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节假日营销的分析 |
范文 | 关键词:节日营销;日营销;共图书馆 摘要:公共图书馆突出的社会服务性质,使它担负着引导全民阅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为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使全民阅读更加普及,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借鉴营销理念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达到引领社会文化进步和文明发展的目标。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9-0030-03 作者简介:毕荣(1979-),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馆员。1节假日营销的内涵及特点 1.1节假日营销的内涵 节假日营销(Holiday Marketing),又叫假日营销、节日营销,是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假日需求,以生产经营受消费者欢迎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和休闲产品为中心的一系列营销活动。 节假日营销的兴起源于节假日经济的发展。我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双休日制度。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和“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连接,形成七天的假期,导致后来“黄金周”概念的出现。2008年,国务院决定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取消“五一”长假,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放假总量较之前增加了一天。经过多次调整,我国当前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已经约达到115.3天,公民一年中平均休假时间超过了三分之一。这样的调整,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另一方面促进了交通运输、零售、旅游、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等诸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政府“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指导下,在法定节假日休息制度的保障下,节假日经济早已形成规模。以旅游业为例,自2008年以来,“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保持了持续高速的逐年增长(见图1)。可以说,背后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使节假日营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图12008~2012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情况1.2节假日营销活动的特点 1.2.1集中性 节假日营销活动的集中性来自于居民节假日消费行为的集中性,据统计,商场的双休日营业额比平时要增加一倍,春节、元旦、国庆等重大节日的消费需求和行为则更为集中。集中的消费需求和行为要求组织开展营销活动必须集中进行。 1.2.2规模性 节假日营销活动不但具有集中性,更突出规模性。面对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和激烈的竞争,作为商业企业或其他类型的营销主体必须注重营销活动的规模性,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节假日营销活动,吸引众多用户的关注。 1.2.3临时性 由于集中性和规模性的特点,再加上节假日的时限性,导致节假日营销活动不能无视成本的持续长期进行,体现出阶段性和临时性。 1.2.4主题性 现代营销活动强调个性化,通过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营销活动,节假日营销也不例外。节假日具有特定的设立起源、时空环境、社会背景,进一步导致节假日营销必须具有鲜明的主题性。 1.2.5文化性 节假日营销与其他营销活动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只有针对性地营造文化氛围,尊重传统,制订包含情感和文化元素的营销方案,才能使营销活动取得好的效果。 2公共图书馆节假日营销 2.1公共图书馆节假日营销现状 根据节假日营销在营销学中的定义,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节假日营销,就是公共图书馆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节假日期间组织特色资源、开展针对性地宣传和服务活动,实现服务用户、宣传自身的双重目的。 我国各类型图书馆中,以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为主。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质最为突出,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担负着为大众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在促进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节假日营销活动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积极意义更突出,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实际工作。 毕荣: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节假日营销的分析毕荣: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节假日营销的分析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仅2013年以来,国家图书馆就举办了数次丰富多彩的节假日营销活动。如:2012年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推出主题为“书香过大年”的春节系列活动;2013年3月2日,举办的“学雷锋纪念日”专题讲座;3月8日,开展了第十三届新世纪女性健康生活大型公益活动;4月2日(第46个国际儿童读书日)举行的“科普阅读——开启智慧人生”2013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4月23日,举办的“书香中国·阅读让人生更美好——4·23世界读书日优秀图书推介活动”。各省市公共图书馆也开展过一些有特色的节假日营销活动。如“安徽省图书馆在2013年2月14日,发起的“书香浪漫情人节——爱的合影”活动;杭州图书馆2013年“五一”期间推出的“用法律武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公益讲座;山东省图书馆201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举办了“儿童服装服饰专题书刊时尚展”等活动。 2.2公共图书馆节假日营销不足 2.2.1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政府投资的性质,市场竞争意识较为薄弱,对于营销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即使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也大多是从其他角度出发考虑,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营销活动转变形象、提升服务、扩大影响的巨大作用。节假日营销活动没有长期明确的工作计划、组织人员保障,大多数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营销推广活动都归入读者活动部、社会活动部、宣传辅导部、社会工作部的工作范围等,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营销推广部门。 2.2.2活动深度不够 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节假日营销活动大多停留在“应景”的层次,多数是把平时的业务工作简单挂了个节假日或纪念日的名称,如一些经典电影欣赏、好书推荐活动等,并没有真正下大力气,发掘节假日背后的文化内涵,针对性开展工作。 