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在公益支教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范文 |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公益支教的深度发展,逐渐显现出诸多问题。通常情况下,志愿者在公益支教过程中,没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只是进行单一的授课、讲解。长此以往,导致支教效果、社会反响越来越差。因此,加强公益支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现项目存在的不足,并合理解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本文以从宏观角度分析公益支教效果,分析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进对策。 关键词:公益支教;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近年来,公益支教项目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倾向于公益支教。但是,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往往使用单一的讲授法,所讲解内容无外乎语文,数学等,学校教师讲解内容并无明显差异。其次,志愿者在讲解过程中,没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讲解内容的内涵和深度不够,导致志愿效果和社会反应较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必须促进公益支教活动良性、可持续发展,发现并解决问题,构建公益支教新常态,是十分有利的。 1、公益支教发展现状 当前公益支教项目以短期支教为主要形式,其形式又多种多样:有在学期中与合作学校进行;也有利用寒暑假“三下乡”进行;还有考“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的大学生。而这些公益支教项目或多或少的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短期支教难以融入到合作学校的正常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熟练、合作学校少、经费紧张等。 相比较过去的公益支教活动,现在的公益支教活动,在物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完善支教体制,帮助志愿者提高自身能力,在志愿者培训过程中以及公益支教的课堂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1.1志愿者能力不足:许多参加公益支教活动的志愿者,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很多志愿者可能是一时好奇,或者仅是完成某项任务。并没有认识到公益支教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还是教学目的的完成,还存在许多不足。这说明,在公益支教活动前期的培训工作完成度不高,对支教教师的要求不严格,整个支教团队制定的支教方案、课程安排等不够严谨。这些存在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公益支教活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2课堂教学内涵较浅:现阶段的公益支教活动,离不开书本知识,志愿者教授的内容与学校任课教师无异,在教师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许多公益支教活动课堂教授的内容无非是语文、数学、英语的基础课程,或者是音乐、美术和体育这类的兴趣课,志愿者很少会借助新媒体资源、减少书本知识去准备新课程,单一的借助原本就有的知识和书本,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志愿者思维意识固化,支教活动没有创新,支教活动中后期遇到瓶颈,也是现阶段公益支教活动遇到的普遍难题。 2 加强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突破公益支教的瓶颈,破解难题,达到预期目标及效果,就要重视公益支教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志愿者参加公益支教的前期培训工作,这是一名志愿者能否顺利、有效完成支教活动的前提。许多支教活动的前期审核和培训工作不严谨,大部分志愿者是从网上查找相关课件、教案,原封不动的用到公益支教的课堂上。在志愿者培训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支教活动的重点,明确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讲授。明确支教教师和学校任课教师的区别。努力将支教课堂开拓创新,进行多彩趣味的课堂教学。回到公益支教的初衷,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一己私利去进行支教活动,将更多的心思、精力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思考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实现教学目的,不要一味地从网上套用现成的教学是视频,也不要将自己以前上学时,老师所讲的内容照猫画虎,用到支教课堂上。 2.2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支教课堂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志愿者准备的教学内容并不充分,很多都是照搬照抄网上的教学案例,或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准备一节中规中矩的支教课堂。这里存在一个分歧,既然志愿者们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为支教课堂耗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何支教课堂还是平淡无奇,毫无新意创意。公益支教一方面占用志愿者们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占用学校的教学秩序,更应该用有创新、有新意的支教课堂来弥补不足之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制定,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发展,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创建新课堂。例如将航母、“互联网+”等知识开设新课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可爱生动的卡通形象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构建公益支教新常态。 3 加强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尽在志愿者队伍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公益支教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儿童接受更多的知识,开拓新视野,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影响一个家庭,一个群体。所以,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支教课堂中去,帮助受教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利于其学习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3.1关注时事政治: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关注时事热点话题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事情,无论男女老少、城市乡村,都在关注时事政治。当然,公益支教活动也不能落后,在支教课堂中插入时事政治教育,有利于受教儿童从小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逻辑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在时事政治的教授过程中,不能选择单一的讲授方式,也不可长时间的播放新闻等视频,受教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很难集中精力去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的视频,也很难从中汲取知识,即使记住一些关键字词,也时容易遗忘,并不能理解其含义。所以,在进行时事政治的讲解过程中,最好制作一些精美的PPT,利用动漫人物吸引其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公益支教普遍开展在中小学阶段,受教儿童属于中国少年先锋队,这又是由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建立和领导的。作为党的后备军、祖国未来的希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将党的方针政策贯穿到支教课堂中,要求志愿者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受教儿童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适当的穿插进去,帮助受教儿童更好的理解其内容。开展有效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让受教儿童从小了解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军事等相关政策,对其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利无害的。 3.3加强道德教育:教育话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也有很多声音,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往往能引起人们的热议。不仅如此,有关道德问题的事例,也会引出一个接一个的话题,所以必须要加强受教儿童的道德教育。在支教课堂上强化道德教育,帮助受教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明辨是非,及时以后过早的踏入社会,也要时刻不忘学习,充实自己,不做败坏道德风尚的事情。 4 结语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社会爱心人士选择进行公益支教活动,在帮助受教儿童的同时也能获得满足感。但若不重视其中存在的弊端,问题和矛盾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尖锐。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有利于志愿者明确教学目的,完善教学内容,有效完成支教活动,也能让受教儿童从中获取知识,受益良多,更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从而更好的开展公益支教活动。 参考文献 [1]张贵礼.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卢宁,吴松,李晗杰.“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义务支教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6(083) [3]譚磊.公益支教活动的意义是什么[J].社会与公益.2016(1) [4]朱逢佳,蒋楠,匡冬平.“公益、思政、专业”三位一体志愿服务模式探析[J].科教导刊.2016(2) 作者简介 阿音娜(1995-),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西北民族大学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技术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