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实用理论视域下普通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途径 |
范文 | 摘 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实用理论视域下的普通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为提高普通高校共公篮球教学的实用性,促进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实用理论;篮球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途径 1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贻害至深,致使“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泛滥,普通高校公共篮球教学逐步陷入发展的误区,以培养学生篮球运动素养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无法得到有效的遵循,而凸显程式化、模式化弊端的达标测试却成为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为了获取理想的达标成绩,无视自身的素质基础、发展需求以及兴趣指向,在教学中对达标测试的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机械式模仿练习。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只是掌握了篮球教学中最为基本、最为简单的达标测试内容,而对于篮球运动深邃的内涵、运动机理以及社会价值缺乏必要的了解,实用型篮球综合素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致使普通高校学生在未来的体育健身活动中,无法将篮球作为重要的健身手段,还要被迫重新选择、学习新的运动技能。这不仅造成了普通高校共公篮球教学社会实效性的“贬值”,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对普通高校共公篮球教学的常态化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加强对普通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以实用理论为导向,积极探求普通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实用理论的基本含义 实用理论是用检验事物的行为效果、评价其实用价值的重要标准,是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或业已形成的认知,从理性层面对事物的具体应用以及实际效果进行的推论与总结,对确立事物的发展目标,调整事物的发展取向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实用理论具有显著的普遍适应性特征,无论是对于社会个体、社会群体,还是某一局部、乃至整个社会,都能够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普及与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已经确立,促进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实现社会发展已成为主流趋势。因此,普通高校公共篮球教学正处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实现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以及培养取向的适应性转变,已迫在眉睫。由此可见,在切实遵循实用理论导向的基础上,加强对普通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性与必然性。 3 实用理论引导下的普通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遵循实用理论的引导,确立实用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核心导向,是选择教学内容、择取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形式、明确教学发展取向的主要依据。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言,实用型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普通高校传统的公共篮球教学中,由于以满足达标测试需求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致使共公篮球教学的整体体系緊紧围绕着这一凸显狭隘性与局限性的教学目标来构建,因此,“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偏”的三段式教学形式被普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等强制性的教学手段成为篮球教学的主流方法,“顺利通过达标测试”成为学生篮球学习的主要动机,获取理想的达标率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在此状况下,普通高校共公篮球教学成为学生修足学分的重要手段,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理解始终处在极其肤浅的层面。因此,在实用理论的引导下,确立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特征的教学目标,引导与规范普通高校共公篮球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强调从篮球理论、运动技能以及实用能力等多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就成为提高普通高校共公篮球教学实用价值的首要环节。 3.2 构建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对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篮球是一项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技战术执行能力、配合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于一体的运动项目,经常性的参与篮球运动,会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在普通高校传统的共公篮球教学中,由于受“唯成绩论”狭隘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学内容的选用主要集中在运球与投篮这两个方面,其目的就在于满足达标测试的需求。而对于篮球的运动机理、理论知识、技战术等篮球运动的核心内容则现有涉及。这就导致了广大普通高校学生在经过两个学年的篮球学习后,对于篮球运动的内涵与社会价值仍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篮球的实战水平极其低下。因此,在实用理论的引导与规范下,对传统篮球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全面的整合与创新,增加篮球实用技术的内容比例,从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实战技能以及持久性的参与意识等诸多层面来加强对学生篮球综合素养的培养。 3.3 择取自主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手段,教学方法则取得适用与否,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普通高校传统的公共篮球教学中,强制性的教学方法被普遍采用,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始终处在被动、被迫的状态下,其篮球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压制,自我发展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对于篮球运动的自我理解无法得到有效的表达,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解答,因而,学生篮球学习的效果极其低下。实用理论讲求适应与满足,适应即是适应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满足就是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摒弃对强制性教学方法的择取,采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的教学手段,用以开启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自主意识,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进而确保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过于强调对学生达标测试内容的讲解,使得学生的篮球学习结果仅仅是掌握篮球运动中最为基本的定点投篮和运球上篮等技术,而对于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素养、实战能力以及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能力则缺乏必要的传授与培养,由此造成了“学无所用”的现象极其普遍。因此,在实用理论的引导下,来促进学生篮球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效性与现实性。 参考文献 [1]周辉.对普通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索[J].学校体育研究,2000(4). [2]张力强.加强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教育[J].绥化师专学报,2002(3). [3]杨洋.实用理论视角下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9. [4]崔铁成,张宗程,刘文娟.技能掌握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2007,23(4). 作者简介 王维(1964-),男,吉林省长春市人,现就职于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