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校园贷”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
范文 | 摘 要: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校园贷款业务日益兴起,但校园贷平台众多、鱼龙混杂,加之监管相对滞后,一些不良校园贷款公司趁虚而入,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016年以来,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自杀、“裸条”借贷等事件频繁见诸报端,把“校园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学生的特点,明确校园贷存在的风险,加强学生的教育,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校园贷;高职院校;高职学生;风险防范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消费的兴起、互联网金融行业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园贷平台抓住机遇迅速崛起,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人群的需求。但飞速的发展带来的是巨大的隐患,2016年以来,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自杀、“裸条”借贷等事件频繁见诸报端。虽然政府和教育部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防范和解决校园贷带来的风险及问题,但校园贷款在各大高校的发展依然繁荣,各高校防范校园贷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基于此,本文从校园贷存在的风险及高职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出发,对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建立相应的校园贷风险防范机制,浅谈一些观点和设想。 1 高职院校校园贷发展现状 为了了解校园贷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笔者在2017年4月17日至4月23日期间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云南省安宁市职教园区的高职学生校园贷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调查。调查截止,共回收161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不同学校和年级,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下面从高职学生对校园贷的态度、收支情况及消费需求、校园贷使用情况和校园贷的还款方式四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1 高职学生对校园贷的态度 校园贷的受众是学生,学生的态度决定了校园贷能走多远。虽然媒体对于校园贷的负面报道不断,政府和教育部门也下发了一系列规范、限制校园贷的文件,但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仅24.84%的学生“从没有过参与校园贷的想法与需求”,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过或者是有过参与校园贷的想法;有超过八成的学生对使用校园贷持中立或者支持态度,仅有19.88%的学生对此持反对态度。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在高职院校中有非常适校园贷生存的土壤,校园贷能够很好地迎合学生们的需求。 1.2 高职学生收支情况及消费需求 收支状况及消费需求,是决定学生是否使用校园贷款的内在原因。调查显示,73.29%的学生月生活费在800~1500元之间,还有部分学生月生活费不足800元,仅有19.25%的学生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有27.95%的受调查学生觉得生活费“够用”,54.04%的学生觉得“勉强够用”,还有18.01%的学生认为生活费“不够用”;有63.35%的学生有过兼职经历,但只有16.77%的学生坚持兼职赚取生活费。这表明,高职学生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但单靠生活费并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消费欲望,校园贷是一个能很好支持他们消费需求的平台,所以在短时期内,依然会有很多学生会选择校园贷款。 1.3 高职学生校园贷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使用过校园贷的学生中有53.66%选择的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依托传统电商平台发展的借贷业务;34.15%的学生使用的是“分期乐”、“趣分期”等专门以大学生为消费对象的分期购物平台;只有12.20%的学生使用过“名校贷”、“投投贷”、“借贷宝”和其他一些网络贷款平台。在贷款的目的方面,有70.73%的学生是为了“购物及娱乐”,只有不足三成的学生贷款是为了“创业”或者其他目的。从数据上看,高职学生消费需求旺盛,贷款的主要目的是购物及娱乐;在贷款时更倾向于选择规模大、利率低、相对比较安全的的传统电商借贷平台,对平台的正规性及收费水平比较看重。 1.4 校园贷的还款方式 根据调查统计,借过校园贷款高职学生,31.71%通过兼职还款,43.90%通过节省生活費还款,4.88%的学生通过欺骗父母要钱还款,12.20%的学生找朋友、同学借款还款,还有7.32%的学生则是通过再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用以还贷。 2 校园贷存在的风险 校园贷是市场行为,学生对校园贷款有需求,但由于近年来的疯狂发展,目前校园贷的平台众多,鱼龙混杂,其中不乏许多资质不齐全甚至非法的小型贷款企业,高利贷、信息泄露以及违规催贷的各类问题频发。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校园贷平台的畸高贷款利率及非法催款方式:本金几千元的借款,数月后可能需要偿还数万元;通过骚扰电话甚至是人身威胁催款,迫使学生通过欺骗或者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还款,导致学生越来越难以还款甚至步入违法犯罪的歧途。 还款的巨大压力还会导致学生焦虑、抑郁,影响学业;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高额的欠款会给学生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引发悲剧。除了屡见报端的大学生由于无力偿还校园贷款而自杀的新闻,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以及与其他辅导员的交流中,也了解到:很多使用校园贷款的同学为了偿还贷款,到薪酬较高的KTV、酒吧参加兼职,经常通宵上班,严重影响学业及身心健康;不少学生由于无力偿还校园贷,通过休学、退学避债;有的学生家庭由于不堪贷款公司的骚扰和威胁而举家迁徙避债;甚至,有家长在知道学生欠款高达数万元时,被活活气死……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背后,校园贷的风险可见一斑。 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十分让人担忧,对有过校园贷款的高职学生的随机采访显示:有过半数的学生在贷款时不会认真阅读贷款合同,就盲目签字或者快速地选择“确认”以尽快获取贷款,甚至有学生直到被催款才知道自己所借校园贷的利率是多少;贷款后,随着借款金额的升高、月生活费的下降,超过六成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还款意愿降低,更导致了欠款金额的增加。还有,根据前文所述的调查结果,在还款方式上,竟有7.32%的学生选择通过向其他贷款平台贷款用以还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还款方式风险最大:哪怕学生一开始贷款的平台是低利率的正规平台,到最后随着信用水平越来越低、选择的平台越来越多,很难避开利率畸高的非法高利贷平台,结局就是借款金额越滚越多、越来越不可能还清,最终令自己和家人陷入困境。 