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创新 |
范文 | 吕晓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基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1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理论创新 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极端重要”这一战略定位的内涵和实质,就要着眼于“三个事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历史的经验。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善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坚信“枪杆子里出政权”,同时用“笔杆子”精神力量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最终取得了巨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用好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政治优势。如今,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胜利,就必须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设的同时,一刻也不放松意识形态工作。 二是现实的需要。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斗争需要伟大旗帜引领。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同制度模式和价值观博弈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解答“如何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课题,首先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根本问题上不出偏差,更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領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思想防线。 三是未来的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一刻不放松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的理论创新 总书记指出:“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干什么”的问题,我们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我们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是全社会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延续中华民族基因和精神命脉,构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是服务“四个全面”工作大局。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开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深化理论研究阐释,讲清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反映我国发展现实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热切期待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南,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引导社会情绪,增进社会共识,凝聚社会智慧。要创作更好更多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增强全社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力量,唱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三是抓好重中之重。当今世界,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完善互联网管理体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推推动外在“管网”向内在“治网”转变,把互联网建设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要加强网上信息研判,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动态,在注重培养网络写作队伍,创作更多网络文化作品的同时,有效抑制网上攻击渗透,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3 关于怎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创新 一是树立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 二是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任务。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三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保障。总书记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站在第一线;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 十八大以来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是适应国际国内复杂局面和艰巨挑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指南,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断增强运用讲话指导实际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使其成为指导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