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优序图法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范文

    范丽敏 张鸿鑫 邓丽金

    

    

    [摘要]目的 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方法 将德尔菲法和优序图法相结合,对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本目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权重值由高到低分别为专业知识(0.271)、专业能力(0.265)、专业动机(0.198)、专业精神(0.184)和专业特质(0.082)。二级指标中,专家较注重专科基础知识(0.136)与专科护理知识(0.136)、专业情感(0.092)与专业追求(0.092)、专业态度(0.069)、专业发展追求(0.067)和专业规划能力(0.062)这5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确立的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指标及权重分布与实际趋势相符,表明研究结果较可靠。未来还需进一步验证其实用性与可行性,使MNS培养目标体系更科学合理。

    [关键词]优序图法;护理;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 R-4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2(b)-0221-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dicators and weights of all levels of the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MNS). Methods The Delphi method and the superior sequence method were combined to evaluate the indicators of the MNS postgraduate training target system. Results The target system consists of 5 first-level indicators, 17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59 third-level indicators. Among the first-level indicators, the weight values range from high to low we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0.271), professional ability (0.265), professional motivation (0.198), professionalism (0.184),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0.082). Among the second-level indicators, exper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ve aspects of specialist basic knowledge (0.136) and specialist nursing knowledge (0.136), professional emotion (0.092) and professional pursuit (0.092), professional attitude (0.069),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ursuit (0.067) and professional planning ability. (0.062) these five aspects. Conclusion The MNS postgraduate training target system index and weight distribution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trend, indicating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more reliable.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verify its pract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so that the MNS training target system is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Key words] Precedence chart; Nursing; Professional degree; Training objectives

    自2010年1月國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增设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1],2011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MNS教育以来[2],培养高级护理实践人才已成为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和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关注热点[3]。为实现高级护理实践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一个客观的培养目标体系框架是MNS人才培养的总体原则和根本导向[4]。本研究基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参照王建民“胜任力模型”框架,在文献回顾、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4]。为保证培养目标指标趋向于科学和合理,本研究不仅确立了指标的分级,还采用优序图法评价每项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性,即权重分布[5],现报道如下。

    1 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1.1指标的建立方法

    2018年3~5月成立由10人构成的研究小组,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4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2名;均为女性,年龄23~60岁,平均(37.60±10.98)岁,平均工作年限(13.40±11.46)年。

    对我国公开发表的MNS研究生胜任力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和关键词为:“教育,护理,研究生”“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护理专硕”“胜任力”“胜任能力”“胜任特征”“胜任素质”“胜任力模型”“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18年3月15日。经过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本研究共纳入197篇文献。经过查重,剔除重复发表文献8篇;阅读文题和摘要,剔除重复发表和无关文献104篇;阅读全文,剔除无关文献57篇;最终纳入28篇。根据所提取的MNS研究生胜任力要素框架,经研究小组讨论修改,有疑问的条目暂时保留,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

    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对初步构建的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意见或建议[6]。采取目的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专家:①从事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工作10年及以上;②本科及以上学历;③副高及以上职称;④来自具有MNS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⑤目前或曾经承担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或发表过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论文、承担过相关课题;⑥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本研究。专家排除标准:①函询问卷填写不完整,经联系专家后无回复者;②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函询问卷者。

    1.2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本研究在第二轮专家函询中增加了优序图法,请专家们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评分。优序图是一个棋盘格的图式,见表1。设n为比较的指标数目,则表格共有n×n个空格。表的左方数列为比较指标,上方横行为被比较指标。在进行两两比较时,“1”表示两两相比中相对“大的”“优的”“重要的”;而“0”表示相对“小的”“劣的”“不重要的”,“0.5”表示“同等重要”。计算方法是将各个指标出现的频次除以所有指标出现的频次总和。由于本研究中各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看法不一,并且专家权威系数各不相同,因此采用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将第一轮函询后计算出的专家权威系数进行分别赋值(0.95=6、0.90=5、0.85=4、0.80=3、0.75=2、0.70=1),将各专家对指标的比较结果乘以相应的专家权威系数赋值,得出加权后的优序图。按照此方法计算出每位专家的优序图,进行合并,得到多输入加权优序图,进行整理统计最终得出一级指标权重。同时,根据专家对二级指标重要性的评分,将专家对该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除以该一级指标下所有二级指标总得分即得到该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再将该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相乘计算出该二级指标在所有二级指标中所占的比重即权重组合[7-8]。

