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重庆市秀山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范文 摘 要: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虽然各地相继出台了关于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措施,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渝东南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谈论。但是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的状况不容乐观,相关机制还比较缺失。
关键词:重庆市秀山县;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险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重庆市秀山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X2018SP14)资助)。
1 引言
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国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很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卓越有效的研究。比如,构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不能采取一锅端的模式,而要根据他们本身和独有的特性,分开分层分类的进行保障(郑功成.社会保障学1);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的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分类分层的构建原则,优先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推进养老保险,建立失业保险,健全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陶相根.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收入不高,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工作环境较差,多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工作,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劳动社会保障程度低,社会保障购买率极低(刘少冲、张青松、陈丽.四川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城市中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是多方面的,而其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务工人员自身素质有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劳动监察监督力量不足,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等因素也是造成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刘文海.关于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4)。
目前国内学者对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研究已逐渐成熟,但是针对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针对渝东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其社会保障不足的原因。重庆市秀山县属于渝东南地区,渝东南是以黔江为核心的民族地区,包括黔江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和武隆区所辖区域,其中黔江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或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县。渝东南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渝东南常住人口为283.5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3%。①渝东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普遍户籍所在地都是农村,其中有青少年群体、青壮年群体、中老年群体。2012年,渝东南外出人口119.90万人,占全市外出人口的11.8%其中外出至市外的人口78.91万人,占外出至市外人口的14.8%。②对青少年来说,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养家而选择进城务工,也希望能够创业,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对中年人来说,外出打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养家糊口,过上更好的生活。而青壮年,他们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培养子女。农村的现实生活情况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因此,外出的动机就多样化,既希望能够挣更多的钱来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但是迫于生计,只有选择经济收入较高的城市外出务工。渝东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现状是: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为低下,劳动强度大,群体的流动性大,选择性多。
2 重庆市秀山县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现状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资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进城务工的农民劳动社会保障程度低,甚至其中的很多人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到六分之一左右,而购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总共不到两成,社会保障购买率极低。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不是只存在于某个省,某个地区,也不是某个特定的行业,而是存在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也就是说,有进城务工人员存在的地方,就有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问题存在,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重庆市秀山县的外出务工人员集中于建筑、纺织、采掘等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低、危险性大、就业门坎低的行业,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建筑业和私营工厂。劳动管理不规范,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很多用人单位将这类员工当作临时雇佣工看待,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合同。大多数用人单位并没有与外出务工的这类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管理也不规范。重庆市秀山县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家庭由于现实经济条件不好,很多人纷纷选择了外出务工。为什么秀山县的农村人民外出的人数如此多。渝东南地区地处于武陵山腹地,人口众多,经济很落后,却与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相邻。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去发达地区务工就成为了当地社会重要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去得较早的部分人员,已经有足够的条件在务工的城市定居。大多数人都选择在广东、浙江、湖南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在重庆市市内的务工者很少,而近十年来随着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在市内务工的人就越来越多。
有的农民工对参加城镇的社会保险的意愿不强,因为他们仅仅是为了外出挣钱补贴家用,而没有打算在城市里生活。
3 重庆市秀山县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在经济方面的法律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很少。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还为把外出务工人员考虑在内,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养老保险的法律。只有《社会保险法》和一系列的条例、办法和各个地方的规章制度。因为缺乏法律的保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和养老保险法等基础性的法律,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的权益。
3.2 劳动关系不规范
劳动合同作为维护务工人员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维护两方的权益上面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有的外出务工人员因为农村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书面规则不了解,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认为只要能找到工作,口头承诺也能接受。根据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数量远远不及务工人员人数的一半。但是如果一旦产生纠纷,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外出务工人员就会处于被动的位置,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劳动合同的不规范就阻碍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3.3 社会保障不充足
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大多是工作环境差,危险性较高,这就需要更加全面的保障措施,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享有工伤保险的权利。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用人单位没有为务工人员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在农村参加了养老保险、新农合,没有必要再重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3.4 社会保险缴费率偏高
