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博物馆盲人服务刍议
范文

    李珮

    摘 要:盲人是博物馆服务对象中不可忽略的群体。盲人群体渴望进入博物馆体验,而目前则缺乏专门为盲人群体定制的服务。从世界各国专门为盲人开办的博物馆汲取经验,并以首都博物馆作为参照对象,我们可以看到,增设专门服务盲人的无障碍设施,并增加专门针对盲人的服务,是我们当前优化博物馆无障碍设施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博物馆;盲人;服务

    2019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标志着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式全面启动实施。作为面向大众开放的文化休闲场所的博物馆,无疑也是这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方案》中就指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定《行动方案》的目的就是“为建设高水平无障碍环境,更好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士、儿童乃至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城市文明发展成果”。作为一名博物馆的工作者,笔者经常思考,我们的无障碍设施已经准备好了吗?

    以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2015年11月28日,笔者有幸与同事一起参与了中青旅与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再度联手启动《“听”历史:陪着盲人走进首都博物馆》盲人之旅活动。15位盲人朋友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走进首都博物馆,笔者和同事分两组带领视觉障碍朋友们参观展览。在参观当天,整个活动还算顺利完成。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真正为盲人朋友参观博物馆所做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如果没有志愿者陪同,这些盲人的朋友几乎不可能独立完成参观。

    笔者发现,在博物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大多数无障碍设施都是为了满足肢体残疾朋友独自参观博物馆的需求而设计的,真正为盲人观众准备的设施和服务却很少。如果有盲人朋友预约参观博物馆,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往往呈现捉襟见肘之态。因此,就博物馆如何为盲人观众提供服务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1 首都博物馆无障碍设施现状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参观和学习,博物馆的无障碍设施在博物馆建设设计中也被列入重要环节。优秀的无障碍设计和服务,能够让残障人士与正常人享有平等的参观地位,对那些残障朋友给予特殊的关怀照顾,使残障朋友不会再为出行困难而烦恼,可以自由地在博物馆里参观学习。

    笔者以首都博物馆为例,以一名普通观众的身份,进入首都博物馆开放区域,列出自己能体验到的博物馆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梳理出首都博物馆無障碍设施和服务的现状。其中,笔者重点关注为视力残疾参观者准备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

    1.1 现有无障碍硬件设备

    笔者以一名普通参观观众的身份,从首都博物馆北门停车场下车开始,到整个参观结束回到停车场为止,列出自己能体验到的博物馆无障碍设施:

    1)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在首都博物馆北侧停车场,我们会看到有醒目的图标,标识提示这个车位是用于残障朋友停车使用的残疾人专用停车位,非残障朋友请勿占用。

    2)无障碍坡道。北门和东门出入口有无障碍坡道,进入博物馆前,无论是团体参观还是个人预约观众,只要从东门或者北门进入博物馆,都会看到台阶旁边设计有长长的坡道,方便残障朋友进出博物馆使用。

    3)参观导览图。在首都博物馆大厅的东西两侧可以清晰看到高大的参观导览图,其中标注了无障碍设施位置(其中包括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区域,文字标识选用大号字,方便观众查阅。同时,在每个楼层电梯口、展厅出入口也同样可以看到导览图,充分体现了细微之处设计的完善。

    4)无障碍电梯。通过乘坐无障碍电梯残障朋友可以到达每层展厅参观,在电梯门口你会发现上下楼层按钮单独设计在很低的位置,是为了方便坐轮椅的观众使用。

    5)无障碍卫生间。在首都博物馆每层展厅外,都可以看到卫生间的指示牌,分有男卫生间、女卫生间、中间还有一个卫生间是为残障朋友准备的,卫生间内很宽敞,有无障碍坐便器,无障碍洗手池。

    6)其他设施。在北门入口处有一个寄存处,在那里可以租用轮椅和婴儿车,给带领老人和儿童参观的家庭提供了很大方便。

    1.2 现有无障碍服务

    博物馆除了配置无障碍设施,还应该向残障人士提供相应的无障碍服务。笔者目前了解到首都博物馆能提供的无障碍服务有:

    1)语音导览器。在首都博物馆一层咨询台可以租到语音导览器,并且在馆内多处都设有语音导览器自助借还机,观众能够利用语音导览器解决一部分阅读困难的问题。

    2)手语服务。咨询台工作人员可以完成简单的手语对话,可以帮助聋哑人进行基本的沟通。

    3)特定时刻的助力服务。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首都博物馆的服务人员可以帮助一些残疾人观众推轮椅参观,或为观众提供一些紧急医疗救护服务,但是限于人手,目前这种服务无法作为常态提供。

    2 世界盲人博物馆概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思考首都博物馆如何为盲人开展服务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别的国家专门为盲人设计的博物馆,它们是如何为盲人开展服务的。目前笔者了解到,世界上专门为盲人设计的博物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门为盲人参观而开设的博物馆,另一类是为了让正常人体验盲人生活而设计的博物馆。笔者列举几家,介绍如下:

    2.1 专门为盲人参观而开设的博物馆

    1)位于希腊雅典的触觉博物馆。据《国际在线》报道①,位于希腊雅典的触觉博物馆最早从1984年开始对外开放,于2004年重新开放。博物馆里展示有80件古希腊杰作的石膏复制品,这些展品无论是质地,还是尺寸,都和原件如出一辙,展品旁边还有希腊译本的盲文简介,盲人可以在里面通过触摸感知艺术大师的作品。

    2)巴西塔夸拉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的塔夸拉市,1980年对外开放,向所有的观众提供服务,但是主要服务对象是盲人。为了方便盲人参观,整个博物馆没有阶梯,椅子都带有滑轮,可自由转动。进入博物馆后,工作人员就把一个托盘放到盲人手中,托盘内有各种用盲文打印好的标签以及展品说明书,盲人观众可以把展品从展台上取下来,用手触摸,便可以了解展品的情况②。

    3)意大利荷马博物馆。荷马博物馆因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而得名,荷马相传是位盲人,所以我们从这座博物馆的名称得知,这座博物馆就是为盲人服务的。荷马博物馆位于意大利城市安科纳,馆内展出的雕塑都是特别为盲人创作的,游客可以亲手触摸这些艺术品,其宗旨就是“触摸艺术”(Touching Art)③。

    2.2 为了让正常人体验盲人生活而设计的博物馆

    虽然这类博物馆面向正常人观众开放,但是其展览设计是完全根据盲人需求而定制的,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1)克罗地亚盲人博物馆。2013年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开放的盲人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首家为正常人体验盲人生活设计的博物馆。游览该博物馆的正常人观众需要用黑布蒙上双眼,在引导员的带领下穿过各个展厅,而展厅中摆放着各种形状、材质、气味和温度的物品。通过引导员的介绍,观众能亲身体会盲人的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感受。

    根据《光明日报》的报道④,博物馆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曼迪奇女士讲,建立这个博物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正常人体会盲人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不同世界,以及盲人对于艺术和文化区别于正常人的不同理解。

    2)荷兰奈梅亨盲人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正常人也可以进入,参观流程很特别,可以选择蒙上眼睛由盲人带领在市中心走一圈,也可以在博物馆内特制的全黑房间体验盲人的世界。在体验盲人的活动中,有认识盲文、用盲文写明信片、蒙住双眼下棋等活动,再有就是在一个特殊的全黑房间里,由盲人带你进入,房间内会有音乐、气味和特殊的场景布置,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心去体验盲人的世界⑤。

    2.3 盲人博物馆的共同特点

    无论是专门为盲人参观而开设的博物馆,还是为了让正常人体验盲人生活而设计的博物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笔者总结如下:

    第一,展品必须是能触摸的,因为触觉是盲人认识客观世界最重要的感觉,触摸展品是盲人参观博物馆的必然要求。

    第二,多数博物馆配有盲文。根据博物馆的介绍,多数博物馆都配有盲文,供接受过盲文教育的游客使用。一些博物馆还主动开展教育活动,让正常人观众了解盲文。

    第三,展厅多配有无障碍设施和引导员,方便游客参观。即使是正常人观众,参观此类展览时,也需要借助无障碍设施和引导员的帮助。

    第四,展览是专门为盲人准备的。这类博物馆的展览的首要服务对象是盲人,所以展览内容必然围绕盲人如何认识世界来展开。

    总之,上述盲人博物馆的共同特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盲人服务,或者更好地为正常人观众认识了解盲人世界服务。基于这个思路,我们再来思考首都博物馆未来为盲人服务的方向。

    3 未来首都博物馆为盲人服务的方向

    首都博物馆未来为盲人服务的方向,要根据盲人游客的自身特点来思考。基于首都博物馆无障碍设施的现状,笔者认为,从现有无障碍设施看,基本上可以满足肢体残疾、听力残疾的观众来馆参观学习。而目前就服务盲人游客来说,在几个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首先,盲人来到博物馆参观,应该满足最基本的要求是行走的通道是否通畅,接触展品是否安全,休憩空间是否完好,卫生间是否容易寻找。盲人在展馆空间中行走,主要靠脚掌的感觉来确定凸起物的存在以及形状大小,因此通道的安全顺畅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发现,首都博物馆的大堂和展厅里都没有盲道的設定,这就使得盲人在大堂和展厅中无法自行辨明方向,需要有专门人员引领,这也是目前阻碍盲人在首都博物馆自由参观的一个瓶颈。

    其次,盲人从生理来说,在无法依靠视觉的情况下,只能依赖触觉、听觉、味觉、嗅觉、温度感知等方面来生活,这几个方面较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是十分敏感的。首都博物馆能向观众提供的“听觉”服务,一个是人工讲解,另一个是语音导览。首都博物馆的语音导览,尽管提供的是听觉服务,但是仍然需要视觉定位,需要手持语音导览器的人手动输入展厅里文物的编号或扫码,这对于盲人游客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事。

