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范文 摘 要: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不单单被人们用来通话联系,它的娱乐学习功能也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大学生作为手机消费的主体之一,手机功能多样化给大学生各方面都有影响。本课题对运城学院校政法系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手机在运城学院政法系学生中拥有率是百分之百,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大,手机使用目的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分析了手机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思想、等方面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之后,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大学生自身要加强自控能力,合理使用手机;学校要加强宣传和管理;手机开发商要加强创新,开发手机防沉迷程序;当局者应增强管理,制订相应规章制度。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健康上网,正确使用手机。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调查研究
1 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因此对我校政法系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对调查结果做出了以下统计:
1.1 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大
在调查的200人中,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的大学生占10.5%,而每天使用手机6小时的大学生占35%。由此可见大学生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还是很长的。其中宿舍是大学生玩手机最多的地点占73%,在教室玩手机的大学生占34.5%,食堂占15.5%,上、下学路上占11%。关于“是否会有禁不住拿出手机看的行为”经常查看占35.5%和偶尔查看占33%,很少查看占7.5%,不查看的只占1.5%。
从以上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城学院政法系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的,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是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还是较多的,每天手机使用场所中,宿舍占73%,教室34.5%,虽然有差距,但教室使用手机人数还是较多,教室本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场所,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看电视,上课不认真听讲使得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懂不会,做题只能死记硬背,不会理解,更不会有自己的想法。这在一定方面就反应出在教室使用手机极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而与人谈话时,76%的人会有看手机的行为,这都说明手机在大学生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1.2 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目的多样化
在所调查的200人中,对于使用手机的目的中聊天占比重最多,但其他各方面所占比重也几乎均等,这就显示出“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来做什么”回答是多样的:使用手机来通讯和刷微博的人都是占50%,聊天占68%,娱乐占41%,网购和学习各占32%、37%。由此可知手机使用目的不仅是以前单一的用來通话,还有网购、上网、娱乐等多方面。这就表明大学生使用手机目的的多样性。
手机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思维变得活跃。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手机的使用上,但过度的使用手机使得大学生学习能力下降,与周边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思想受到冲击。
2 手机使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2.1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学习上的影响
2.1.1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的有利影响
第一,使用手机学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据调查,有37%大学生使用手机来进行网上查资料和学习,例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等。这些软件比起单调的背书学习更加吸引学生,使用起来也很方便,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就会提高。第二,使用手机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学生的上课时间是很有限的,在课堂上就会有没有讲到的问题,这些没有讲到的问题只能等到下节课再解决。但通过使用手机,学生可以和老师远程联系,解决课堂未解决的问题。第三,使用手机能够增加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手机拥有上网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资讯,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从而拓宽知识层面。
2.1.2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学习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
手机使用具有两面性,合理的使用能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但使用不当,就会对大学生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第一,影响大学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34.5% 大学生在上课时玩过手机。现在手机上网方便,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使得一节课的时间和精力大都用在看手机上,老师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几乎没听,学习效果和质量必然受到很大影响。第二,大学生解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降。手机在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遇到的学习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多使用手机来查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大学生会越来越依赖手机,一旦遇到问题就想要通过手机引擎来查找答案,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不劳而获的抄袭
2.2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影响
2.2.1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手机能够快速更新各方面的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这个平台,来与外界联系,了解外界信息。手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传播者的功能,把外界最新消息传播给各地,大学生在接受最新消息方面是一个很积极的群体,接受新消息,新事物思维更加开朗。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只是通过教师讲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用手机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学生中更有效的传递知识。
由于手机信息繁杂多样,一些大学生在浏览手机信息等时没有很好的明辨能力,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2.2.2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不利影响
