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路基边坡加固中抗滑桩技术的应用
范文 刘雨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在公路工程边坡治理中,只有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工程的质量,这也是施工的重点内容。将抗滑桩技术应用到路基边坡治理中,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工期,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对公路路基边坡加固中抗滑桩的概况、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抗滑桩;公路工程;边坡加固
1 抗滑桩的概况
抗滑桩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但对正在活动的滑坡打桩阻滑需要慎重,以免因震动而引起滑动。使用抗滑桩,土方量小,施工需有配套机械设备,工期短,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抗滑措施。根据滑坡体厚度、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和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桩或钢筋(钢轨)混凝土桩等。
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根据滑体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桩。抗滑桩埋入地层以下深度,按一般经验,软质岩层中锚固深度为设计桩长的三分之一;硬质岩中为设计桩长的四分之一;土质滑床中为设计桩长的二分之一。当土层沿基岩面滑动时,锚固深度也有采用桩径的2~5倍。抗滑桩的布置形式有相互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桩排,下部间隔、顶部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锚固桩等。桩柱间距一般取桩径的3~5倍,以保证滑动土体不在桩间滑出为原则。
2 路基边坡加固中抗滑桩的施工工艺
1、孔桩开挖
平整桩位场地后,需将截水沟设置到边坡坡顶位置,选取防水布进行边坡坡面覆盖,避免雨水冲刷,再次出现坍塌问题。随后放样定位,做好护桩施工。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浇筑时,与地面高度相比,护壁顶需多出30cm。严格遵循设计图进行钢筋混凝土护筒施工,4m为其埋设深度,同时护筒中心竖直线重合桩中心,50mm以内为平面允许误差值,0.5%为孔桩最大倾斜度,但必须控制在20cm以内。0.5到1m之间为各节护筒长度,施工过程中,可按照施工现场具体状况进行长度适当调节,但必须控制在1m以下,振捣压实护壁混凝土后,应避免露骨、漏浆等问题出现。
开挖抗滑桩时,可选取分节挖土法开挖桩孔。由上至下一层一层进行挖孔施工,要求向提升吊桶内装土,随后提升提升架,将挖孔内的土及时向指定位置堆放。通常情况下,要求在0.6到1m之间控制单节开挖深度,按照具体情况在开挖施工中进行调节,通常控制在1m以下。挖土施工中,需按照从中间—周围的顺序进行施工,一节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当遇到松软围岩时,可减短分节长度,通常不会选取土石层改变位置或滑床面作为分节位置。
2、挡土板土石方开挖
完成浇筑孔桩混凝土作业后,需及时开挖挡土板土方,如土方产生松动问题,需设置支撑体系,主要选取支撑材料为型钢、竹翘板等,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支撑系统疏密程度的合理控制。完成挡土板浇筑作业后,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一级一级地开挖土方,并按照土质实际情况确定挖掘高度,如土质情况较差,则必须进行支撑作业。边坡支护挖除的土,可用作挡土板回填或填筑路基。
3、钢筋施工
孔外集中加工制作钢筋笼,按照孔深、垂直运输能力进行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要求分段制作,且错开设置竖向钢筋接头,截面相同的情况下,与钢筋总截面面积相比,受拉区接头截面积必须控制在一半以下。钢筋加工制作完成后,通过吊车向孔内放入,土石分界、滑动面位置不得设置搭接位置。选取机械联结的方式用于竖向钢筋接头,如需分节吊装则可选取帮条焊的方式。同时电弧焊点焊用于定位环、加强箍等,绑扎连接交叉钢筋。
选取声测管检测抗滑桩桩基,钢管内径为50mm以上,壁厚为2.5mm左右。避免破损问题出现在声测管内,密封下端和接头位置,选取钢板焊接声测管底口位置,在检测管顶前做好加盖作业,防止进入异物,对通道造成堵塞,与抗滑桩相比,管顶应多出30cm。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可选取将钢筋植入抗滑桩内进行桩间板钢筋连接,确保植筋质量符合施工规定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一般需错开搭接钢筋,搭接不得在相同断面进行。选取切断机将钢筋切断,按照设计图进行钢筋下料长度分段设置,钢筋按规范安装设置,为确保钢筋具有良好稳定性,需将直径12mm的撑角箍设置到钢筋网内侧1x1m范围内,但需进行混凝土垫块设置,满足保护层厚度需求。
4、护壁模板施工
选取定型组合式进行护壁模板拼装、制作,并将脱模剂涂刷到模面上。为安装、拆卸模板提供便利,需选取圆弧倒角的方式用于钢模边肋,选取U型卡进行2块模板边肋位置连接。为确保模板刚度,必须利用角钢加固口壁、内侧,且选取木枋支撑其内侧,避免护壁混凝土浇筑时,防止模板變形情况出现。上口小、下口大为模板类型,八字阶梯为各节护壁接头形状。选取井内吊线定位安装所有模板,完成安装模板后及时进行复测施工。
模板施工需与安装工程相配合,对各个孔洞、套管及预埋件进行确定,且在主筋、箍筋上通过电焊进行预埋铁件、插筋固定,安装紧固。
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模板安装,各块模板应准确设置,避免拼接缝隙不紧密。安装前,还需对标高轴线进行详细检查,将模板内侧位置弹出于底板上,如出现凹陷、凸显位置,需选取水泥砂浆进行平整施工。完成挡土板墙模板安装作业后,需及时进行墙头板挂直作业,固定斜搭头,相隔2到3根轴线进行模板校对固定,并对中间模板校正。相隔60到80cm在模板上设一道箍,小于2m部分,则相隔60cm进行一道箍设置,要求准确制作模板,确保其尺寸正确。
5、混凝土浇筑
将钢筋设置到滑动面位置护壁上,根据设计规定在护壁、孔口位置混凝土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护壁浇筑前,需将岩壁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对模板位置进行校对。因模板上圈浇注口存有空隙(70mm),进料难度较大,基于此,需按照模板具体尺寸,在施工中进行专用进料模具的设置,为施工提供便利。施工中在护壁钢模板上设置模具,通过U型卡进行边缘连接孔眼固定。混凝土下料时,顺着模具慢慢向护壁内进入,这样不仅便于施工,并能加快施工进度,进而降低浇筑混凝土的难度。根据设计规定进行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设置,为保证振捣混凝土效果良好,要求细石混凝土具有较大坍落度。通过机械进行混凝土拌制,吊桶将混凝土向孔底运送,人工浇筑施工。除此之外,为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规定,振捣时可采取小型振动棒施工,防止蜂窝、麻面情况出现。灌注后一天内必须将护壁混凝土模板支架去除,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终凝前进行开挖施工。C25为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固定料斗支架设置到井口位置,通过串筒向井内注入。为防止离析问题出现在混凝土骨料内,与浇筑混凝土面相比,串筒与其之间的距离需控制在2m以下。浇筑混凝土时,需做好留置试块作业,混凝土试件到期后即可进行检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边坡的有效治理是确保公路建设及运行正常的重要因素。在边坡加固中抗滑桩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措施。因桩体系和滑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应加大施工技术研究力度,才能为施工质量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夏飞.关于公路滑坡处治中有效运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的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
[2]陈锦辉.浅谈公路滑坡中抗滑桩加固施工特点[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52-53.
[3]王亚南.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技术在公路滑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