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西南偏远地区乡村小学学生的养成教育
范文

    吴玲玲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不是口头说一说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当前城市学生的养成教育相对来说比较成功,少数民族在缺少教师资源、人文环境、教育环境的情况下,养成教育成为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对贵州省剑河县五河民族小学支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分析了养成教育对偏远地区小学生的重要性,当地小学生养成现状、养成原因以及养成策略。

    关键词:西南偏远地区;乡村小学生;养成教育

    小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立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要的是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西南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大作用,身为支教老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的基础。

    1 提高西南偏远地区乡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高超的专业知识水平,更为看重的是个人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提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更需要提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需求,而且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若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能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他将来的眼界和未来发展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1]。西南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生教育环境处于劣势地位,身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对偏远地区农村小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为他们未来的成才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西南偏远地区乡村小学生养成现状

    2.1 卫生现状

    2.1.1 个人卫生

    低年级的农村小学生一般自制力较差,最为明显的就是个人卫生习惯差,例如,长时间不换洗衣物;对于较脏的环境没有明确的认知,随便用手摸,并且没有洗手习惯;指甲较长并且污垢较多;农村小学生经常会到校外卫生较差的流动商贩处购买零食;经常会出现不洗脸,不刷牙的状况等等。

    2.1.2 公共卫生

    偏远地区农村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例如,吃完的零食袋或果皮,会直接随手扔掉,没有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形成非常不利于偏远地区农村小学生提高卫生意识。

    2.2 学习习惯现状

    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会经常有上课不专心听讲,抄袭作业甚至不写作业,书面潦草等各种问题。若存在这种现象的农村小学生只是一个两个,还能及时纠正,更改过来。但若是一小部分,会形成较差的学习风气,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生都产生学习无所谓的消极思想,造成教育质量直线下降。

    3 偏远地区小学生不良习惯形成原因

    3.1 家庭原因

    造成上述不良习惯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原因。家庭身为一个孩子,最先接触到的地方,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产生以及未来发展都会具有重大影响。偏远地区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再者,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邻县的一个状况就是家长外出打工,造成了很多留守儿童。许多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老年人一般思想较为陈旧,平时不注意的一些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到学生,让学生进行模仿。

    3.2 学校原因

    学校也是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成绩,从而忽视学生行为习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阶段没有对其进行更正,从而影响未来发展。

    3.3 环境原因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陋习,在诸多陋习存在的环境下进行成长,非常不利于学生养成教育。

    4 西南偏远地区小学生养成策略

    4.1 加强对小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

    要想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卫生意识。提高小学生对卫生的理解,了解到不良的卫生习惯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会对人未来的发展产生怎样的优势,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增强卫生意识的动力。教师可以在学生休息时间,举例向学生分析不良卫生习惯的害处,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小学生的尊严。针对小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竞争奖励机制,将学生进行分组,定期对学生卫生行为进行评价,并对优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

    4.2 创新养成方法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可以从行为中进行引导,还可以在語言、思维上进行引导。例如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对课堂中不认真的学生进行批评,教师可以采取较为迂回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2]。教师可以在下课,前5分钟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回顾,并挑选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回答成功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奖励,有了奖励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当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对应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4.3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在日常中,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行为,这种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教师必须做好榜样作用,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从而带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4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做,还要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通过理论教育是无法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应用在自身,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发挥学生在养成教育上的主动作用。教师在养成教育中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具体的内容应该靠学生自己。

    4.5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才是一个学生的根本。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如果是留守家庭,教师除了要与学生当前的抚养人做好沟通,还要对学生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沟通,提高他们对小学生的重视程度,让小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4.6 合理利用品德课

    除了注重对文化课的教育,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生,还应当设立品德课。通过品德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保证学生原则上不出岔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意识到养成教育对偏远地区农村小学生的重要性。在学生养成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针对西南地区偏远农村小学生,教师更应当抱着负责任的教育态度,将学生培养成品德兼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穆升旺.乡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9):39.

    [2]张成韩.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数码设计(上),2019,(8):27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