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实物档案数字化的对策研究
范文 朱春巧
摘 要:实物档案体现学校的发展史和光荣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实物档案对撰写校史、大事记、年鉴等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凭证,在校史馆建设和各种有关校史展览的活动中不可或缺。所以研究如何对实物档案进行保管和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是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体现,对实物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更是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校;实物档案;数字化;对策
1 实物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1.1 实物档案的概念
实物档案是指以物质实体为载体,能够反映相关单位和部门职能活动以及历史事件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物品,包括各类证书、奖杯、锦旗、名人字画、牌匾、纪念品、礼品等,是除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及学籍档案之外的档案,能真实地记载社会各项实践活动,并生动地反映出社会发展历史。
1.2 实物档案的特点
1.2.1 实物档案的多样性
实物档案产生于各式各样的部门职能活动,活动本身丰富、多元的特点使得实物档案与生俱来多样性。如节日庆典中具有纪念价值的字画、手工艺品;各类比賽中获得的锦旗、奖杯、证书;上级颁发的各种奖牌、勋章;有对外交往中受赠的礼品,还有教学、科研中产生的作品。不同于其他纸质档案,实物档案包含小到一枚徽章,大到是陶瓷、牌匾,几乎囊括了所有档案材料的载体形式,其形式多种多样。
1.2.2 实物档案的直观形象性
实物是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系统直接感受到实物的存在。除了具有一般档案的文字、照片、音像等材料外,实物档案还有大量的书画、题词、美术设计等实物材料,这些实物档案在用料和造型上千姿百态,摆脱了纸质档案的古板和枯燥,具有一定时代风格的艺术造诣,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价值,让人一目了然,体现了实物的直观形象性。
1.2.3 实物档案的历史见证性
实物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能够反映历史价值的记录载体,人们通过对实物档案的考究、分析,以现代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去研讨实物的过去,研究其演变及形成过程,形成再认识,并不断完善,创造出新理论,取得新成果。如在高校档案工作中,实物档案客观真实的记载着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是学校发展历史的见证,所以说实物档案具有历史的见证性。
2 实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归档管理乱
实物档案的种类很多,形成的种类不尽相同,载体形态各异,难以排列。小到奖章,大到锦旗、奖杯,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奖品,“无矩”使得它们“无规”。由于没有统一的装具,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混乱”保管状态。有的单位将其放在档案柜里,有的任意摆放在桌子上,不仅排列不整齐,而且年代久了即使编了档号也极易混乱,很难做到快速、准确地提供利用。所以档案部门提供查询、利用率低,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迁移利用难
由于实物档案形状各异,载体多样,有的容易破碎,有的受到压力容易毁损,迁移利用难度大。跟一般档案不同的是,实物档案往往只有一份,难以复制,极其珍贵,尽量不要迁移,以免丢失或损坏。在传统的实物档案管理中,档案利用者往往只能在规定时间、地点查阅原件,无法实现异地传输和资源共享,利用起来十分困难。
3 对实物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
3.1 实物档案数字化的内涵
大数据时代,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档案信息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实物档案数字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实物档案数字化是一种在高速宽带网络上运行的、可以实现跨数据库检索的、具有含量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库群,能够针对具有保存价值的文本、图片、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通过数字化加工存储,形成相应的档案文献。
3.2 实物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
3.2.1 有效保护实物档案原件,延长保存时间
将实物档案数字化后,可以用信息资源替代原件,将实物原件存放于档案库房中,提供数字化影像给使用者阅览,非必要时不得随意调阅档案原件,可使档案原件的损伤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既可保护档案原件,也可延长实物档案的保存时间,还可将数字化档案实行异地保存,输出微缩胶片达到永久保存的目的。即使在不可抗力的因素下,也不会出现毁灭性的破坏。
3.2.2 减少实物档案调阅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传统实物档案的调阅都是由档案管理人员以人工方式提调,不仅调阅效率低,而且很难使档案管理人员在繁琐的调阅工作中充分发挥效能。形成实物档案数字信息后,档案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快捷便利的应用服务,只要对所需查询的信息进行检索,就可以调用到详细、精确的实物档案信息。这样可以使档案管理人员从实物档案的调阅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3.2.3 改变实物档案的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实物档案是反映历史活动的原始资料,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份,尤其珍贵,需要谨慎对待仔细保存。而实现数字化后,实物档案不再受“实体孤本”的限制,一份数字影像文件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异地传输,同时提供给所有使用者共享,使异地调阅服务成为可能;同时扩大了档案的应用范围,使更多的使用者可以接触到档案,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将已开放的数字档案资源上网,这样使得“时间”不再是限制,使用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检索信息资源。
