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高职热动专业单元集控运行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范文 | 徐皎瑾+齐娟 摘 要:在高职热动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教学项目模块结合集控运行仿真模拟软件进行课程改革,充分与职业目标结合起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主要阐述了热动专业职业目标以及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可行性。 关键词:可行性;集控运行;项目化教学 随着两个一百年的到来我国教育体制必将不断的改革创新, 为了可以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高水平人才,高职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现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这一现象给我们这些高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一名高职热动专业的专任教师,我应不断改进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当前我校高职热动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的教学现状 结论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的, 调查的内容为当前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调查研究获得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不断创新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模式。根据调查结果可得知,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模式与社会的发展形势存在不一致现象, 这对培养出社会所需要人才极为不利。在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期末考试作为其教学目标, 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能力、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现实当中作为高职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操作能力,以实际岗位为出发点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将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职业性、 实用性等方面凸显出来。 2 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掌握 集控运行岗位的技能, 让学生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先前模式中的教学内容将成为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教师通过构建现实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情境,结合学习的基础理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集体配合操作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情景设定等方面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对发电企业的运行部门与检修部 门的工作人员展开走访调查,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调查形式, 掌握电力行业 岗位职场集控运行技能的需求状况,并从实际状况出发,开展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教学活动。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部分的正确与否,才是能够达到项目化课程改革目的的关键。 3 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 在设计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时候, 要将职业性凸显出来,并且需要确定合适的项目化教学目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 加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力度, 为学生营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氛围,体现出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特色。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以现场实际工况为主线, 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创建真实的电厂运行工况, 将热动专业中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在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合适的教学项目模 块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化课程当中,并能从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必须在设计教学模块时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职业实际的需求,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各项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模块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融会贯通。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环节, 在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按照电力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 将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每个任务分成三个方面,分别为基础理论知识、实训操作 以及职业岗位实践。在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实践过程中, 要立足于学生的认 知规律, 根据不同的知识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授与机组起停机相关的控制课程时,就要结合学校购进的集控运行相关模块的仿真模拟软件进行项目化教学;当进行电厂布置相关教学上,可借助学校购进的相关电厂仿真模型进行项目化教学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人机对话机及多媒体进行教学,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热动专业某些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加深学生对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促进 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4 改革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在对高职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要分三个步骤: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二是要科学的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块场景;三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注重知识的累积。在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项目化改革过程中,教师起着辅助性的作用,学生是课堂主体。但是学生能起到主体作用的前提是要求专业教师应要具备丰富 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并能引导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师, 要定期带领学生到电厂相关岗位参加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参与 到整个实践活动中,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质量。 总之, 作为热动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师, 要从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实际操作模拟软件的实际情况展开评价, 并针对学生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有娥. 项目教学法实施技术探讨——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课程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07(8):43-44. [2]孙秀凌王颖孙金录.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建设与改革[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1):90-91. [3]趙星海刘洪宪周振起胡鹏飞.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建设与改革[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32):106-1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