2.2.3活动影响不足 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馆舍内部;前期宣传采用张贴通知或者网站宣传等形式,对于平时较少关注图书馆的用户难以覆盖;对于活动效果的总结和宣传也不够重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结合不够,和其他行业部门的联合不够。这些局限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3公共图书馆继续开展节假日营销的建议 3.1认识重要性,加强保障力度 营销活动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已经无需赘言,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也深刻地认识到其对于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国外的图书馆界早已有了清醒认识。英美等国家图书馆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非盈利营销思想,1997年,国际图联设立了管理与市场营销委员会,2001年设立了国际图联营销奖,2006年8月还举办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和营销”主题国际年会。国内公共图书馆也应该学习先进经验,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制定长期的营销战略,加强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投入和保障。 3.2加强针对性,发掘文化内涵 图书馆要把自身优势和节假日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营销活动融入情感和文化元素,引发用户共鸣。例如,2012年中秋节期间,福建省图书馆开展了“书香诵明月·天涯共此时——2012年大型阅读推广活动”,除了朗诵表演和比赛、赠书活动,还组织了传统的中秋博饼游戏,营造了浓郁的佳节氛围,吸引了读者参与。 除了传统节日,还有一些纪念日和非传统节日,如世界读书日、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这些非传统节日从不同角度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因此拥有众多忠实拥护者,公共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出奇招以“制胜”。例如,11月11日,被网友戏称为“光棍节”。2010年的“光棍节”期间,淘宝商城通过提前宣传并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促销活动,结果引来2,100万用户的集中抢购,最终实现单日交易额9.36亿,是当时中国百货店单店日最高销量的7.8倍,创造了商业史上的奇迹。 3.3重广泛性,扩大营销宣传 营销活动要充分利用全媒体环境,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尽可能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受众人数。特别是要借助外力,借助社会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电台等,引发公众对图书馆节假日营销活动的关注,吸引平时较少关注图书馆的潜在用户,把潜在用户变为真正的用户。 如果有条件,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借助“外力”,争取其他组织的合作。2013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书香中国·阅读让人生更美好——4·23世界读书日优秀图书推介活动”,正式对外发布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评审结果。本届文津图书奖由加多宝集团独家支持,这是文津图书奖首度引入社会力量支持阅读文化项目。这样的强强联合,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企业的支持使国家图书馆“阅读改变人生”的观念传播的更加深远。这次合作,成为图书馆借助外力,扩大活动影响的典型。 3.4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需求 图书馆一向倡导以用户为中心,节假日营销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实效,从用户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价值。一个形式多样的营销方案,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一个内容丰富、真正传递价值的营销方案,才能培养用户的忠诚度。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高校图书馆的做法。每年的毕业季临近,高校图书馆都会抓住时机,开展一些专为毕业生设置的活动,举办就业讲座、推荐就业指导书籍、发布就业服务信息等。这些活动真正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公共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要结合用户的节假日特殊需求,从情感需要、娱乐休闲、求知实用等不同方面入手,让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3.5重延续性,打造营销品牌 公共图书馆目前的节假日营销活动随机性强、缺乏个性化,缺乏整体长期的规划。营销活动要产生持续性效果,形成品牌是一条捷径。如果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能够有个长期的规划,把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坚持下去,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就会产生累积效应。例如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自2008年起坚持开展“晒书会”阅读推广活动,经过多年坚持,其活动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的第五届晒书活动现场,汇聚了70多个展位,涵盖了企事业单位、院校社团、书商、社区、分馆以及个人等各类群体,数千本珍藏书籍的展示、交换、售卖。独墅湖图书馆的“晒书会”活动,以其独特的创意、长期的坚持,形成了品牌,扩大了影响。活动多次获得苏州阅读节优秀活动奖。2010年11月,中央电视台CCTV-10《子午书简》栏目第306期,以“书香城市”“苏州人别开生面的晒书会”为题,专题播出晒书会场面,还对图书馆四位中外读者进行了专题采访,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子清.市场营销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家图书馆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EB/OL]. http://www.lsc.org.cn/CN/News/2010-12/EnableSite_ReadNews103050911292860800.html.[2013-4-28]. [3]周本存.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新华网.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有关问题答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16/content_7259648.htm.[2013-6-10]. [5]张梅丽.邮政市场营销案例——节日营销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胡北.国家图书馆春节活动丰富多彩[N].图书馆报,2013-2-8(A03). [7]翟晓静,叶德柳,唐文才.从用户的角度看高校图书馆营销——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67-71. [8]舒晋瑜.国土举办4.23世界读书日优秀图书推介活动[N].中华读书报.,2013-4-24(1). [9]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读者服务部. 