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合作教学法在师范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范文 熊素
摘 要:“合作学习法”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教学策略,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目前广泛应用于各教学领域。师范类高职公共英语应充分应用这一教学方法,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合作学习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合作学习法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提出有效合作教学的策略。
1 合作学习教学法定义
我国基础教学领域的一直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fronted)为主导。这种模式有其合理性,但缺点在于学生完全从属于教师的安排,而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性,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往往存在这样一种错觉:学习英语就是不断地积累一组组的语言实体,孤立地学习一个个结构,一条条规则,把语言学习变成机械的语言结构堆积。而自始至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老师虽然可以通过教学把语言的重要特征直接传授给学生,但语言能力却不可能由教师直接传授,这就使学生难以提高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教学策略(cooperative learning)的引入,就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和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我国教育学者王坦,中国山东省最著名的学者之一认为:“合作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合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奖励根据成功的团队。根据以上几种定义可以得出关于合作学习的以下几个结论:①性质:一种互助性团体活动;②组织形式:组内成员存在明显差异,组与组之间相似;③活动形式:让组内成员相互讨论;④活动目的:完成小组的任务;⑤评价方式:对小组的整体成绩进行评价。
2 课堂合作学习在师范类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由于师范高职院校本身的特殊性,其生源都是分数相对不高,包括英语在内的综合成绩相对比较落后。随着高职院校逐年增多的招生人数, 师资力量也越来越紧张,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一对一教学。而大班教学针对性不强。合作学习教学法便成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笔者在实际教学经验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
(一)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
项目化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师范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都在发生着转变,但是现有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各层次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教材并没有针对性开展合作教学的实操路径。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定制合作学习计划。
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要素,关系到合作学习中的操作要领。对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理解不够深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自己不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而且更谈上将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责任承担的意识,没有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所以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太好。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我国,对师范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明确规定。但在实际中,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目前用得最熟悉的还是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对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全员性合作学习的重视与研究不够,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传统教学法的一种点缀,并没有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3 合作学习教学在师范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师范类高职英语合作教学基本要素
为了确保合作学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应注意合作学习的一些要素。即基本原则,合作学习积极的相互依赖、组员面对面相互促进、个人责任、交流技能和小組自我评估这五个方面的要素。
积极的相互依赖:组员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每个成员一定要组内其他成员的帮助与配合才能完成任务,这样才能实现组内成员的共同目标,达到共同进步。所以小组内的每个人要互相配合,互相协作。
组员面对面相互促进: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相互分享资料,一起处理信息,互相帮助来促进彼此的成功,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在多方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个人责任:组内每个成员要背负着一定的责任。要清楚组内的任务以及每个成员的任务。要完成任务,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要靠每一个组员的努力。
交流技能:组内成员要顺利的交流合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组员必须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看法以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对别人的看法作出适当的评价,懂得遇到冲突或矛盾时如何解决,学会如何建立组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交往技能,组内各成员才能共同学习。
小组自我评估:合作学习把传统的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即把小组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小组自评可以让小组不断发展进步,让小组成员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好相互配合。
(二)师范类高职英语合作教学策略
第一、座位安排。位置的安排会对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习互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科学地摆放桌椅。座位的安排应适合小组讨论,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讨论时受其他组的干扰。此外,还应便于教师观察每组的活动以及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
第二、教师。虽然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教师应该事先让学生清楚行为准则或者“游戏规则”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并对小组活动进行督促。在小组活动时来回巡视,观察学生是否都有参与讨论,小组讨论的内容是否与课题相关,还应适当干预以解决的学生遇到的靠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给其提供指导和建议,让他们的合作继续下去。
第三、小组的编排。小组的编排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均质”的原则,并且小组一般为人比较合适(黄远振、陈维振,。小组的每个成员应该在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在性格、成绩、学习能力这些方面上。这样才能互相弥补不足。而每个小组与每个小组之间的各方面则应该相似,这样才比较具有可比性,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第四、课堂应科学、开放、以学生为主体并且有即时的反馈。科学是一方面指合作学习的课堂安排要合理,实施的每个环节要科学,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指学生所进行的交流讨论要合理。开放指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互动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指在课上要“以学生为中心”,避免让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地位。反馈是指学生在每次合作后的反思,总结每次合作的成功之处以及发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促进小组的进步。
总之,合作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理论与策略,重新塑造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提高师生教学互动频率,加大师范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必将师范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得到更大的重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李俏课程.教材.教法2003/06
[2]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高向斌教学与管理2000/11
[3]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陈艳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03
[4]新课程体系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索桂芳; 任学印课程.教材.教法2006/08
[5]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玲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6]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王坦课程.教材.教法2003/08
[7]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王鉴; 毛建梅基础教育2010/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