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相容性研究
范文

    窦本洋 高霏霏 殷启军 傅峰 周雪薇

    摘 要:由于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时学习能力较差,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比较有限,职业院校设立的初衷是想尽量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不佳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让学生拥有职业技能,并能快速就业。但职业院校学生由于普遍长期缺乏一定的学习及自我管理能力,所以职业院校需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并拥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的整体就业形象,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职业院校;毕业生;学习能力;人文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职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相容性研究”(项目编号:JK18100)。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庞大,由于职业院校办学层次低于本科院校,长期存在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生学习能力差、学风不如本科院校、学生在校学不到多少理论知识、教师教学质量一般、职业技能不能在校得到充分锻炼、毕业生招聘因学历被用人单位歧视等问题。如何让毕业生在拥有职业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人文素质,尽量消除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的主要劣势成为一大难题。为了能让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和更高层次学校学生相同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把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提上议程是很有必要的。

    1 影响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因素

    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主要是指在学生学习能力低下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在校期间学校制定的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来解决此类学生长期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概念。从学校视角来看,学生成绩、出勤率、学生心理健康指数、学生创新意识、就业率、毕业后就业待遇等指标或许是一个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方法,学校也在想如何提高,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相关活动或许可以低成本高效率解决以上问题。

    1)开展人文素质培养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不明确,同时基于家长、老师、社会多年来言传身教的一些压力,存在对学业持放弃态度的问题,有破罐破摔的心理,因大部分学生来自教育环境比较一般的家庭中,会产生不学习、娱乐消遣为主的生活观念,且无形之中会对在职专类学校认真学习的学生冷嘲热讽,导致学校没有学风,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校招生时招不来优秀的同学,临毕业就业季没有好条件单位愿意来招聘。

    有些学生得过且过,往往会在学校消磨时间,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只觉得把成绩搞好了或者在学生会有所任职,就业就容易了,课后利用大把时间做与学习就业无关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可能还不及那些成年以后没有选择职业学校继续求学而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学生们在若干年后回顾自己的校园时光,留下的恐怕只有遗憾。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大面积都是这种反馈,只能说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失败的。此类学生往往时间管理意识模糊,时间利用不到刀刃上,只知道一切听从学校或家长的安排,如果学校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学生们往往会以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去面对,因此需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培养学生主动接受此类教育的能力,让此类创新课程受益于学生终身,也不会因为毕业于职业院校而在就业时产生自卑心理。

    2)开展人文素质培养活动对教师的影响。由于社会对职业院校存在一些偏见,职业院校师资往往不及同类本科院校,再加上部分院校确实存在生源差、地域偏远、薪资差等问题,会留不住优秀教师。

    学校领导普遍希望可以借此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学生自学-老师引导-家长点评”的产业链。自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如何,因为某些行业需要终身学习,职业学校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学生们也会利用社交网络对此模式进行相关宣传,进而比较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2 开展人文素质培养活动的意义和方法

    1)人文素质培养活动的意义。很多职业学院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不是根据自己的自身爱好、性格选择的,而是看家长的意见和通过浏览网上的信息来确定方向的,这又是一次被动的选择,往往是双方都没有好结果。学生在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时,也会对后面的校园生活产生反感厌倦的心理,教师就需要在这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职业测试结果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督促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职业目标,进而让就业更容易,在教育的中途也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职场的知识,切身发挥好比本科学生早就业的优势。

    2)人文素质培养活动的方法。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可以先行开展一门职业规划入门课程,需要邀请学校负责就业的老师,为大家讲述学习本专业最后会获得什么以及优秀毕业生都去了哪些单位,福利待遇是什么样的,以及在签订就业协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每个教学点都需要从就业的实际出发,此类课程建议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接受能力普遍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能接受,结课前收集学生的大致就业方向。

    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在第二三学期开展不同方向的职业技能课程,包括程序员、设计、销售等热门的求职方向,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都设立一位梦想导师负责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需要抽出一些时间来与学生一对一沟通,了解第一学期双方共同制定的计划是否在学生这里如期执行,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当初制定的计划是否有失偏颇需要修改,鼓励学生主要以自学形式完成。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可以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正能量的视频,并联系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建立群聊,来定向指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学校一直在关心着他们。第四五学期,根据上述方法,有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明显改善。在自学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每个班级的梦想导师负责讲解一些招聘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的问题、都要走哪些流程、与面试官谈工资时需要警惕哪些套路,让学生体会到两年的素质拓展课程就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而开设的,让学生有极大满足感,与社会性质培训不同,学校里开设的此类课程几乎是不收费的,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也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3 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主体及建设

    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由负责教学的主要领导担当总负责人,各系老师根据自身能力可选择是否担任梦想导师或教学指定老师。由于增加了一定的教学压力,学校教务处可适当减少一些没有必要开设的无用专业课。

    由于学生、教师管理存在一定难度,落实人文素质培养课程要明确一定的规章制度,并根据此制度推出一定的奖惩机制。由于此项目存在变数,在制定初期计划同时,需要考虑到外部因素对实际教学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就业方向制定不同方案,每周开教学研讨会重点统计各位梦想导师带班时的教学经验,形成品牌化的运作模式,通过一些宣传手段让学生家长和想报考学校的同学了解此素质拓展课程,并根据自身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更贴近就业实际,同时明确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及自我管理能力。

    职业教育学校对国家有重大的社会责任,即便学生文化水平差,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实现学生的人生理想。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需求,灵活教学,同时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的各环节着手。职教学校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是提升学生学习与适应社会能力、改善学校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静.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131-132.

    [2]司娟.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70-79.

    [3]李海霞.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路徑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9(2):48-51.

    作者简介

    窦本洋(1978-),男,安徽宣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建筑力学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