独墅湖图书馆晒书会荣获“2012第七届苏州阅读节优秀活动奖”. http://www.sdll.cn/html/news/xwzx/20121105/69297.html2012-11-5. (编校:严真) 2.2.3活动影响不足 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馆舍内部;前期宣传采用张贴通知或者网站宣传等形式,对于平时较少关注图书馆的用户难以覆盖;对于活动效果的总结和宣传也不够重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结合不够,和其他行业部门的联合不够。这些局限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3公共图书馆继续开展节假日营销的建议 3.1认识重要性,加强保障力度 营销活动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已经无需赘言,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也深刻地认识到其对于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国外的图书馆界早已有了清醒认识。英美等国家图书馆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非盈利营销思想,1997年,国际图联设立了管理与市场营销委员会,2001年设立了国际图联营销奖,2006年8月还举办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和营销”主题国际年会。国内公共图书馆也应该学习先进经验,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制定长期的营销战略,加强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投入和保障。 3.2加强针对性,发掘文化内涵 图书馆要把自身优势和节假日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营销活动融入情感和文化元素,引发用户共鸣。例如,2012年中秋节期间,福建省图书馆开展了“书香诵明月·天涯共此时——2012年大型阅读推广活动”,除了朗诵表演和比赛、赠书活动,还组织了传统的中秋博饼游戏,营造了浓郁的佳节氛围,吸引了读者参与。 除了传统节日,还有一些纪念日和非传统节日,如世界读书日、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这些非传统节日从不同角度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因此拥有众多忠实拥护者,公共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出奇招以“制胜”。例如,11月11日,被网友戏称为“光棍节”。2010年的“光棍节”期间,淘宝商城通过提前宣传并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促销活动,结果引来2,100万用户的集中抢购,最终实现单日交易额9.36亿,是当时中国百货店单店日最高销量的7.8倍,创造了商业史上的奇迹。 3.3重广泛性,扩大营销宣传 营销活动要充分利用全媒体环境,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尽可能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受众人数。特别是要借助外力,借助社会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电台等,引发公众对图书馆节假日营销活动的关注,吸引平时较少关注图书馆的潜在用户,把潜在用户变为真正的用户。 如果有条件,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借助“外力”,争取其他组织的合作。2013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书香中国·阅读让人生更美好——4·23世界读书日优秀图书推介活动”,正式对外发布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评审结果。本届文津图书奖由加多宝集团独家支持,这是文津图书奖首度引入社会力量支持阅读文化项目。这样的强强联合,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企业的支持使国家图书馆“阅读改变人生”的观念传播的更加深远。这次合作,成为图书馆借助外力,扩大活动影响的典型。 3.4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需求 图书馆一向倡导以用户为中心,节假日营销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实效,从用户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价值。一个形式多样的营销方案,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一个内容丰富、真正传递价值的营销方案,才能培养用户的忠诚度。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高校图书馆的做法。每年的毕业季临近,高校图书馆都会抓住时机,开展一些专为毕业生设置的活动,举办就业讲座、推荐就业指导书籍、发布就业服务信息等。这些活动真正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公共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要结合用户的节假日特殊需求,从情感需要、娱乐休闲、求知实用等不同方面入手,让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3.5重延续性,打造营销品牌 公共图书馆目前的节假日营销活动随机性强、缺乏个性化,缺乏整体长期的规划。营销活动要产生持续性效果,形成品牌是一条捷径。如果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能够有个长期的规划,把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坚持下去,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就会产生累积效应。例如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自2008年起坚持开展“晒书会”阅读推广活动,经过多年坚持,其活动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的第五届晒书活动现场,汇聚了70多个展位,涵盖了企事业单位、院校社团、书商、社区、分馆以及个人等各类群体,数千本珍藏书籍的展示、交换、售卖。独墅湖图书馆的“晒书会”活动,以其独特的创意、长期的坚持,形成了品牌,扩大了影响。活动多次获得苏州阅读节优秀活动奖。2010年11月,中央电视台CCTV-10《子午书简》栏目第306期,以“书香城市”“苏州人别开生面的晒书会”为题,专题播出晒书会场面,还对图书馆四位中外读者进行了专题采访,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子清.市场营销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家图书馆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EB/OL]. http://www.lsc.org.cn/CN/News/2010-12/EnableSite_ReadNews103050911292860800.html.[2013-4-28]. [3]周本存.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新华网.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有关问题答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16/content_7259648.htm.[2013-6-10]. [5]张梅丽.邮政市场营销案例——节日营销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胡北.国家图书馆春节活动丰富多彩[N].图书馆报,2013-2-8(A03). [7]翟晓静,叶德柳,唐文才.从用户的角度看高校图书馆营销——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67-71. [8]舒晋瑜.国土举办4.23世界读书日优秀图书推介活动[N].中华读书报.,2013-4-24(1). [9]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读者服务部. 