    2 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2.1两轮专家函询结果

    2018年7月~2019年2月,主要采用Email或当面发放的形式进行专家函询。第一轮发放问卷33份,回收31份,有效回收率为93.9%,其中有14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45.2%),第一轮平均专家权威系数为0.802;第二轮发放问卷31份,回收28份,有效回收率为90.3%,其中有11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39.3%),第二轮平均专家权威系数为0.798。表明参与函询的绝大多数专家对本研究关注度较高。本研究最终纳入28名函询专家,其中15名专家来自医院,13名专家来自学校,专家的一般情况见表2,两轮专家的函询结果见表3。

    2.2 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各级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研究小组以能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值≥4、变异系数≤0.25、满分率≥0.2[9]为标准对每项指标进行筛选,结合各专家修改意见并经研究小组讨论后,最终确立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值由高到低分别为专业知识(0.271)、专业能力(0.265)、专业动机(0.198)、专业精神(0.184)和专业特质(0.082)。二级指标中,专家较注重专科基础知识(0.136)與专科护理知识(0.136)、专业情感(0.092)与专业追求(0.092)、专业态度(0.069)、专业发展追求(0.067)、专业规划能力(0.062)这5个方面,具体见表4。

    3讨论

    3.1优序图法确立指标权重的切实可行性

    指标权重是反映每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是构成指标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一个完整、科学的指标体系应包含各级指标和权重2个部分[5]。目前,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10]。主观赋权法有专家咨询法、最小平方和法、层次分析法等,这类方法的特点是能较好地反映评价对象所处的背景条件和评价者的意图,但各个指标权重系数的准确性有赖于专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客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来源于评价矩阵的实际数据,如熵值法、拉开档次法、逼近理想点法。此种方法可减轻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权重通常会随指标数据变动而发生变化,稳定性较差,有时不能充分体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甚至还会出现与指标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不合理现象,并且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线性代数知识。组合赋权法则是结合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各种特点形成的综合评价权重系数方法,此种方法需要操作者合理地确定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权重系数的所占比例。1955年,美国运筹学家穆蒂在所著《决策》一书中,首次提出“优序图”方法,指标重要性的判断在两两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以图表的形式打分,使得判断过程更加直观、清晰,思考、评分等占用的时间较短,操作简便易行。后期还可通过优序图互补的方法进行权重检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容易被操作者掌握和推广,且适合于多因素多指标的调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11-12]。因此,本研究将德尔菲法与优序图法相结合用于确定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指标及权重建立是切实可行的。

    3.2 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本研究显示,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专业知识”,这与现阶段国内学者对MNS研究生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的认识基本一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对MNS的基本要求除“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排在第2位的就是“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具有合格的临床专科护理工作能力”[13]。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护士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分科的日益细化,护理服务范围和护士专业角色不断扩展,护理实践的复杂性增加,迫切需要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及扩展临床实践才能的高级护理实践人才补充到护理队伍中[14]。因此,MNS研究生首先应掌握好本专科基础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包括与本专科护理领域相关的护理学基础、医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进行相关高级护理实践的知识与技术方法。