第一,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手机中会有很多垃圾短信,甚至是一些淫秽图片、反动言论等都会通过手机传播,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还不是很成熟,对这些不良信息缺少很强的辨别力。第二,大学生个人利己主义思想泛滥。当今的大学生几乎是“90后”会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彰显自己的个性,他们在手机上下载自己需要的软件。例如:微博、微信、QQ等,这些软件使大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会主动约束自己,这就使得利己主义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第三,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意识减弱。手机与网络相连,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尤其是微信、QQ等这些聊天软件认识一些朋友,形成自己的网络朋友圈,不与周边的朋友交流,只顾及自己,不关心也不参加班级活动,对集体毫无责任心。
2.3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沟通交流方面的影响
2.3.1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沟通交流上的积极影响
第一,使用手机节省大学生与人联系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现在QQ、微信这些软件都有语音、视频等功能,因为网络费用与话费相比又比较低廉,所以与人交流的成本就会降低。据调查84%的学生会使用QQ、微信与他人交流通话,其中48.5%的学生经常使用QQ、微信与他人交流。由此可见手机加强与他人交流方面,节约人际成本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二,使用手机扩大了大学生的朋友圈。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认为使用手机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只有17.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缩小了他们自己的朋友圈。 手机的使用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家庭、学校等周边的区域,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不需要很多时间就能和较多的人联系,人际交往范围相较于以前有了扩大。第三,使用手机能较快化解大学生人际困境。手机一方面会避免我们在当面交流中可能有的尴尬,并且当与他人有矛盾时,可以通过手机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找到矛盾根源,更好解决矛盾。
2.3.2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不利影响
通过使用手机大学生交往的朋友圈有所扩大,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但过度的使用手机也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形成手机依赖,忽视现实世界的交流沟通。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尤其是娱乐功能,这就使得部分同学花更多的时间来玩手机,沉浸在手机中从而使得与现实的人际交往出现障碍。根据调查49%的大学生离开手机觉得焦躁不安。有76%大学生会有忍不住查看手机的行为。对手机交往的依赖,就会越来越使交往趋向于虚拟化。第二,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下降。大学生长久的通过手机来与人交往,就会对“面对面”时人的姿势、神情、穿着等沟通方式的特色变得越来越不敏感,导致在与他人打电话发短信中不能真正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调查显示有30.5% 的大学生会对一些信息内容有误解。第三,手机诈骗难防,引发大学生人际交往信任危机。现在手机与我们银行卡等各种信息绑定,手机丢失或者相关信息被盗取,就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据调查显示有40%的同学收到过好友发来手机需要充值,索要银行卡账户密码之类的消息。更是有的同学被不法分子骗取钱财,如2016年山东准女大学生徐玉玉因遭遇电信诈骗而猝死。这样的事件使我們深感心痛。这样的事件很多,使得同学们有时收到自己朋友的借款消息都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这就导致了人际之间的信任危机。
3 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对策与建议
3.1 大学生要加强自控能力,合理使用手机
首先,大学生要正确处理好手机与学习的关系,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群,作为使用手机的主体,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自己的自制力;其次,大学生要加强与现实中的人沟通交流在我们生活中,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当在与别人交流时,一直打电话,发信息,这样会使对方感觉到被忽略,从而影响自身人际关系;最后,大学生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手机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有好的,也有不良信息。面对这些多样的信息,大学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表面所欺骗。
3.2 学校要加强管理和正确使用手机的宣传
首先,学校要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进行严格管制,对于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这种现象,学校作为管理者应发挥自己的角色,加大对上课玩手机的惩罚力度例如,还可以在课堂上对网络进行强制限制;其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参与,充分把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大学生一直沉迷于手机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大学生活的意义。
3.3 手机开发商要加强创新,开发手机防沉迷程序
手机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开发防沉迷应用程序,对于花很多时间沉浸在手机的同学进行限制。对于经常用手机玩游戏的学生,可以开发一种软件,通过设定游戏时间,来进行控制,防止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当今手机的一些技术还不完善。因此手机的技术还需要不断地提高改进。对于有的垃圾短信和网上的一些病毒,手机开发商要研发一些主动识别并阻止其进入手机的软件系统,来加强手机防御系统,使我们更加健康的使用手机。
总之,手机使用在大学生之中很普遍,手机给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思想以及身心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多的影响 。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扩大大学生的朋友圈范围,活跃了大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人因此作为手机使用的主体大学生自身必须正视手机,合理使用;学校要对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宣传;手机开发商要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手机防沉迷软件;际交往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减弱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冲击大学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秦艳华.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肖祥.大学生人格特质、手机使用动机与手机依赖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刘时超.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田丰.“数字原生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2).
[5]周挥辉.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2).
[6]赵希.大学生手机使用网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4).
[7]莫梅锋.手机沉迷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与引导[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5).
作者简介
程楠楠(199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硕),内蒙古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