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范文 郭文祥+刘培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事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同时也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我国建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建材是否达标、施工的技术水平是否到位、工程设计是否合理等等。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其最主要的难点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只有掌握了其核心技术,才能顺利的开展房屋建筑工作。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施工特点、施工要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1 钢筋混凝土施工特点
1、复杂性。在建筑工程当中利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需要对其中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控制。
2、易损性。易损性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相应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对各种施工原材料进行把握,并且对施工现象的环境温度进行控制。
3、异变性。所谓的异变性指的是施工当中由于荷载过大,而使建筑整体结构产生一定的弯曲和变形。在施工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当中,由于作业面的不同,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选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相应的混凝土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也会随着施工工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4、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碳化主要指的是由于施工现象环境的影响,潮湿空气二氧化碳侵入到混凝土内,氢氧化钙物质起化学反应后,会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一过程被称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碳化不仅会引起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缝,还会导致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 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1、模板工程
(1)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已绑扎好的钢筋很容易损伤模板面,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在靠近模板部位进行钢筋、钢管电焊作业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而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模板面,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2、钢筋工程
(1)基本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由钢筋加工场制作,则应重点控制好配料单的编写及半成品到现场后的检验环节。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接头位置及要求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
(3)施工缝处钢筋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一般不留施工缝,如遇天气、施工组织、水电供应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设施工插筋以增加施工缝处的抗剪能力,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板插筋采用Φ12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筋用Φ20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3、混凝土工程
泵送混凝土的垂直輸送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不能直接放在楼面钢筋网上。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作水平布料。
每层结构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2米,否则应用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柱浇筑高度大于3.0m的,在1.8~2.0m高处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柱模内,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厚分层浇筑。高度较大的梁也要分层浇筑。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振动棒快插慢拔,插点布置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应遗漏,移动间距一般不30-40㎜。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和埋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泵送混凝土应根据浇筑速度配备足够的振捣机械和人员,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20cm厚以上),以免吸入空气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每2h换一次水洗槽,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
4、施工后的质量验收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根据设计文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进行检查、记录。必须做好:外观检查项目: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外形、外表等。
尺寸偏差项目: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预埋件及预埋孔洞的位置和尺寸、电梯井井筒长及宽对定位中心线和井筒全高垂直度等。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一般缺陷,及时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处理并报监理重新组织检查验收;对混凝土的严重质量缺陷,要及时提出整改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研究同意按处理方案整改后,并报监理重新组织检查验收;对超出允许偏差尺寸且影响结构性能及安装、使用性能的部位,要提出整改处理方案。整改后,报监理重新组织检查验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美.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铝合金模板的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5,30(7):9~12.
[2]高万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5,7(8):111~112.
[3]景莉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田.江西建材,2014.
[4]俞俊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如何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3):70~7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