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调查分析 |
范文 | 谭达 摘 要: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六盘水市第六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此了解学生体育课程内外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顺利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应该得到重视的。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不重视,希望从某些原因中了解初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以及得出了一些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爱好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活动;运动参与;体育兴趣 1 引 言 经过几年的体育教学,我对体育课堂有了全新的认知,体育课不单单是简单的传统教学,还包括了教师的组织、学生的参与、课堂的设计等等因素在里面,但在教学经历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是学生的参与情况。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乃至课余时间都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1 研究背景 如今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让人们忽略体育锻炼,亚健康状态比比皆是,中学生也是如此。在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教育体质下,体育活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酿成了许多中学生在学校里只会读课本,却对体育活动熟视无睹的局面。这不符合我国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号召。因此,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势在必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真正的去参与体育活动,进而发现体育活动中的奥妙。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出影响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因素,探索针对中学生体育教学方面的方法和思路。 1.2.2 研究意义 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质量和培养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及兴趣提供参考。为解决初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提供一些办法。 1.3概念界定 体育活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参与情况:是指以第二或第三方的身份加入、参加、融入某件事情之中的情形。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六盘水市第六中学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上网查阅和收集有关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学习兴趣、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和体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文献。并针对六盘水市第六中学学生的特点,查阅了一些关于初中学生的相关的资料,对取得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的完成提供有效的参考。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本人于2017年3月,对学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每年级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下发调查问卷,共计150份。学生按要求做答完之后,收回问卷。收回139份,回收率93%,其中有效率为135份,有效率为97%。 2.2.3访谈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在六盘水市第六中学观察总结,并通过和教师、学生面对面的交谈, 了解他们体育活动现状。 2.2.4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等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研究分析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提供可靠依据。 2.2.5逻辑分析法 总结数理统计调查的结果,对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结合当前的现状,对六盘水市第六中学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进行探讨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运动参与情况 3.1.1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的确是多种多样的,成多极化局势。但从他们的参与动机的比例中可看出,占比重最大的依旧是应付体育教学任务,反观体育锻炼自身的魅力和强健体魄重要作用则并没有发挥出来,这说明了学校体育的功利性过于明显,给大多数学生留下了教学任务至上的观点,没有着重考虑运动本身所富有的的趣味性,课程设置单调,学生提不起兴趣,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3.1.2六盘水市第六中学初中学生体育课的参与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表2),老师则采用选择性的方式进行教學。总体来说,学校还是注重学生的体育发展学习的,并没有忽略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但我经过在教学期间观察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主动参与度并不高,懒散的人数较多,积极参与练习全情投入课堂的学生比较固定。且在性别差异上较为明显,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女生多数懒得参加体育活动,对体育课多持于不想上或可上可不上的态度。而男生则大都喜欢和渴望参与体育锻炼。 3.2自身因素对运动参与情况的影响 3.2.1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影响 体育锻炼最需要坚持不懈,有的学生心血来潮的时候,活动一次两次,但并没有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同学达到不了适宜的运动量。结果表明:体育课除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4次,每次30分钟以上)占20%;少量参加锻炼(每周2 -3次)占37%;基本上或根本不锻炼占43%(表3)。可见,很多的学生根本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不能把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宜采用设置疑问、多样的教学方法、活动的选择、激励性的评价等多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 3.2.2自身运动能力对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影响(表4)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压力较大、兴趣不足等方面。还存在部分学生本身运动能力较弱的因素,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从而担心同他人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时会遭受他人嘲笑,进而变得害怕与别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同时教师也要转变以往统一规格教学观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在体育课中“因材施教”,不光要注重教育结果,更要注重教育过程,把学生按照能力化层分组,不设置统一的评价标准,有进步就值得称赞,让学生充满自信,更向往体育活动。使体育课更加活泼生动,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的潜力。 3.3外界因素对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影响 3.3.1教学方法对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影响(表5) 现在的中学生好奇心理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束缚。而有些教师受到过去传统教学的影响,对学生上课要求比较严格。传统教学是当代体育教育制度所导致的一种教育固定方式,只注重了學生表面的锻炼,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教学为目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老观念”形式课程的束缚,从而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热情。 3.3.2课程内容的安排 达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是体育课的内容,也是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进行彼此沟通的依据。在教学中要勇于新的教学方法,克服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对课堂兴趣来讲,如果运用传统教学,课堂上没有新意,就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的创新。另外,可以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学生由于受社会及心里环境影响不同,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学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分类指导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来分组,对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适量加大运动量,提高教学目标。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完成动作,慢慢的提高要求。 3.3.3学校条件对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是必要的教学因素,完备的场地器材可以对体育教学形成保障,让教师在备课时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也可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兴奋状态。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新颖又创新的设置场地器材,能让学生想看、想试。 3.3.4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兴趣的影响 在体育课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巨大作用。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最注重的还是教师的示范动作,其次是教师的语言,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必须熟练体育技能,用轻松而优美的技术动作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讲话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 应当看到,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运动技能这一项,而是多方面的,对其他各个方面也有影响,而且,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学生对其也很感兴趣。他们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这样也给体育教师上课增加了要求。当然,体育教师不以一定什么都会,但其他知识多少要掌握,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增加人格魅力,是必要的。 3.3.5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学的教育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家长任务参加体育运动会浪费学习时间,对学习没有帮助,所以一些家长反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3.3.6大众体育的影响 伴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我国的大众体育得到了很大的推广。电视、网络、报纸、书刊等,对体育赛事、新闻的报道越来越多,也使学生可以从更多的地方去了解体育比赛带给人们的乐趣,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现在的状态下大多数还是以应付教学任务为主要动机,忽略了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4.1.2 多数男同学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多数女生则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男女生在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上差异较明显。 4.1.3 运动兴趣极大的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培养运动兴趣就是提高运动参与度。 4.1.4教学制度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1.5 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划分不同的能力层次,学生能在自己的程度里享受学习和进步的快乐,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参与度。 4.1.6 教师、家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 4.2建议 4.2.1介于现阶段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我们可以多增加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并且要以学生要以学生个体需要为中心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和爱好。 4.2.2学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尽量要使体育活动不但可以满足学校的课程进度,还可以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 4.2.3建议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体育兴趣活动课,跟据学生特点发展自我专长。 4.2.4教师对课程设计可以多加些奇思妙想,不要局限于古板的老旧教学模式。 4.2.5学校可以建立考核与评价,但考核评价不要与结果成绩挂钩,划分能力层次,以过程变化判定优良,让学生可以再自己能够做到的程度里享受运动的快乐和满足。 4.2.6教师家长学校等方面也要认识到运动参与的重要性,以正确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宝珠,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试验情况调查[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3,(6):19-21. [2]孙业伟. 初中生体育动机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李红红. 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社会因素分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S1):104-106. [4]付道领. 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 [5]李居超. 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对策[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2):158+166. [6]王坤. 中美两国高校体育课程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6. [7]王洪. 青岛市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技术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