独墅湖图书馆晒书会荣获“2012第七届苏州阅读节优秀活动奖”. http://www.sdll.cn/html/news/xwzx/20121105/69297.html2012-11-5. (编校:严真) 2.2.3活动影响不足 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馆舍内部;前期宣传采用张贴通知或者网站宣传等形式,对于平时较少关注图书馆的用户难以覆盖;对于活动效果的总结和宣传也不够重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结合不够,和其他行业部门的联合不够。这些局限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3公共图书馆继续开展节假日营销的建议 3.1认识重要性,加强保障力度 营销活动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已经无需赘言,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也深刻地认识到其对于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国外的图书馆界早已有了清醒认识。英美等国家图书馆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非盈利营销思想,1997年,国际图联设立了管理与市场营销委员会,2001年设立了国际图联营销奖,2006年8月还举办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和营销”主题国际年会。国内公共图书馆也应该学习先进经验,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制定长期的营销战略,加强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投入和保障。 3.2加强针对性,发掘文化内涵 图书馆要把自身优势和节假日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营销活动融入情感和文化元素,引发用户共鸣。例如,2012年中秋节期间,福建省图书馆开展了“书香诵明月·天涯共此时——2012年大型阅读推广活动”,除了朗诵表演和比赛、赠书活动,还组织了传统的中秋博饼游戏,营造了浓郁的佳节氛围,吸引了读者参与。 除了传统节日,还有一些纪念日和非传统节日,如世界读书日、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这些非传统节日从不同角度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因此拥有众多忠实拥护者,公共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出奇招以“制胜”。例如,11月11日,被网友戏称为“光棍节”。2010年的“光棍节”期间,淘宝商城通过提前宣传并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促销活动,结果引来2,100万用户的集中抢购,最终实现单日交易额9.36亿,是当时中国百货店单店日最高销量的7.8倍,创造了商业史上的奇迹。 3.3重广泛性,扩大营销宣传 营销活动要充分利用全媒体环境,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尽可能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受众人数。特别是要借助外力,借助社会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电台等,引发公众对图书馆节假日营销活动的关注,吸引平时较少关注图书馆的潜在用户,把潜在用户变为真正的用户。 如果有条件,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借助“外力”,争取其他组织的合作。2013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书香中国·阅读让人生更美好——4·23世界读书日优秀图书推介活动”,正式对外发布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评审结果。本届文津图书奖由加多宝集团独家支持,这是文津图书奖首度引入社会力量支持阅读文化项目。这样的强强联合,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企业的支持使国家图书馆“阅读改变人生”的观念传播的更加深远。这次合作,成为图书馆借助外力,扩大活动影响的典型。 3.4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需求 图书馆一向倡导以用户为中心,节假日营销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实效,从用户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价值。一个形式多样的营销方案,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一个内容丰富、真正传递价值的营销方案,才能培养用户的忠诚度。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高校图书馆的做法。每年的毕业季临近,高校图书馆都会抓住时机,开展一些专为毕业生设置的活动,举办就业讲座、推荐就业指导书籍、发布就业服务信息等。这些活动真正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公共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要结合用户的节假日特殊需求,从情感需要、娱乐休闲、求知实用等不同方面入手,让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3.5重延续性,打造营销品牌 公共图书馆目前的节假日营销活动随机性强、缺乏个性化,缺乏整体长期的规划。营销活动要产生持续性效果,形成品牌是一条捷径。如果图书馆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能够有个长期的规划,把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坚持下去,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就会产生累积效应。例如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自2008年起坚持开展“晒书会”阅读推广活动,经过多年坚持,其活动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的第五届晒书活动现场,汇聚了70多个展位,涵盖了企事业单位、院校社团、书商、社区、分馆以及个人等各类群体,数千本珍藏书籍的展示、交换、售卖。独墅湖图书馆的“晒书会”活动,以其独特的创意、长期的坚持,形成了品牌,扩大了影响。活动多次获得苏州阅读节优秀活动奖。2010年11月,中央电视台CCTV-10《子午书简》栏目第306期,以“书香城市”“苏州人别开生面的晒书会”为题,专题播出晒书会场面,还对图书馆四位中外读者进行了专题采访,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子清.市场营销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家图书馆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EB/OL]. http://www.lsc.org.cn/CN/News/2010-12/EnableSite_ReadNews103050911292860800.html.[2013-4-28]. [3]周本存.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新华网.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有关问题答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16/content_7259648.htm.[2013-6-10]. [5]张梅丽.邮政市场营销案例——节日营销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胡北.国家图书馆春节活动丰富多彩[N].图书馆报,2013-2-8(A03). [7]翟晓静,叶德柳,唐文才.从用户的角度看高校图书馆营销——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67-71. [8]舒晋瑜.国土举办4.23世界读书日优秀图书推介活动[N].中华读书报.,2013-4-24(1). [9]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读者服务部. 独墅湖图书馆晒书会荣获“2012第七届苏州阅读节优秀活动奖”. http://www.sdll.cn/html/news/xwzx/20121105/69297.html2012-11-5. (编校:严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