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图书馆界对慕课的研究进展及可视化分析
范文

    陈晋

    摘 要 近年来国内教育领域关于慕课的研究呈增长趋势,论文对近年来有关图书馆与慕课的研究文章进行归纳梳理,分析慕课在图情领域的影响与发展,以期引起人们对飞速发展的慕课的关注,更好地促进慕课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慕课 可视化分析

    分类号 G255.7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5.0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in domestic education field shows the growth tren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ibrary and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draw more attention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OC, and bett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OC localization.

    Keywords Library. MOOC. Visualized analysis.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慕课(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 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体制、授课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依托网络平台在线授课,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深受广大用户的歡迎,被广泛视为传统高等教育课程的补充。

    1 研究样本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采集数据源,以“MOOCs”“MOOC”“慕课”“开放在线课程”“图书馆”“信息”“文献”“参考咨询”等为关键词进行匹配检索,对近年来有关图书馆与慕课的研究文章从定量和定性角度分别进行归纳梳理,利用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关键文献进行人工阅读、分析和总结慕课在图情领域的影响与发展,以期引起人们对大环境下飞速发展的远程教育模式慕课的关注。

    1.1 研究成果产出的量化分析

    1.1.1 研究论文的数量分布

    近年来国内教育领域关于慕课的研究呈增长趋势,同样在图情领域这一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也得到不少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从近三年间相关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可略见一斑。依据中国知网上统计数据,筛选有关慕课高频的关键词得出近三年图书馆界发表的相关文献总共683篇,其中2014年100篇,2015年268篇,2016年311篇。研究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详见图1。

    国内教育界对慕课的研究开始于2012年,而真正引起图情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是在2014年,该年度最早的研究论文是发表在《国家图书馆学刊》上叶艳鸣的“慕课,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1]以及发文在《大学图书馆学报》上傅天珍的“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2],这是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专门开始研究MOOC 与图书馆相结合的文章,揭开了图书情报界对MOOC 的探索和研究的序幕。如果说2014年图情界研究主要侧重在对慕课这新兴事物的介绍以及分析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那么在2015年、2016年研究者就开始着眼于MOOC环境下图书馆角色定位与资源配置,以及图书馆在学科建设、咨询服务上应对慕课所采取的自我创新方法,成果研究由宏观理论逐渐向微观实践深入。

    1.1.2 研究论文的机构分布

    机构的发文量多少可以看出某一个地区机构对该项目的关注度。由于北京、上海、武汉的一些高校最先起步并在多个平台上推出慕课课程。因此在实践基础上他们率先总结出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详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武汉大学以发文量14篇高居榜首,这与他们积极参与慕课平台的实践密不可分。发文量在前五位的机构都有宣传或实践过慕课课程教学,如2015年国家图书馆借鉴了慕课的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理念开设了“国图公开课”,并开办了讲座《“慕课”与当代公民教育》;西安科技大学与其他院校合作共建了陕西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许昌学院曾专门举办慕课建设与翻转课堂专题讲座;石河子大学图书馆2014 年6 月开设学校首门全面以慕课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课程“文献检索”等[3],这些高校对慕课良好的实践也促成机构研究者在慕课理论成果上的丰硕。

    1.1.3 研究论文的作者分析

    如图3所示,近三年间对慕课研究发文量最多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如花教授,她是国内最早一批承担慕课教学的实践者之一,她于2014 年9月在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上线 “信息检索” 课程,至今已经第六次开课,她以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和生动的案例,讲授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常用搜索引擎与翻译工具的使用技巧、对提高学员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相关研究文章有《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4]《我国高校MOOC建设进展研究》[5]《信息检索MOOC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6]等等。

    1.1.4 论文成果的基金资助情况

    如图4所示,在图书馆有关慕课研究成果中,部分发表的论文是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有12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有2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据统计有近十分之一的图书馆关于慕课的研究论文是属于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在学术研究课题申报领域对这一新型教学改革模式的重视。

    1.1.5 相关研究的著作、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平台

    近年来国内出版社出版与慕课相关的中文图书有48 种,如《慕课革命 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 《慕课(MOOCs) 开源平台建设与应用》 《MOOC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 等,但专门研究图书馆与慕课的专著尚为空白,只是在个别专著中有提及,比如刁云梅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中有章节 “慕课对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启示和挑战”[7]等。

    以中国知网及相关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查检出近三年有关图书馆与慕课研究的中文学位论文有11篇,比如东北师范大学于茁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MOOC研究”中认为图书馆应将个性化服务与MOOC建设相结合[8];安徽大学李念的“高校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角色定位” 分析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自身角色及定位,可以担当着多种角色的转换,如慕课运动的倡导者、慕课资源的共享者、学习空间提供者、信息素养培训者、版权清理者、课程制作与评估者等等[9]。