3.3 实物档案数字化的对策
实物档案数字化的本质,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实物档案进行处理后存储的信息,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通过连接网络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该信息服务。下面以惠州学院为例:
3.3.1 惠州学院实物档案整理归档及数字化的实现
惠州学院的实物档案在2011年校庆以前一直没整理,小件的放在档案柜子里,大件的放在地上,2011年校庆后增加了很多实物档案,为了查找利用起来方便快捷,开始整理编号按一定的规律摆放在桌子上,2016年购置了密集架后,将实物档案柜一并设计进密集架里,将实物档案按类别和大小有序摆放到密集架里,贴好标签,便于查找。实物档案放进密集架后整洁美观,但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查找起来也还是有些困难,所以2017年开始对实物档案进行数字化,由于缺乏资金和进行数字化的人员,就采取聘请学校摄影工作室的学生来勤工助学,对实物档案进行拍摄、扫描、图像处理,后期又聘请了计算机专业和设计专业的学生来勤工助学进行条目录入、编印成册以及开展网上展览,历经一年多,于2018年终于实现了实物档案数字化。
3.3.2 惠州学院实物档案数字化的具体操作过程
1)掃描或拍摄。将实物档案进行扫描和拍摄是实现其数字化的主要手段。扫描适用于常规标准的纸质实物档案,如奖状、证书等,但相对较大的实物档案则需采用数码平台扫描。拍摄适用于非纸质载体的实物档案, 如一些奖牌、锦旗、工艺品等, 需要高清拍摄, 拍摄精度原则上应高于300万像素。
2)图像处理。将图像中出现的类似于黑边、不清晰等杂质进行去污处理,但要注意切勿过度美化图像,而是要尽量还原实物的真实性。对拍摄实物的方向,进行旋转还原,使之符合正常的阅读习惯。此外,对于大型的实物拍摄,要进行拼接处理,同时为了节省存储的空间,一般将其进行缩小,并确保图像无多余的边角,维持数字化图像的整体性。
3)条目录入。对处理好的图像按编号顺序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录入前需对图像及相关信息进行备份,以防出现因停电、系统奔溃、病毒等其他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录入时需完善时间、责任者、正题名、存址等相关信息,录入结束后,应将所有录入信息与录入前信息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保存。
4)信息关联。以纸质档案为例,每一份纸质档案扫描后将产生一个或者多个电子图像信息,将电子图像信息储存到对应的盘区,同时也核对每一份电子图像信息的名称与档案数据库中的对应编号是否相同,电子图像信息的数量与档案目录数据库中的对应档案数量是否一致等,通过单独的电子图像信息与档案目录数据库中该份文件的档号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建立起来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为实现档案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文件的批量挂接提供条件。
5)数据挂接。在数据进行挂接前,需要仔细核对实物的图像与目录保持一致。如果有条件的话,使用专用的服务器,将所有信息一次性导入相应的服务器。经确认合格后,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至相关服务器进行汇总。
3.4 实物档案数字化的应用
3.4.1 提供档案服务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将数字化成果纳入办公自动化系统或数字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将实物图片嵌入浏览,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增强实物档案的检索功能,实现在线利用。
3.4.2 开展编研工作
利用实物档案数字化成果,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可制成纸质汇编材料,也可制成电子书或电子相册,以图片的方式供查询和浏览,以反映服务单位在各方面工作中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体现该单位的历史文化。惠州学院实物档案在拍摄和扫描后,对每一张图像都进行了细致的修图处理,然后对处理好的图片进行设计编印图册,以备查阅利用需要,也达到了档案宣传的目的,让广大师生了解学校的历史以及档案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4.3 举办展览活动
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建设专门的实物档案展厅,按照载体类型分门别类地或以实物、照片形式对实物档案进行展示,体现档案工作的文化教育职能,也可作为对外宣传形象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还可以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实物档案在档案网上进行展览,也可在互联网上打造虚拟展厅,利用三维影像制作技术还原实物面貌,在网上进行模拟展示和介绍,实现三维互动展览,有利于实物档案的更高效利用。
4 结语
实物档案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实现数字化建设也是档案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档案已经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同时为传统的档案管理注入新的血液,为人们利用档案提供新的途径,提高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而数字化档案的科学管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日益完善,人们查询与利用档案的途径也会变得更加便捷。
参考文献
[1]林桂娣.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城建档案,2018(3).
[2]王成舜.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档案管理的影响[J].中国新通信,2018(8).
[3]姚树静.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浅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4]宋茜.大数据时代实物与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管理观察,2016(23):88-8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