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
范文 | 程阳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获得信息的方式,各种思潮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给受众带来极大影响,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在网络中占领思想高地,树立正确价值观,破除错误思潮的影响,是当今值得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舆论;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社交软件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和传播信息,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因为推特治国的新理念拉到了很多选票,他当选之后更是在推特治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可否认,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甚至改变了人们惯有的生活方式。而敌对分子也开始运用互联网这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把意识形态渗透与信息传播结合起来,对党和政府发动舆论攻击。典型的网络思潮具有发动现实力量的能力,常常将某些思想诉求转化为现实活动。一些具有鲜明思想倾向的网站汇聚了一批大V、骨干力量与高度认同者,在研究生、大学生甚至普通网民中具有影响力。它们经常组织各种线下活动,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件。[1]毋庸置疑,互联网对我国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中出现了一类现象:一些人或组织,通过歪曲事实,制造谣言,转移焦点等手段,将意识形态渗透暗藏在发布的言论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有目的性地引导,这些言论把矛头对准了党和政府,暗示性地或公然地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以期达到动摇政府公信力,激化社会矛盾的目的,在社会中造成了一部分群众,尤其是一部分青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感,进而给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带来了重大隐患。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的思想舆论战场,如果对互联网引导不当,我们错失的将是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生活新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的契机。[2] 自媒体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应用在网络上占据了大量的话语权。微博中的“大V”拥有众多粉丝,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相当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价值导向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有一部分“大V” 却借自身的广泛影响力,在网络上发布或二次传播不实信息,或有意无意地传播所谓的“普世价值”,宣扬西式“民主”,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借“言论自由”的名义,打着“开启民智”,为普通老百姓争取权利的幌子,做着意识形态渗透的事情。意识形态安全关乎道路安全,关乎政治安全,关乎政权安全,关乎制度安全。错误思潮看似分布领域不同、针对对象各异,但究其政治实质,其指向相同,即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任其肆意传播,必然动摇主流意识形态地位。[3] 网络推手或网络水军,通过注册多个账号,并在各大网站、论坛、自媒体上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大量信息发布和传播,引导事件走向或转移公众注意力,实现一定的目的。在互联网上,网络推手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一些“意见领袖”被利益集团甚至反动势力所利用,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就是利益,“意见领袖”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惜通过博人眼球的炒作手段,将某些人或事件迅速推到公众视线中,同时发布“意见领袖”的看法,激发网民非理性情绪,甚至形成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影响社会正常秩序。 各种反动势力对我国传播所谓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思潮,都是其和平演变的工具,其目的都在于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果放任错误思潮的发展,必将丢失思想阵地,误导群众,甚至引起社会动荡,造成危险的后果。面对网络舆论的复杂情况,抢占舆论的话语位置,掌握舆论的主导权是我们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如果丢失了话语权和主导权,就无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丧失价值引导,动摇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确立党政机关在重要信息发布的主导地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反对错误思潮,引领科学价值观,关键也在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事件生成后就在网上迅速地扩散开来。如果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在处置这些事件时稍有不当,就可能会招来民众的强烈质疑、攻击甚至非理性的谩骂。错失平息事态的机会,甚至会导致事件发酵升级,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果。针对这些情况,党政机关部门要适应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开设官方账号,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发布信息,建立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通道。更新观念,主动做好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坚持正面宣传,正确引导,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强对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的批判,要注意收集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攻击的舆情动态,密切关注他们利用敏感时期、敏感事件、敏感人物散布反动言论的舆情动向,密切关注网民对政治人物、重大政治事件的思想反映,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高驾驭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4]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限制非法信息的传播,弘扬主旋律思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1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社交媒体已逐渐成为新闻获取、评论、转发、跳转的重要渠道,已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源头。而超六成网民转发新闻前不会核实,仅有25.7%的用户在转发新闻前会有意识核实信息真实准确性。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加剧了非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给不良思潮的渗透带来了一种极其便捷的方式。一些刻意编造的谣言裹挟着反动思潮,通过否定英雄、诽谤领袖,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并在网络中迅速蔓延,给人民群众思想带来了混乱。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通过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消除网络谣言,对造谣传谣者依法处置,并通过多个平台及时辟谣,最大限度地减少政治谣言和不良思潮的传播空间。 打造一支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坚力量,以全民皆兵的方式守住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打造网上的统一战线。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关键在队伍、在人才。[5]党员团员在网上不能只是做为看客,对于网络中的不良思潮视若无睹,更不能做不良思潮的传播者,要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网上敢于发声,支持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自发自觉地批判错误思想,同不良思潮做斗争。要争取在社会和网络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物,引导他们在净化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东超.网络思潮给国家安全带来新挑战.红旗文稿,2017,7:10 [2]张利英.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过好互联网这一关.红旗文稿,2017,5:39 [3]樊建新.社会思潮与文化安全.紅旗文稿,2017,07:8 [4]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组织.新时期思想宣传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204 [5]黄爱斌.关于网络舆情的引导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2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