    检索结果中与图书馆慕课相关的近三年中文会议论文有 16 篇,如在2016 年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孙骏武的《慕课时代大学图书馆的挑战、机遇与对策》、2016年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胡玉智等提交的《MOOCs(慕课) 时代大学图书馆发展的路径选择》、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5年研讨会上冀海燕的《公共图书馆参与MOOC教育资源模式的探究》,都从不同角度对图书馆参与慕课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此外,2013年7月在中文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国际研讨会上香港大学图书馆馆长苏德毅做了报告《MOOC与图书馆:准备就绪,迎接“巨变”》、 2013年10月在全国高校图书馆国外文献资源建设保障论坛上浙江大学图书馆郑江平馆长做了报告《MOOC:教材教参建设走向何处?》[10],这些相关的会议及论文都体现了图情研究领域对慕课的关注。

    另外,在网络上也涌现了一些优质的图书馆慕课平台,它們对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促进图书馆与慕课的实践研究也起了辅助的作用。比如CALIS启动的MOOC资源库项目“图书馆(学) 在线课程联盟”,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爱课程”网联合发起,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以建设与图书馆业务相关的在线开放课程为主要目标的协作平台。该平台的出现提升了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影响力。

    2 研究现状的热点分析

    2.1 慕课的内涵及图书馆参与的必要性研究

    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公开平等的开放与共享是慕课致力发展的目标,作为身负教育职责的图书馆有责任积极参与并推进MOOC的发展。因此,在慕课与图书馆研究的初期,相当多论文是在铺陈有关慕课兴起的背景、国外发展进程、概念特点等方面,多数文献大量篇幅介绍MOOC 的特征表述上,认为图书馆应该成为慕课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供MOOC所需的资源与服务已成为理论研究的共识。此外,在对国外图书馆实践MOOC活动介绍中,很多论文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关注如何将图书馆的资源和研究技能应用于MOOC,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MOOC 的理念[11]。作者刘恩涛等认为,MOOC 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包括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嵌入式读者服务、教学参考系统、移动图书馆以及信息检索课的教学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12]。

    2.2 慕课对图书馆员角色职能转换的探讨

    MOOC 的兴起给高校图书馆员赋予了新的角色和职能,杨文建总结了MOOC 环境下图书馆员工角色的转换,他们可以是课程参考咨询员,也可以是资源推广人员,有的还要胜任教学培训人员、移动平台服务人员、版权顾问等等角色[13];秦鸿在《MOOCs 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 中则明确指出“图书馆在MOOCs浪潮中扮演的五种主要角色: 版权顾问、信息素养培训师、多媒体制作指导师、学习场所提供者和课程内容提供者等[14],图书馆员以辅助教学工作者的身份参与MOOC教学团队,可以负责在课堂讨论和课后答疑环节为学习者提供关于信息素养问题的参考咨询服务,这些都促使图书馆员在实践中适应角色的转变,同时提高专业技能以胜任所承担的角色。此外,罗博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述》 中也对图书馆员的角色职能转换做了详尽的分析。

    2.3 慕课对图书馆服务方式改变的阐述

    MOOC 与图书馆的紧密联系不仅体现在参与MOOC的开发、制作等的流程服务中,同时还表现在扩展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如何建设以MOOC 为主要内容的信息资源库,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 风暴”冲击所必须直面的问题,作者左效春认为MOOC 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框架分为3 个层次,即基础服务层、核心服务层、后续服务层。其中基础服务层是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搜集整理而获得;核心服务层则包含了对MOOC 用户和制作方的主动式信息服务和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后续服务层是针对MOOC 用户在课程学习中及课后效果反馈的服务[15]。

    相关研究文献中普遍采取从总体角度提出图书馆服务慕课的策略方式,也有部分文献选取某一特定层面,进行深度挖掘。例如慕课对学科服务或参考咨询方面的影响,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服务方式分别为课程支持、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导航、版权服务4 个方面。通过对这4 种服务方式的具体内容、服务对象、实践现状等情况的解读,进一步从微观角度阐明图书馆参与慕课的各项服务方式。相关研究文章还有:艾兵的《高校图书馆“3+2+1”慕课化信息服务模式探索》[16]、万文娟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图书馆MOOC服务合作研究》[17]等。