我国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太高,用人单位负担过重。我国各地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虽然不一致,但绝大多数省市的缴费比例都在工资总额的40%以上,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比如,重庆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缴纳19%,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缴纳7.5%,个人缴纳2%;主要是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偏高导致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的规避,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4 重庆市秀山县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保障的宣传不到位
很多务工人员对参与社会保障的关注度和积极性都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相关政策的宣传不到位有很多人对社保的政策都不了解。相关的政府部门也没有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宣传,通过在秀山县隘口镇调研了解到很多务工人员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基本概念都不了解,分不清几者的区别。
4.2 外出务工人员缺乏社会保障意识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导致了他们参保意识不强,他们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的人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也没有依据,也不知道用人单位应该为他们的社会保险缴纳一定的比例。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参保,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不会主动参保。
4.3 用人单位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的规避
目前,北京、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相继出台了规定,要求企业为外出务工这类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支持。我国目前的法律也并没有对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相关的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也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导致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没有为这些务工人员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
5 对渝东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建议
5.1 建立强制性的、覆盖所有企业劳动者的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及法律援助等
养老保险是参保务工人员的养老钱,应尽快制订出台适合外出务工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让外出务工人员感到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保障,能够有效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及社会稳定。完善医疗体制,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关于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还比较缺乏,所以要重视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立法,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外出务工人员能获得社会保障权益。
外出务工人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损害。目前,虽然已经有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相关的规章制度出台,但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多都是到的省外,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上升到全国性的高度,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养老保险相关制度也必须提升到立法的高度,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5.2 降低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
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的规避就是由于社会保险缴纳的比例偏高,导致用人单位的压力增加。这样一来会增加用人企业的压力,使得企业就不给外出务工人员购买社会保险。所以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权利就要降低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也可以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以此来激励个人和用人单位为自己或者员工购买社会保险。
5.3 加大社会保障政策宣传,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水平较低,长期生活在农村,造成他们缺乏法律知识和相关政策的了解。所以重慶市秀山县的社保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社保工作人员可以走进农村,将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他们进行宣传。宣传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政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参加社会保险的对他们自身的好处。
5.4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对社会保障的认识
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就业不稳定,可以通过对他们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改善他们的就业质量,提升参加社会保险的能力。鼓励用人单位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政府予以一定的补贴;政府部门也应引导外出务工人员主动参加岗前培训。
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以及参加社会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让他们知道社会保障的基本知识,认同社保的好处,增强他们的社保的意识。地方社保部门可以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的时间,比如春节期间,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专门的讲座,为他们讲解社会保障的意义。
5.5 加大社会保障基金投入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模式都是个人与用人单位承担、政府补贴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务工人员社会保险资金投入也是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式。所以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政府可以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必须规范务工人员工资管理制度,改善务工人员工资偏低、拖欠工资等状况。只有加大基金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才能逐步缓解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中的问题。
5.6 提高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障的认识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不给外出务工人员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政府在对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承担责任的同时,必须依照法律严格地监督用人单位,禁止在执法过程对用人单位的照顾和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歧视。应该让用人单位履行参保义务,按相应的规定给外出务工人员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确保务工人员享受到该有的社会保障。严格依照法律对不给外出务工人员缴纳相应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进行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惩罚,加大违法成本,以强制性的手段来规范用人单位。
6 结语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减压器,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十九大提出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兜底线怎样兜,才能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织密网怎样织,才能把所有外出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这就是目前以至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怎样才能让所有的人,不论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都能进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内。
注释
①数据来源重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①数据来源2012年重庆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陶相根. 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02).
[3]刘少冲,张青松,陈丽. 四川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四川省情,2007(06).
[4]劉文海. 关于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J]. 中国劳动,2003(10).
[5]秦小红. 重庆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研究[D]. 西南大学,2011(04).
[6]何军.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0).
[7]李竞芊. 农民入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探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作者简介
杨欣(1995—),女,重庆市秀山县,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