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南阳市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范文 | 毕虹宇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俗称河南的小西藏,地处N34°40′,E112°21′。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兼具。本文主要论述南阳市的旅游资源类型,指出南阳市旅游资源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南阳市旅游资源的改革提出建议。 一、南阳市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旅游资源 1.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被美誉为“亚洲天池”。横跨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省,丹江口水库的源头主要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它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水源地,它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国家生态文明保护区和示范区。由于这里是温带季风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也非常好,降雨量充分,常年水质优良,因此被纳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西峡恐龙遗迹园 西峡恐龙遗迹园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丹水镇,距离县城12千米,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所在的景点为南阳伏牛山景区,被美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它不仅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品的一个博物馆,也是一座以恐龙蛋化石原始埋藏状态为特色的恐龙蛋遗址展馆。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南阳武祠侯 南阳武侯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阳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 800多年的历史。南阳武侯祠的建立,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诸葛亮先生生前居住的环境和他的成就。 2.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位于国家省南阳市内乡县区内,是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内乡县衙建筑于公元1304年,然后经过明、清朝代的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它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誉。 二、南阳市旅游资源的现状 对南阳市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应该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本文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优势分析,一个是劣势分析。 (一)南阳市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1.浓厚的文化底蕴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市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都城,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孕育出的名人有很多,南阳是人杰地灵之地,它的历史文化比较深厚,有较多的文化建筑群及历史文化名城,所以站在旅游的开发角度来看,南阳市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在浓厚的文化底蕴的影响下会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2.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南阳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特别丰富的。几乎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以及不同种类的风景旅游资源,比如,旅游城市的典范西峡县,它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世界恐龙遗址园、老界岭AAAAA风景区、龙潭沟景区等,而且它的人文旅游资源也特别丰富,如有紧跟时代潮流的老界岭滑雪场、石门湖,以及宛西制药工业旅游园、龙都水上乐园等游玩项目,内乡县的人文自然景观有内乡县衙和自然旅游景观宝天曼风景旅游区等。 3.地理环境适宜 地理環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及动植物资源等。 南阳的地貌首先是东北西三面依次环绕桐柏山、伏牛山、秦岭,西面是丹江口水库,地形为盆地,加之南阳处于南北方过渡带上,南北特色兼而有之,动植物繁多,俗称聚宝盆。 南阳市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天温度比较冷,降水量比较少,夏天温度比较高,降水量相较来说也比较多,是最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代表,气候适宜降水量充沛,比较适合人类的生存,以及动植物自然资源等的自然生长。 4.南阳市地理位置优越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端,地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的交界之处。首先,南阳市隶属于河南省。河南省自古就是中原地带,属于中原历史文化区。长期作为我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使得中原区成为我国旅游资源数量最多,种类最为丰富,质量最高的旅游资源区。第二,南阳市毗邻陕西省和湖北省。众所周知,西安是历史文化古都,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而湖北省的武汉市又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帮助临市南阳发展经济。以南阳市为中心,旅游资源的市场半径比较大。 5.整体票价比较实惠、便宜 南阳市地区的各个旅游景点的票价整体比较便宜、实惠,基本都属于中等消费水平。低票价激发了游客旅游的欲望,也较好地拉动了南阳市区及周围地区大学生的周末假日游,有效地发挥了景区的观光旅游价值。 (二)南阳市旅游资源劣势分析 1.宣传不到位 南阳市整个市区以及10个县级市的旅游宣传,除了西峡县的恐龙遗址园宣传非常到位,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外,其他都宣传不到位,旅游的知名度不高,旅游品牌没有走出去。 2.旅游产业链的不完整 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旅游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 3.旅游景区内环境比较差,污染严重 南阳市各个地区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不是很到位,污染严重,很多服务设施都被破坏了。以丹江口水库为例,很多游客去南水北调的源头旅游之后,就会肆意污染丹江口水库,造成水库的水污染比较严重,水面漂浮着许多废弃的垃圾,严重违背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向北京输送优质清凉水的原则。 4.交通不便 南阳市三面环山,中央为盆地,交通相对来说不是特别便利。南阳市迄今为止有公路、水路以及姜营机场。但由于地形的原因,它没有高铁、动车快速高成本类的运输道路。而且南阳市与三门峡市虽然是邻市,但它们之间互相不通铁路。很多外地的游客到南阳市来旅游,都会感觉到交通不是非常方便,而且特别费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人们对南阳市旅游的渴望程度。这也是其旅游景区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另外一个原因。 5.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南阳市是河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虽然它的GDP位于全河南省的第三位,但整体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各县区的贫富水平差距比较悬殊。西峡县作为旅游示范县,就10个县相对来说,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发达的。政府将其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而其他各个县,如淅川县是一个贫困县,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是特别合理,而且它的旅游知名度也不是特别高。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南阳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从而导致它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不是特别好。 三、南阳市旅游资源产业的解决措施 (一)政府要政重视加大旅游宣传工作 针对南阳市地区的旅游产业宣传力不够,很多富有特色的旅游地区的产品名牌不是很响亮的问题,可以利用舆论的方式,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新媒体,从各种渠道对南阳市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如可以充分利用知名人物的影响力宣传南阳市的旅游景区。 (二)完善南阳市旅游产业链 在南阳市以及各个县级市的旅游景区周围,完善相对应的旅游设施服务。比如,在旅游景点的附近建设相应的旅游商业街、宾馆、饮食等一体化、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 打造跨区域的旅游产业链,如,南阳市境内实行一卡通政策,把旅游范围扩大到南阳市的两个区以及管辖的县及县级市。这样游客便可以跨地域旅游,不但可以共享两个地域之间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大大促进旅游GDP的上涨。 (三)保护环境,提高景区内的环境质量 环境破坏严重是南阳市旅游资源发展的通病,也是整个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通病,因此,应保护环境,加大景区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在南阳市各个景区内设置环保标志和张贴环保宣传海报,增加各个景区垃圾桶的数量,对市民以及来往的游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制定一些景区内的环保守则,约束游客的行为。政府也要开展相应的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让来往的游客和市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全面提高景区内的环境质量。 (四)提高南阳市整体经济水平 南阳市的经济发展虽然位列于河南省第三名,但南阳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级贫困县也特别多,贫富差距过大,人均收入水平不是很高,因此,提高南阳市的整体经济水平刻不容缓。这不仅有利于全南阳市人民人均GDP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拉动南阳市整体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政府只有加强对旅游产业的重视,才能更好地带动南阳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以,要大幅度提高南阳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经济发展了,人均收入水平增高了,人们才会敢于去享受,去旅行,才会更好地督促旅游景区完善自身的旅游设施,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增强各个旅游景区的竞争力。 (五)继续保持低价位的票价 提高南阳市旅游资源产业的发展,就要继续保持低价位的票价,低价位的票价可以更好、更大地吸引旅游者的旅游欲望。而南阳市的旅游票价一般都不是很高,基本都是特别便宜和实惠的,所以要继续保持这一低价位的票价,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南阳市旅游产业链,保护环境,提高景区内的环境质量,以及提高南阳市整体经济水平,促进南阳市旅游产业的提高。 四、结语 南阳市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的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发展好旅游业的前提是解决好旅游业中的种种弊端。因此,政府要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重視和提高南阳市的旅游宣传力,完善旅游产业链,不仅要完善旅游设施,还要提供一条龙的旅游服务;全面控制和继续保持低价位的票价,大胆鼓励人民群众敢于进行旅游消费。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