    归纳研究得出对图书馆参与慕课教学过程的具体服务方式大约有如下几种,具体见表1。

    2.4 图书馆推进MOOC建设的案例与举措

    目前,慕课实践的案例分析主要包括国外的慕课教学和本土化的慕课实践。在图书馆参与慕课建设的举措方面,作者韩炜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当以信息素养教育为切入点来提供MOOC教学的辅助服务,例如支持MOOC教学而提供的课程资源导航或教学参考系统;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主动学科服务;利用软件分析工具挖掘MOOC平台中的师生交流的互动日志;通过关注版权和内容许可协议,推动慕课教学中的资源利用和开放获取[18]。当然高校图书馆最好介入慕课运动方式,是图情工作者亲自授课或以团队方式直接融入MOOC的教学过程。而这一方面已经也有了良好的案例实践,比如武汉大学马费成和黄如花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分别开设的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和“信息检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昭峰在国内慕课平台上主讲“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清华大学图书馆林佳等在“学堂在线”上开设“信息素养—学术研究必修课”课程等等。

    2.5 图书馆涉及慕课版权服务方面的研究

    近几年,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慕课实践过程中涉及的版权问题,MOOC 牵涉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版权领域,而提供有效的版权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的重要方式之一。有观点认为,参与MOOC 的教学机构应与图书馆员密切合作,让图书馆员为其著作权方面提供各类的咨询服务,目前学术界默认与图书馆版权服务有关的主要是来自课程内容资料的版权,因此图书馆可以提供版权资料的咨询和审核服务,引导授课者合理使用版权资源,判断课程援引版权资料的合理性,课外参考资料的版权归属及状态界定;图书馆还可以代表授课方获得版权方授权或许可谈判等方面[19]。

    图书馆参与慕课版权服务的切入点包括:开展以版权保护为主题的法律知识培训;建立版权服务组织,培养高素质的版权管理团队;以个体或团体方式嵌入慕课教学活动;了解和掌握慕课的版权特征与保护协议;同版权中介管理组织建立业务联系;合理开展版权清理与授权;整合并揭示版权的替代资源;对师生开展版权教育与行为指导等[20]。相关论文有:叶兰的《图书馆视角下的MOOCs版权问题研究》、彭冀晔的《大学图书馆MOOC版权清理问题探析》 等。

    3 结论与展望

    MOOC 是一种迎合时代需求而出现的新型开放课程,它的变革性特征和分享的优势为图书馆界研究者所认同,研究者在论文中不无提到慕课带来的图书馆传统服务理念的更新,因此图书馆界有必要主动适应MOOC 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当前慕课研究的火热与我国图书馆服务现状尚存在结合不紧密的现实,很多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泛泛而谈,以图书馆参与具体课程设计为研究对象的案例明显研究不足,很多研究主题和视角的相似度偏高,重复论述现象严重等。

    “慕课”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对研究者和教学者的能力要求较高,研究中需要综合教育学、技术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目前关于“慕课”教学研究成果多从单一学科视角展开研究,多学科背景下的综合研究成果较少,这就需要研究者加强网络技术的学习,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对慕课的实际研究和教学。

    慕课的结课率很低,替考作弊的问题也普遍存在,而图书馆理论界对慕课教学评价方式上研究还较少,如何针对慕课这类微课程小测验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实证研究丰富慕课基础理论,以推进基于本土化的实践,助力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多维化的创新,是未来图书馆界理论研究的关键。

    当各类研究愈来愈趋向实证调研时,图书馆界的研究者也要积极拓宽服务研究的视野,通过自行开发MOOC课程,主动嵌入MOOC课程、参与MOOC 发展,利用当前在线教育发展的机遇,促进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未来中国“慕课”的发展,应当是从实践当中总结理论并加以创新,作为图情界研究者理应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叶艳鸣.慕课,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1):3-9.

    傅天珍.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20-24.

    唐淑香,付晓梅.高校图书馆参与“慕课”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1):68-71.

    黄如花,李白杨.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15(7):14-25.

    黄如花,王春迎.我国高校MOOC建设进展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3):41-47.

    黄如花,钟雨祺.信息检索MOOC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3-7.

    刁云梅,陈茜.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360.

    于茁.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MOOC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李念.高校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角色定位[D].合肥:安徽大学,2015.

    吕晓丽.国内图书馆界关于MOOC的研究综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3)124-127.

    罗博.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J].图书情报工作,2014(3):130-136.

    刘恩涛,李国俊,邱小花,等.MOOCs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2):67-71.

    杨文建. MOOC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拓展[J].新世纪图书馆,2015(4):44-47.

    秦鸿.MOOCs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19-26.

    左效春.MO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6(6):66-68.

    艾兵.高校图书馆“3+2+1”慕课化信息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6(3):25-30.

    万文娟.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图书馆MOOC服务合作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11):45-50.

    韩炜.面向MOOC的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J].图书馆学刊,2014(9):112-114.

    孙晓红.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版权服务的路径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15-18.

    秦珂.慕課、版权和图书馆[J].图书馆,2015(4):11-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