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考古挖掘及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 |
范文 | 邹雅丽 摘 要:文物保护作为文物工作中的关键内容,能够控制外界环境对其造成的损害,保证文物的质量以及完整性。文物保护工作在开展期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古挖掘中的文物保护,一方面是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有计划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为考古人员对文物历史信息的提取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望可以为有关部门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考古挖掘;博物馆保管;文物保护 考古挖掘期间的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其作为文物出土后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实现保护技术的有效落实。若缺乏文物保护技术的支撑,则会影响文物的历史价值。另外,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同等重要,要对考古挖掘和文物保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来实现对文物的全面保护,促进文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 考古挖掘中的文物保护 1.1 考古挖掘中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考古挖掘中文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做好该阶段的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微生物和病虫害对文物质量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由于考古挖掘都是在野外环境中完成的,若没有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就会受到微生物和病虫的侵害,文物容易出现松散或者破碎的情况;微生物还会导致器物出现变色问题,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与文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有些微生物还会让出土的器物快速降解,对整体质量影响比较大;棉、麻和丝织品等受到微生物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文物中存在的有机物能够满足害虫的生长需要,从而对文物造成大面积腐蚀。 器物在埋入地下之后,会受到土壤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腐化现象,待一段時间后器物适应周围环境就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埋藏的时间比较久那么后期的腐蚀速度也会逐渐减小或者消失。而文物在出土之后所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若没有及时做好保护工作,就会导致文物表面的腐蚀现象加剧。 环境因素是考古挖掘中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期间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由于文物材料中存在水分,在出土之后如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比较高,那么就会导致文物中的水分增加,从而出现膨胀问题;如果温度、湿度比较低,就会导致水分流失,文物的脆性增加,容易出现变形或者开裂问题。 酸雨和光照也容易使文物发生损害。酸雨对文物有腐蚀性,它能够破坏文物的结构,同时也对考古挖掘工作造成阻碍。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都有光照,在文物出土时,光照能够促使文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文物的状态发生改变,有可能造成文物颜色的脱落和文物材质的破损。 1.2 考古挖掘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1.2.1 建立临时实验室 通过搭建临时实验室的方法能够对出土的文物进行前期处理,将文物表面的堆积物清理干净并做好加固与抢救工作,让文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针对性的保护,以防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文物出现大范围的损坏问题。在搭建临时实验室的过程中要对文物出土后的处理工作和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配备齐全的设备和材料,如温度计、湿度计和保护材料等,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1.2.2 现场保护和整体提取 考古挖掘中的文物保护还包括挖掘现场的保护工作,对于考古挖掘区域进行全面保护,设置警戒线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要保证挖掘现场的完整性。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对现场的巡查工作,进行全面监控与管理。在进行文物提取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持文物的完整性,使用专门的设备与材料进行现场提取,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后续的处理工作,一般会采用泡沫、石膏等材料。 1.2.3 密封保存和氮气保护 文物在出土之后也会受到空气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考古挖掘中的文物保护时需要为文物提供适合的保存环境,防止出现氧化反应。可以将处理后的文物放置在氮气环境中,该气体的稳定性比较强,不会与文物表面物质发生反应,同时也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在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比较常用。但是由于在野外进行考古挖掘,无法携带大量的氮气,则可以选择小型制氮设备,根据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制备氮气。对于一些较为艳丽的文物,为了防止其出现褪色的情况,则可以将其放置在专门的容器中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文物表面发生氧化反应。 2 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 2.1 文物保护中新技术的运用 博物馆保管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化技术,无损分析检测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对文物造成损坏的基础上检测出文物的具体年份、产地和制作工艺信息,是目前该领域工作开展期间比较常用的检测技术。无损分析检测技术中的方法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XRD)和声波CT技术。 由于文物出土后的环境和之前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文物质量会受到保存环境及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如果存在环境条件不合理的情况就会导致文物受到损害。博物馆管理者在保管文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问题,做好全方面的预防、管理工作。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XRD)就能够帮助文物保护人员发现肉眼无法发现的损害,为文物损害的及时发现提供了保障。如果文物有了缺陷,那么就可以利用声波CT技术来对文物进行断层扫描。声波CT技术能够很好地提供文物的二维及三维图像,让文物保护人员能够观察到文物的缺陷,并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 2.2 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要想在博物馆中对文物进行全面保护,则需要对文物当前的结构状态进行了解,并配备齐全的文物保护设备,让文物能够处于一个适宜的环境。许多博物馆为了满足文物的保存条件,都设置了恒温系统、空调系统和恒湿系统,能够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与控制,降低环境因素对文物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 在新时期的发展环境中,多种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博物馆建设中,推动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够的对各种文物的资料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在建立文物信息数据库时,要首先对文物进行逐一的扫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建模技术记录文物的真实面貌后再进行妥善保存。为了能够让参观者提前对文物有一个总体了解,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拍照整理,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一些文物由于材质等问题无法公开展出,可以制作出文物的三维立体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珍贵文物的魅力,还能够极大限度的对文物进行保护。 在考古挖掘和博物馆保管中,文物保护工作都是重中之重,有关部门应当做好文物保护的相关管理制度。文物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研究人员就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文物,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当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像保护人类健康一样去保护文物的“健康”,让文物的研究道路走得更长、更远,让人类对过去的文明更加清晰、更加了解,为人类以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海梅.简析考古发掘及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8,(09):282. [2]薛云勇.考古发掘与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东方收藏,2019,116(09):1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