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档案利用与服务优化
范文

    摘 要:本文运用供给侧改革理念对档案工作进行梳理,重点在于档案的“供”与“需”,即各种改革措施、手段都以“提供有效的档案供给,满足用户档案需求”为最终目标,以建设高质量档案服务,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档案利用;档案服务;优化

    供给侧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提升的必经之路,然而供给侧改革除了经济领域,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在人类历史文化的转录、积累、保护和传播等方面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档案工作就是为了用,如何更有效的开发、传播、利用、服务等都是档案人应始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档案工作改革也需从供给侧发力,提供有效的档案供给,促进档案利用与服务的优化,发挥档案的最大价值,满足社会公众的档案需求[1]。

    1 档案工作与供给侧改革的内在关系

    1.1 档案工作与供给侧要素相匹配

    供给侧改革中简单来讲主要发生在供给方、供给产品、需求方三个要素之间的变革。在档案工作的整个流程中,一共涉及了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信息、档案用户三大要素。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的保管者也就是供给方,档案用户是档案信息的利用者也就是需求方,而档案信息就相当于是供给产品,由此形成了档案工作中的供需关系。若要在档案工作中完成供给行为,档案工作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供给能力以及供给意愿,以满足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及情感需求。

    1.2 档案工作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理念相契合

    供给侧改革理念是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基础,一方面清除生产障碍,减少过多的产能消耗;另一方面对供给方以及供给产品进行创新式改革,利用新产品、新思路、新形式进一步吸引拉动人民需求。这种吸引与拉动第一需要供给方有足够的供给能力与供给意愿,第二需要供给产品对社会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满足他们的需求欲望。转换到档案工作我们就可以发现档案馆处于供给产品不足、供给能力低下、供给意愿缺失的现状[2]。因此,档案馆需要改变现状,就要求档案馆完善供给产品、提高供给能力、增强供给意愿,主动接近民众、服务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水准,营造一种档案馆“亲民”“信民”“爱民”的良好氛围,由此创新档案及档案供给形式,满足社会公众的档案需求。

    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档案利用与服务优化思路

    2.1 从档案利用优化到有效档案信息的提供

    第一步,促进档案利用优化。档案利用的优化就是指可利用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展现形式以及档案利用渠道等三个方面的优

    化[3]。其中,就“档案信息”本身来讲,应强调其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是否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其次,“档案信息的展现形式”应是有效的,即强调档案用户的主体性,“以档案用户为中心”,使开发利用形式以市场为主导,符合大众喜闻乐见的“口味”;最后,“档案利用渠道”应注重考虑档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进行提供,进而使大众知晓。通过分析,本文从“促进档案利用优化”转变为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促进档案利用内容、形式、渠道等全方位的变革,最终形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促进档案利用优化之策略。

    2.2 从档案服务优化到档案服务制度的创新

    第二步,促进档案服务优化。制度本身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然而,长期以来落后的服务制度使档案工作人员仅是管理档案,如何与档案用户相处以及意识到档案用户的潜在需求等都不曾涉及,从而导致档案工作的闭塞性与社会需求的开放与多元性相悖,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前进。因此,人本时代的到来,就应创新档案服务制度,将服务双方主体积极地调动起来,以满足每一位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及其情感寄托。具体的,可以从“服务意识”、“服务行为”、“服务评估”三个层面出发,让“服务意识”催发“服务行为”,“服务评估”纠错“服务行为”,从而促进“行为”优化。从意识层、行为层、评估层对档案服务制度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形成服务循环的闭合空间,自我产生、自我评估、自我修复,加深档案服务力度,促进档案服务优化。

    通过以上对两步曲的分析,认为此两步曲涉及档案馆、档案信息、档案用户,旨在把握三者的平衡性。档案利用主要在于档案馆的内在,而档案服务就是档案馆的“台面”,是外在。若档案工作效率低下,有效的供给产出不足,再好的档案服务也只是“名不副实”的徒劳之举;相反,档案工作高效,供给产出充足,然而服务质量水平低下,反而又因“其貌不扬”而受到档案用户的诟病。因此,两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 供給侧改革背景下档案利用与服务优化策略

    3.1 档案利用优化策略

    现如今我国档案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从当前国情、档案工作现状出发,结合供给侧改革,促进档案利用的创新变

    革[4]。即,以档案利用为改革对象,完善档案利用内容、创新档案利用形式、扩宽档案利用渠道,以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促进档案利用优化,从而打造档案工作的新常态。其中,完善档案利用内容包括重视民生档案建设、健全社群档案建设等;创新档案利用形式包括档案与微电影的创作结合、档案与二次元的创作结合、档案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结合、档案与碎片化信息的创作结合等;扩宽档案利用渠道包括馆际之间的互联互通、全媒体平台上的宣传推广等。

    3.2 档案服务优化策略

    在市场中供给要与市场的真实需求相对应,这种对应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应体现在这种产品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服务上。服务创造价值,服务培育市场,服务的最终对象始终是人,也就自然地应以人为本。档案也同样需要建设高质量的服务予以配合。然而档案服务通常与档案开发利用放在一起,很少将档案服务看作一个特定活动进行研究,割裂了档案服务的独立性,因此需结合服务科学的相关知识理论将档案服务作为独立的个体活动进行研究。

    档案服务是档案利用的延续,也是档案与人接触的桥梁。我们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档案工作人员以往被动的、单一的服务意识与态度,由仅仅提供档案信息和服务,经过档案信息和附加服务的结合,向档案信息-服务包的转变,即实现档案业务服务化。由此首先建立档案信息服务激励机制,并分析档案服务激励机制的各推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转变档案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以促进或推动这种档案业务服务化的实现;其次设计档案服务体系模型图,理清在档案服务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及注意事项,确定档案服务各项能力;最后结合服务科学的相关理论,建立档案服务质量评估管理,即从意识、行为、评估等三个层面共同促进档案服务的优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档案利用与服务优化是根据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现状选择的创新调控方式,它以结构性改革为主要内容,以“用户为中心”为主要原则,目的是提高档案供给效率,优化档案服务质量,着眼于档案事业发展长远,最终促进中国档案事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孙伟亮.档案工作也要从供给侧发力[N].中国档案报,2016-3-24(3).

    [2]刘淑华,周爱武.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档案工作发展[J].中国档案,2016(6):38-39.

    [3]王成琴.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下的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优化[J].北京档案,2016(10):24-25.

    [4]朱胜良,姜龙飞.档案存管服务供给侧改革论纲[J].档案管理,2017(5):33-36.

    作者简介

    冯增荣(1980-),女,汉族,山西省五寨县人,200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本科,山西省五寨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档案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与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