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范文

    于志群

    【摘 要】中苏关系是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苏联一样在政治制度、经济等方面对中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便采取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是1969年中苏关系破裂。究竟什么原因使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仅仅维持了这么短的时间,是国家利益,还是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亦或是两国领导人的原因?本文试从地缘结构方面来分析中苏关系的演变。

    【关键词】中苏关系;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地缘结构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7-0085-02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进程

    新中国成立到苏联解体的40余年时间里,中苏关系从50年代结盟到60年代末的破裂再到80年代的缓和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

    (一)中苏结盟与合作

    为了使国家尽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摆脱被国际所孤立的局面,新中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和苏联于1950年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中苏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苏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如果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关系的奠基石,那么朝鲜战争就是中苏在军事、经济领域展开合作的催化剂。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军队进行了全面改装,大部分是按照苏军编制装备或组建的。“到1954年初,中国共组建28个空军师,5个独立飞行团,共有飞机3000余架。”[1](P.123)赫鲁晓夫执政苏联的前半期,中苏关系进入了“亲密时期”。“1953年5月,中苏签订了《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苏联决定在1953年到1959年内,援助中国建设和改建91个企业,同时完成1953年4月以前苏联援建的51个企业,共为141个企业。”[1](P.163)

    苏联向中国的援助对中国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中国的教育、经济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在苏联援助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好景不长,中苏的亲密关系仅仅维持了几年,就由合作走向了对抗。

    (二)中苏关系由分歧走向破裂

    1956年,中国不赞同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出的秘密报告,反对赫鲁晓夫全面批判斯大林。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的海南岛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建立潜艇部队,中国方面则认为苏联的做法是侵犯中国的主权。1958年,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而苏联方面认为中国的做法是错误的。随后,中国炮击金门、妈祖,造成苏联外交的被动。1959年,中印边境发生冲突,苏联采取中立,引起中国的不满。1960年7月,蘇联政府照会中国,要召回在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和顾问。但是由于国际局势的需要,两国并没有公开分歧。

    60年代以后,勃列日涅夫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由防守变为进攻,加强苏联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在这背景下,苏联率先挑起中苏边境冲突,1968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被中国军队击败。随后,苏联在外蒙部署重兵,入侵阿富汗和支持越南进攻柬埔寨,试图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封锁中国。

    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阶段,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两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三)中苏关系之间的缓和

    80年代初到苏联解体这十余年的时间是中苏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的阶段。8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国与日本、美国相继建立外交关系,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其次,苏联在美苏争霸的斗争中实力遭到削弱,和美国相比,已处于劣势,因此不得已转为守势。中苏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由对抗走向缓和。

    中苏关系走向缓和的契机是1950年中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期满,双方围绕是否延长条约展开了谈判。“1982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的讲话,再次掀起了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波澜。”[1](P.412)中苏高层官员的互访以及围绕中苏正常交往中的“三大障碍”问题的解决,对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标志着中苏关系进入了正常化阶段。

    二、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对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国内学者说法不一。既有学者认为是国家利益的原因,也有学者认为是中苏意识形态分歧所导致的。但作者认为这两种解释都不全面。中苏两国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便产生了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影响到两国关系,反而1957-1958年这两年是两国友好关系的高潮期。意识形态只是影响两国关系的潜在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从这点来说,两国关系演变的原因不是由于意识形态所导致的,反而意识形态分歧的逐渐扩大是两国关系逐渐破裂的结果。60年代初期,在“中共做出了中苏两党矛盾已成为敌我性质、赫鲁晓夫已成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判断,把对苏方针从缓和改为以斗争为主”[1](P.296)时,中苏同盟关系已经是名存实亡。

    “地缘空间中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与地缘要素的相互作用受到空间距离衰减原理的制约和影响。”[2](P.187)地缘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与距离是反比关系。即距离越远,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就越小;距离越近,则影响力就大。当两个临近的大国有一国内部发生动乱或向外扩张时,就会对另一个国家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陆地相邻的国家大多都发生过冲突或者战争。马汉在《海权论》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一般来说,地理位置的接近是两国争端的主要来源[3](P.120)。由于中国新疆地区和苏联接壤,60年代初的苏联直接或间接煽动伊犁居民外逃苏联事件,加速了两国关系的破裂。可见中苏两个国家关系的变化与地缘有着很深的关系。