    指标权重仅次于“专业知识”的是“专业能力”。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是提高护士专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条件[14],表明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在护士培训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认可和推广。MNS研究生是高级护理实践人才的主力军,是将来从事专科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教育与护理科研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因此MNS研究生教育必须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职业能力,这也是提高MNS研究生职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15]。但目前我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没有统一的标准[16],各院校多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基础上根据自身研究生培养经验再结合国外护理研究生教育制定各自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17]。多数专家认为我国MNS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臨床护理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其中临床实践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应作为最重要的培养和考评环节[18]。因此,培养MNS研究生具备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护理专业实践中,去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与专业知识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

    正是对MNS研究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认识,我国多数院校在设置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时,与美、英、澳等国相比,多普遍重视高级护理实践知识、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区别培养[19],而对学生的科研素质、人文素养、医学伦理素养、沟通交流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循证护理能力、自我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其他专业素养的培养上各院校之间差异较大[20]。因此,一级指标中“专业动机”“专业精神”“专业特质”权重值都排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后。然而随着对MNS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深入,已有学者开始指出MNS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不仅应有作为高级护理实践者个人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要求,如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还应强调其终生职业发展所需的个人素养的培养,如临床护理服务、专业性沟通、专业间对外交流、心理调适、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4]。因此,在MNS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中各专家认识到应该在MNS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对本专业的独特情感和价值追求,并将这种情感转变为对本专业的工作态度和促进个人职业生涯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形成一种稳定的专业心理特质,最终促进MNS研究生向高级护理实践人才转变。然而,相对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这些反映MNS其他专业素养的培养要求由于各专家认识不一,缺少可量化的标准,因此国内对其仍处于探索阶段。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德尔菲法和优序图法相结合确定了MNS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的指标及权重分布,所得结果与实际趋势相符,提示本研究结果较可靠。但是,由于函询专家在指标判断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该目标体系还需要进行大样本调查,以进行信效度检验,进一步验证其实用性与可行性,使MNS培养目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10-05-13)[2017-07-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005/t20100513_927 39.html.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EB/OL].(2011-03-08)[2019-08-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103/t20110308_116439.html.

    [3]苏芳,王妤,张诗毅,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护理硕士教育状况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8):580-584.

    [4]蒋小平,颜莉,郑显兰,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7):811-816.

    [5]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207-210.

    [6]王少娜,董瑞,谢晖,等.德尔菲法及其构建指标体系的应用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5):695-698.

    [7]李雪,周谊霞,李海洋,等.基于德尔菲法和优序图法构建血液透析中心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J].华西医学,2019, 34(7):783-789.

    [8]郭立,刘颖果.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在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7,3(11):22.

    [9]王春枝,斯琴.德尔菲法中的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1,9(4):92-96.

    [10]石全等.系统决策与建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104-108.

    [11]曹望楠,蔡景一,常春.优序图法在确定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权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3):381-383.

    [12]曹婷婷,芦桂芝,王晓慧,等.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1):1652-1656.

    [1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EB/OL].(2012-07-17)[2019-08-02].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hlss/xgjs/2759 22.shtml.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2016-11-18)[2019-08-01].http://www.nhc.gov.cn/xxgk/pages/viewdocument.jsp?dis patchDate=&staticUrl=/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 a899e9d0fd572aefef3.shtml&wenhao=国卫医发〔2016〕64号&utitle=國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topictype=&topic=&publishedOrg=医政医管局&indexNum=000013610/2016-00261&manuscriptId=92b2e8f8cc644a89 9e9d0fd572aefef3.

    [15]贾金忠,杜鹃,苏彬彬,等.论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 24(16):1949-1952.

    [16]姜敏,田彦璋,边疆,等.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21):2637-2640.

    [17]李鹏,杨连招,吴彬,等.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7,31(21):2568-2572.

    [18]周碧云,李国宏.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内外培养现状及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8):2226-2229.

    [19]杨巧菊,黄冉冉.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现状[J].护理研究,2018,32(21):54-56.

    [20]司菲,钱志刚,胡曼曼.29所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1):831-835.

    (收稿日期:2019-09-18 ?本文编辑:闫 ?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