3 校园贷问题原因分析 3.1 校园贷平台存在监管盲区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法律法规系统和监管控制措施还存在空白,校园贷行业准入门槛低,形形色色的贷款平台借此时机疯狂发展。众多校园贷款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都存在着放贷门槛低、审核机制不严的问题,学生通常只用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及联系电话就可以轻松贷款。甚至有不良校园贷款平台采用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降低贷款利率、增加隐形收费等方式引诱学生办理校园贷款,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但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以及政府监管的空缺,短时间内这种情况很难得到改善。 3.2 高职学生本身的问题 1.缺乏形成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一方面,高职学生大多数来自经济和教育水平都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很多学生家长只能做到“我保你吃饱穿暖”,很难考虑到要对孩子的消费观进行教育;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比起他们的父辈在物质条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家长们受“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影响,一般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尽力满足,出现了许多“穷汉”养“娇儿”的情形。另一方面,目前的各中小学,大多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教育目的,缺乏对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所以,许多高职学生在缺乏学校和家庭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没有形成坚定的、正确的消费观。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初次独立在外求学,很容易受到攀比风气的影响,增加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望,从而逐渐丧失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質。在这种情况下,校园贷能够绕开父母为这些高职学生提供资金,满足他们的从众消费、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需求,很容易使他们深陷泥潭,对校园贷失去节制。 2.缺乏基本的法律和金融知识。高职学生在知识层次方面比起本科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普遍缺乏法律和金融方面的知识且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合同的效力、担保责任、校园贷的本质、法律对民间借贷的限制以及高利贷的性质等知识一无所知;对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金额一窍不通,缺乏契约精神、不懂得合同的严肃性,容易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背上沉重的债务。 3.风险防范能力较低。高职学生普遍涉世未深、容易受外部不良环境侵蚀、自控能力差、没有计划财务能力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笔者的调查采访中,有多人被冒用身份信息进行校园贷款,还有多人“被”成为他人校园贷款的担保人,正常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令人担心的是,有很多高职学生,甚至连自己“重要身份证件不外借、保护个人信息不外泄以及个人签名不乱签”等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都不知道。因此,相比于其他人群,高职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控能力较差。 4 高职院校校园贷风险防范机制 校园贷在高职院校的泛滥暴露出了学生缺乏形成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缺乏基本的法律和金融知识以及风险防范能力较低的问题,除了政府要及时建立有效的“校园贷”监管体系以外,学校作为教育的责任主体,应重视校园贷的预防教育引导工作,构建完善的“校园贷”风险防范机制。 4.1 完善教育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联合线下的传统教育教学和线上的网络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等),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时期都做好预防不良校园贷的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盲目追赶潮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同时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让学生不轻易使用校园贷款。 4.2 加大对学生的基本法律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 校园贷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渗透进高职学生当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法律和金融知识的缺乏。学生们对合同、高利贷、利息和违约金等知识知之甚少,容易听信贷款公司的一面之词而上当受骗,背负沉重的债务。高职院校应当通过选修课、讲座以及网络宣传等形式加大对学生的基本法律知识及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判断校园贷的性质、贷款合同中各种收费名目的意义、借贷双方涉及的法律责任,能够自主计算利息及滞纳金等。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由于轻信贷款平台和推销人员的宣传,错误判断风险而进行贷款。 4.3 强化学生风险防范能力 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学校应注意利用辅导员、思政课程充分披露校园贷的潜在风险;提醒学生做好对于重要证件的保护以及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通过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普及基本自我保护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风险防范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超,杨千慧,郑洁.高校不良网贷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22) [2]侯荣灿.新形势下校园贷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在校大学生网贷的调查[J].财经界,2017(2) [3]陈卫东.“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校园网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7) [4]徐菲.基于网贷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对策研究[J].教育,2017.3 作者简介 骆潇(1991-),女,汉族,云南绥江,大学本科学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