建的方式建设、完成民间音乐旅游项目。如天水市政府2016年3月29日向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印发的《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天政发〔2015〕107号),集中体现了天水民間音乐文化产业中政企共建、企业投资、民营集资三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四、培育市场规模

    借鉴“百馆联动”,培育陇东南民间音乐旅游演艺市场规模。“百馆联动”是2013年由四川省广元文化馆创意,协同陇南、汉中文化馆三省三馆共同发起,建立的跨省市馆际交流、协作的一种共享机制。基本内容为广场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览、群众文化论文评比三大部分,每年一个成员单位轮流举办。“百馆联动”的产生大大促进和推动了陇南市和周边省市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笔者认为,应依托天水伏羲庙、陇东周先祖遗址、陇南秦先祖遗址等始祖文化旅游圣地,以始祖文化为核心,以陇东南社火曲、白马藏族酒曲、童谣、秦安小曲、号子等民歌为载体,联合陇东南各市、县、区、镇文化馆,建立陇东南民间音乐“百馆联动”,以此促进陇东南地区民间音乐的交流和沉淀,使旅游景区乘着歌声的翅膀,建立起以《诗经·秦风》为底蕴的陇东南民间音乐旅游演艺产业集群。五、结语

    总之,民间音乐旅游演艺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体验类型,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愈发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在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开发陇东南民间音乐资源,以多种途径发展陇东南旅游演艺,不仅可以进一步实现对陇东南民间音乐资源的发展和弘扬,还能有效地挖掘陇东南地区珍贵的民间音乐艺术资源,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因此,提升陇东南民间音乐文化旅游影响力,充分释放民间音乐经济属性,必将促进陇东南地区民间音乐形态积极传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