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岷县无主金矿矿区污染治理
范文

    李思靓

    摘 要:岷县处于岷礼大型金矿末梢地带,由于上世纪90年代当地居民和私人老板的私自偷采,造成了一些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随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对矿山治理、尾矿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产的矿产开采企业能够做到风险管控到位,但是历史遗留的无主金矿矿区环境污染问题始终存在,且污染程度不一、面积大、影响深,尽快实施岷县无主金矿矿区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排除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粮食安全隐患刻不容缓。

    关键词:无主金矿矿区;环境污染;治理建议

    岷县隶属甘肃定西市,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处于岷礼大型金矿末梢地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锑、铅锌、花岗岩、石英、石灰岩、石油等金属、非金属矿产25种。

    1 岷县矿区概况

    1)基本情况。岷县有南北两条金矿带,南是鹿儿坝至崖湾金矿带,北是岷礼金矿带,涉及麻子川、寺沟、秦许、十里、西寨、马坞、锁龙、闾井、禾驮、申都、茶埠等 11 个乡镇,面积约 1000 多平方公里,形成了马坞、锁龙、禾驮、多纳和鹿儿坝五大矿区。可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金、铅锌、花岗岩板材、石灰岩、砖瓦黏土等。全县勘查探明部分资源储量的矿种有金、铅锌、花岗岩、石灰岩等,其中鹿儿坝金矿已探明资源储量20吨,禾驮镇的寨上矿点已探明金储量108吨,价值260亿元以上。上世纪90年代当地居民和私人老板在没有办理任何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对矿区进行私自偷采,落后的采矿选矿技术、淡薄的环保意识和混乱的开采对矿区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土壤、水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概况。2001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矿山摸底调查,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专项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部分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治理恢复,但粗放的开发方式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却未能消除。

    3)土壤污染治理概况。“土十条”颁布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安排了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以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重点实施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及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岷县沟麻背无主金矿矿区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岷县曙光村无主金矿矿区土壤污染治理项目被列为国家试点项目分别于2017年、2018年启动实施。项目通过对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而降低了重金属物质随雨水进入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体的可能,改善了项目区域环境质量,但岷县矿区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涉镉等重金属污染还大面积存在,为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 矿区环境污染主要来源

    1)大气污染。矿山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如使用炸药后产生的气体、柴油作为设备的动力产生的尾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有毒物质都是矿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此外,尾矿堆积产生的扬尘对矿区及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大风天气还易形成沙尘暴。废气和粉尘对农业生态环境首先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还会引起土壤板结。

    2)废水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有污染成分的废水污染周边环境,成分包括有机污染物、氰化物、重金属离子、氟化物及可溶性盐类等。矿山开采中最大的污染源属矿床中的黄铁矿等硫化物,在地表层这些硫化物将迅速氧化,形成酸性废水。另外,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水体中可以通过悬浮物的沉淀、吸附或离子交换作用形成次生矿物,进而污染地表及地下水体、地表土壤,使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3)固废污染。矿山固体废弃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堆放于露天场所极易氧化分解,使得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和土壤,甚至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尾矿库对矿山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用尾矿作为建筑材料堆筑成坝,形成人工“尾矿湖”,其容量随坝体增高而逐渐增大,坝体一旦溃决,库内的尾矿砂、泥浆、水以及污染物以泥石流的形式涌出,对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 无主矿区治理重点及难点

    1)治理重点。无主矿区多在历史上被当地居民和私人老板为谋取私利,不顾环境成本而肆意开采过。最粗放的采矿选矿技术,加上他们淡薄的环保意识,使得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排入矿区及周边环境中。防治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进入农用地是无主矿区治理的重中之重。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降低粮食镉等重金属超标风险,确保无主矿区周边农田粮食安全生产是当务之急。

    2)治理难点。一是治理存量大,任务重,岷县矿山较为集中,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马坞、锁龙、禾驮等矿区砷污染面积大,污染程度不一,无主金矿矿区污染治理存量大,任务重。随着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的全面完成,岷县辖区内矿区污染状况也会进一步清晰,治理任务将进一步明确。二是总体治理进度缓慢,自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以来,虽然实施了一些重大治理项目,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过多,已开展的工作显得杯水车薪,治理进程较为缓慢。三是治理资金不足,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工程量大、资金量大,岷县无主金矿矿区污染治理责任主体为岷县人民政府,由于当地财力有限,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专项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治理资金明显不足。

    4 治理建议

    1)提高站位,加强矿区企业监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做好矿区污染治理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开展矿区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应积极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出台加强矿区企业监管工作方案,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及各部门责任分工,要求矿区在产企业不断改进采矿选矿技术和工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置固体废物,确保从源头防止重金属等污染的产生和扩散。

    2)强抓治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岷县无主金矿矿区的土壤污染问题是全市土壤污染治理的重点,市县两级应强化无主金矿矿区土壤污染治理项目申报前期准备,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确保纳入储备库的项目获得更多中央及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积极探索矿山治理资金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誰受益”的理念,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土地权益、行政激励、治理收益分配等各方面政策,扩宽资金来源渠道,缓解当地财政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

    3)总结经验,推进宜地项目实施。通过总结岷县无主金矿矿区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及国内类似项目的实施经验,根据《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指南》相关指导,探索运用挖掘-填埋、固定/稳定化、淋洗、洗脱、化学氧化/还原、植物修复等混合技术并偏重于运用风险管控技术而制定出一套符合岷县气候、地理、水文、经济等条件,同时,资金投入合理,项目效益明显的技术模板用于类似矿区推广实施。

    5 小结

    岷县无主金矿矿区环境污染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岷县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应加大治理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多措并举推进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尽快切断矿区及周边环境涉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确保当地居民能够吃得放心、住的安心。

    参考文献

    [1]张杰,杨丽君,朱慧超,仲腾霄.烟台市历史遗留矿山现状及治理对策建议[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12):28-33.

    [2]陈奇.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