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孟子“性善论”哲学关于心的看法及其对高中德育工作的启示 |
范文 | 林亚男 摘 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主要思想是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孟子提出如果说为人不善,那完全不是他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他自己舍弃了这些本性,没有很好的保持住它,孟子的“性善论”构建了一个自律的伦理学体系,对于当前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高中;德育工作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对于人性的探讨已经非常深入。春秋以来,就出现了“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等诸家派别。关于人性问题,在孔子那里只讲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没有更多的阐述,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继承和发扬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性善论”,这在当时是很大的进步,对后世的教育意义也非常深远。 1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观点 1.1 “人性”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属性 孟子开始谈人性问题,是由与告子驳难引发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具有的饮食欲望,男女的自然本能,无所谓善恶。“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上)可见,告子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层面上谈论性的,他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并不等于社会属性。与告子不同的是,孟子讨论的是人的本质属性,孟子主张,动物“与我不同类”也,人之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就是人所特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心理。 1.2 “仁、义、礼、智”四端学说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之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 “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是说,人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这些道德品质,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人的,而是人生来本身就固有的。 1.3 人性是可变的 孟子提出“性本善”,认为人性天生是善的,但也没有否定人性始终如一的善。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即恭敬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孟子这些论述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所以也可说是善的。如果说为人而不善,那完全不是他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客观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自己主观的不努力,自己舍弃了“善”的本性,没有很好的保持住它。但“善”毕竟是人的本性,只要通过教育还是有可能找回来的,这也为肯定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当前高中阶段德育工作现状 2.1 德育工作浮于表面,未能深入,忽视心的教化 目前各个高中进行德育工作主要通过班会、讲座、活动等形式展开,课堂、讲义等成了德育工作的载体,而且往往班会等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强迫性、灌输性等特征,使得高中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多少具有被动性。思想道德教育注重知识性的教育而忽视心的教育、爱的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使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难免有浮于表面的怀疑,这样以来,高中生被动的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难以主动地内化所学知识,使其成为其自身的思想观念。 2.2 教育者本身未能发挥好示范作用 德育两大重要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对高中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他们本身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状况、行为谈吐、做人风格等等都对受教育者即高中生产生直接影响。当前,在高中校园中,教育者本身的思想道德状况、师德师风都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比如各种学术欺骗、碌碌无为、拒学门外、官僚主义色彩浓厚等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教育者没有能够发挥好在德育方面方面对高中生的榜样作用。 2.3 社会大环境对德育工作的不利影响 中国目前社会问题频发,从“扶不起”的老人到日本留学生江歌遇难案,对其室友刘鑫的争执一直不断,再到浙江杭州保姆纵火案等等。欺骗、敲诈、非正义的事情时有发生,并拷问着社会的良心与正义:孟子的“性善论”在当今这个冷漠而缺乏温暖、善心的社会受到了威胁,人性真的是善的吗?不得不说,当前的社会状况不仅考验着“性善论”这一思想,更考验着高中生辨别是非,抵抗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但是高中生毕竟处于青年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都尚在形成阶段,对外界的影响缺乏一定的抵御能力,因此加强高中生德育工作具有深刻意义。 3 “性善论”对目前高中德育工作的启示 3.1 高中生通过德育维持“行善”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孟子提出人的“善”的本性虽然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没有了“善”,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但是受后天的客观环境的影响,这种善性是有可能消失的。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既然“善”本性天生就有的,而且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那么我们就必须保持这种本性,在它被舍弃的时候通过教育等方式把它找回来,而且既然人的“善”的本性不可能消失,那么通过德育帮助高中生找回自己“善”的本性就具有可能性。这也为德育提供了一个明确而可行的目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来维持“性善”这一过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3.2 德育工作者应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 孟子曾把德育概括为“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过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榜样的教育,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和教化力的模范教育。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以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认为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应当以自己的榜样和表率作用教化百姓,这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者也是一样,应该重视对受教育者的榜样示范和人格感染,孟子的这一思想对当前高中阶段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3 高中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我教育 孟子从他的天赋“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套修养方法。他认为,人要达到他所说的“四端”的道德标准,根本问题在于本人的主观方面,即“反求诸己而已”(《公孙丑上》),也就是在于主观的反省。“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孟子认为,人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那就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恢复自己的本性。孟子强调人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实践者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他所提出来的“存心、寡欲、養气、励志、知耻、思诚”等道德修养方法,无不注重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廖明春,孟子的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朱险峰,孟子的人性论思想及当代价值: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晓燕,孟子性善论对我国现代道德建设的启示:职大学报,2009. [5]王秋梅,论孟子的性善说及现代意义:南宁师专学报,2003. [6]陈兴安,孟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