    第三,对于盲人来说,放于首位的知觉信息是触觉。盲人生活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依靠双手的触觉完成的。这就要求在展览中,必须有用手能触摸到的展品,为何世界上各个盲人博物馆都有可以触摸的展品的,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博物馆对于盲人来说只能提供听觉上的服务,无法触摸展品,盲人大可不必进入博物馆,在家里通过广播或网络就可以掌握这些信息。

    在笔者看来,基于上述不足,首都博物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自身的盲人服务。

    3.1 增设专门服务盲人的无障碍设施

    1)盲道。选取博物馆进出观众量较少的出入口,铺设盲道,有条件的可以在盲道旁边安装扶手,让盲人游客可以安全地、自主或半自主地在首都博物馆参观。

    2)大字号导览图和盲文导览图。来博物馆参观的盲人观众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半盲观众,一种是全盲观众。大字号导览图可以满足半盲观众的需求,盲文导览图则是为全盲观众准备的。要注意的是,导览图要放置在盲道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这样盲人观众进入博物馆不会四处碰壁,可以顺畅地参观。

    3)带语音播报功能的电梯。目前大型商场和写字楼的一些电梯里面装有语音播报系统,当电梯在某一楼层停靠时,电梯内就会播报,某某楼层到了,这样盲人观众就不会为下错楼层而担心了。虽然这只是一项小小的升级,对于盲人观众乘坐电梯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4)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盲人观众携带导盲犬入馆参观。目前一些有条件的盲人家庭都利用导盲犬作为自己出行的工具,如果首都博物馆能够允许导盲犬进入展厅,可以大大便利盲人观众的参观。

    3.2 增加专门针对盲人的服务

    1)增加有感应装置的语音导览设备。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感应式语音导览器,只要观众抵达某个展览区域,语音导览器就开始自动播放讲解词。感应式语音导览器可以解决盲人观众无法输入文物编号或扫码收听讲解词的问题。

    2)专门推出适合盲人参观的展览。盲人观众与其说是“参观”博物馆,不如说是“聆听”和“触摸”博物馆,因为对他们来说,博物馆是漆黑一片的,只能听到声音并触摸展品来获取信息。因此,准备一个专门为盲人量身打造的展览或参观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以观赏为主,而在这套方案中,强调的是利用声音和触摸展品来获取信息。当然,如果能有讲解员全程陪同参观,引导盲人游客触摸展品获取信息,帮他们解读所听到的声音就更好了。

    总之,根据盲人游客的自身特点来思考服务的方向,可以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精准地提供服务,满足盲人游客的需要。

    4 余論

    从笔者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就为盲人游客提供服务这方面来说,首都博物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文章最后,笔者就博物馆如何为盲人服务问题说几点自己的想法,作为本文主旨的延伸和余论。

    首先,博物馆人为盲人服务,不仅是讲授知识的问题,还有一层心理抚慰的含义。盲人是残疾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无法看到眼前的世界,致使一些盲人变得性格孤僻、暴躁,甚至丧失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博物馆开展针对盲人的服务,不仅仅是传授博物馆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活动,加强盲人朋友的社会参与感。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一次将孤立于社会的盲人“拉回”社会的过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博物馆人要站在这个高度来认识。

    其次,专门为盲人制定的导览方案,才能真正地符合盲人的需求。虽然我们已经配置了诸如语音导览这样盲人可以使用的设备,但是并不能说盲人一定就能够利用导览设备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展览符合盲人游客的需求才是第一要义。因此,只有制定出专门为盲人游客参观使用的讲解词和导览方案,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最后,博物馆人要多开拓服务盲人群体的渠道,丰富服务方式。客观地说,大多数博物馆没有为盲人游客开设专门展厅的条件,我们将来可以考虑通过“走出去”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据媒体报道,2018年,山西省博物院就筹备了一场“可触摸的文物精品展”,将35件精选的文物仿制品送到太原市盲童学校,让盲人孩子们触摸。⑥博物馆可以考虑与盲人学校、残协等机构和社会团体合作,让展品和展览进学校、进社区,精准送展,更好地满足盲人群体为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①http://news.cri.cn/gb/3821/2004/09/21/153@305842.htm

    ②张宝玉:《盲人博物馆》,《世界知识》1981年第12期,第18页。

    ③该博物馆官方网站为http://www.museoomero.it/

    ④《克罗地亚开办体验盲人博物馆》,《光明日报》2013年5月21日,第8版。

    ⑤http://biu.qyer.com/p/-33yOsTGafIuMzsq8i9hmw.html

    ⑥《“可触摸的文明”:中国博物馆与公众实现“超级连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769535419330338&wfr=spider&for=pc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