    (一)中苏两国因地缘而结盟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致电周恩来,表示苏联愿意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互派使节。诚然,苏联如此快速地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与两国的领导人、两党之间有着很深的关系。但是地缘结构也是中苏结盟的原因之一。此时,苏联与美国正处于冷战中,苏联的外交中心并不是远东,而是在欧洲。斯大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努力才能解决。在苏联(俄国)的传统外交政策中,避免两线冲突在其外交策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苏联的外交重心在欧洲,无暇顾及远东。因此,要借助中国的力量来维护远东的安全。尽管中国经历了几次大的战争,经济水平下降,军队武器落后,但中国毕竟是大国,实力还在,军队人数比较多,与中国结盟能够加强苏联在远东的实力。当美苏冷战扩大到亚洲时,中苏结盟对苏联来说是更为有利的。

    其次,谋取出海口是俄国一直的追求,苏联也不例外。沙俄处于欧亚大陆中部,位于世界的“心脏地带”。自然地理的长期稳定性,决定了俄罗斯帝国各个时代的外交政策。俄国作为一个陆地国家,从彼得大帝就开始为夺取出海口,进行了多次战争。二战结束之前,苏联就以获得远东出海口作为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与中国的结盟,可以在出海口这个问题上取得更多的利益。在两国政府缔结的新条约中,中国政府要求苏联军队推迟从大连和旅顺等地撤军,这显然是符合苏联利益的。

    (二)地缘结构是中苏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

    勃列日涅夫执政苏联时期,美国正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和政治霸主地位下降,实力受到削弱。而苏联却恰恰相反,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1960年苏联国民收入是美国的60%,1970年增长到66%,工业总产值由60%增加到75%,苏联几十种工业产品的产量接近或超过美国而居于世界首位。1969年11月,美苏两家各拥有洲际导弹1054枚和1140枚,苏联在数量是超过了美国。”[4](P.589-590)在有利于苏联的形势下,勃列日涅夫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外交政策,由守势转为攻势,加紧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勃列日涅夫改变了其避免两线作战的外交战略。一面在欧洲与美国等国家进行对抗,加快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在亚洲,苏联在蒙古布置重兵,进攻阿富汗,支持越南进攻柬埔寨。同时,苏联迫切希望与日本改善关系,想把日本纳入到自己制定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中来,试图想从北、西、南和东四个方向封锁中国。但是由于苏日领土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使苏联拉拢日本的想法遭到失败。正是因为苏联从三个方向封锁中国,中国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中苏因此走向严重对抗。后来也证明,由于“三大障碍”的解决,中苏关系才得以缓和。可以说,不同语言、不同民族、实力不对等的两个国家往往会因为地理位置的接近会发生更多的冲突。

    三、中苏(俄)地缘结构矛盾的冲突与掩盖

    (一)中弱苏(俄)强

    历史证明,中国实力衰弱的时候,中俄这种地缘结构的矛盾往往更加突出。俄国趁中国内忧外患之际,掠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苏联成立不久,为应对外国的武装干涉,承诺放弃俄国侵略的中国的领土,但是随着苏联实力的增长,苏联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对中国做出的承诺也没有完全兑现。苏联在70年代从三个方向对中国进行封锁,加深了这种地缘结构的冲突。因此,中国在没有取得和苏联(俄)相抗衡的实力前,地缘结构矛盾一直会存在。

    (二)苏(俄)弱或中苏(俄)基本对等

    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的实力相对美国来说是处于下风。为应对美国的挑战,苏联选择与中国结盟来维护远东的安全。但是,在中苏同盟的过程中,苏联是起主导作用的。两极化时代,苏联(俄)没有实力可以和美国抗衡,就会与中国保持一种友好的关系。

    另一种情况是中苏(俄)的实力基本对等。 80年代,中国实力得到增長,国际地位迅速提高。而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导致实力下降,苏联开始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这两种情况会使中苏之间的地缘结构矛盾被暂时性地所掩盖。

    中苏(俄)的地缘结构矛盾将会一直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阶段,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及经济联系的密切使两国的地缘结构矛盾转化为两国合作的优势,这无疑是对两国都有利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M].北京:新华 出版社,2007年.

    [2]沈伟烈.地缘政治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5.

    [3][美]马汉.海权论[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

    [4]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M].北京:世界知识出 版社,2002.

    [责任编辑:褚永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