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博物馆文创产品在“互联网+”视域下的发展研究
范文

    王静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传统行业的融合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博物馆作为传统公益场所,运营资金多来自政府扶持及社会捐赠,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经营压力大等问题,而在“互联网+”视域下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优化升级转型,必能使博物馆迅速适应信息化时代背景,有力推动博物馆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产品;互联网+;发展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十分注重信息化與工业化的有机融合,旨在通过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是一种创新型的复合经济模式。博物馆属于非营利的永久性文化教育机构,具有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养等重要职能。但现阶段我国博物馆仍存着资金短缺,经营压力大,博物馆纪念品缺少特色和新意等问题,对博物馆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一定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互联网+”视域下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有效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期优化博物馆的消费结构及范围,帮助博物馆迅速适应互联网+发展模式,在社会竞争中取得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

    1 博物馆文创产品特性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凝聚了当地博物馆的文化精华及历史特色,具有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与历史文物结合紧密等显著特点,既能够促进当地文化宣传效果,同时也是为博物馆创收的有力手段。但随着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最初的新鲜感平复后,大多数博物馆文创产品逐渐暴露出了制作粗糙、主题单一、形式老旧、价格偏高等问题,对参观者的吸引力及购买率均呈现出了降低趋势。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亟需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升级优化转型,延续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生命力及吸引力,在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度及教育职能的同时,促进博物馆的进一步融合、升级与发展。

    2 博物馆文创产品在“互联网+”视域下的有效发展策略

    2.1 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地域特色,激发购买欲望

    博物馆文创产品要想取得良好的销量,必须以博物馆的地域特色和历史背景为依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及纪念价值,从而才能激发出参观者的购买欲望,达到宣传及创收的良好效果。以四川省阿坝州博物馆为例,阿坝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展馆,汇集了阿坝州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多平方公里的文明演进脉络,对新时器时代的骨针、马尔康哈休遗址出土的陶塑人面像、江源文明、古蜀族源、丝路茶道、红军长征、藏羌渊源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展览、还原与介绍。不但对阿坝州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及介绍,同时也对阿坝州各民族历史渊源、特色文化、奇异风情、民风习俗进行了展示和宣传,既能够对阿坝州优秀传统文化及红军精神进行弘扬,同时也展示出了民族和谐的优美画卷[1]。因此在阿坝州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就应与互联网+理念相结合,回避传统“书签”、“笔记本”、“丝巾”等纪念品模式,选取能够牢牢抓住博物馆的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如“骨针发簪”、“陶塑储蓄罐”、“红军草鞋”、“藏羌服饰”等。骨针发簪既迎合了现阶段的“汉服热”,同时也对新时期时代古人的工艺水平及审美特点进行了宣传与展示,更具历史纪念意义及时代价值,使参观者每次佩戴骨针发簪时都能回忆起阿坝州博物馆内远古文明源远流长的馆展特色;陶塑储蓄罐也属于实用型文创产品,有效避免了参观者“华而不实,占地无用”的常见心理,既能够对远古陶塑进行良好宣传,同时也使文创产品兼具文化及商品特性,能够切实应用于参观者的生活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觉自律、顽强拼搏的红军精神在草鞋上得到了直观体现,红军草鞋不仅仅是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一个历史见证和象征,更成为阿坝州博物馆中的鲜明历史符号,具有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文化价值,是向参观者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途径;藏羌服饰神秘优雅,既有助于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奇异风情的展示,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2.2 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知名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催生并带动了一系列“网红经济”,“失恋博物馆”、“爱情博物馆”、“美食博物馆”等应运而生。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网红博物馆更加个性和亲民,展品价格普遍不高,且大多数来自民间,往往只通过几张照片或抖音、快手小视频就迅速火遍全网,吸引大量游客参观[2]。在“互联网+”视域下,传统博物馆在保持科学、严谨态度的同时,也应积极寻求转型和升级,通过互联网进行科学有效的宣传的方式,吸引游客进行观光“打卡”,提升博物馆及馆内文创产品在国内的知名度,推动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博物馆可以安排文创产品设计工作人员将设计理念、设计草图、产品预热等内容发布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平台、博物馆官网和抖音平台上,通过对设计理念的分析,引起参观者的共鸣,从而起到吸引游客,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知名度的良好效果。同时博物馆也可以与政府及媒体进行良好合作,在特色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布前进行官方预热,并设计“转发”、“集赞”、“游戏”、“抽奖”等环节对文创产品进行随机赠送,既能够鼓励居民主动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宣传,同时也能够提高博物馆的宣传热度,吸引外地游客参观打卡。

    2.3 注重消费者购买需求,与博物馆观众进行线上互动

    互联网+视域下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交流平台不仅仅有着良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也能够使博物馆更加亲民。当有观众或意向观众在上述平台进行留言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给予回复,对观众的需求与疑问进行耐心解答,从而在与观众形成良好互动的同时,把握住潜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消费需求,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帮助[3]。同时,博物馆可以在上述官方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将观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类型需求、颜色喜好、设计理念进行统计、调查与分析,并针对性调整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并且,博物馆还可以定期在平台发布征集活动,呼吁网民及游客对最期待出现的文创产品进行投稿,并将排名前三的文创产品进行生产,并对作者给予一定稿酬。通过线上互动方式,既提高了博物馆对参观者消费需求的把握与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游客对于博物馆的关注度及参观积极性,对于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促进博物馆长期健康发展均具有良好意义。

    3 结语

    互联网+视域下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博物馆应当积极寻求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地域特色,加大互联网宣传与活动力度,在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的同时,有效推动博物馆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琳,侯力丹,赵雨晴.“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56-57.

    [2]马煜娟.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04):100-102.

    [3]万酉生.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6):102-1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