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
范文 | 摘 要:“新工科”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工科类院校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工科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教学有效性;大学英语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BJG201966)。 1 引言 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各地高校开始启动“新工科”建设,推动“新工科”发展战略,“新工科”的概念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热点话题。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本科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行业特色高校的外语类课程作为本科阶段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外语金课是行业特色高校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大多理工科院校根据校本特色在本科生中开设各类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等课程,这需要工科类院校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更新各自教学理念,为教师职业发展开辟新途径,尤其是外语教师在满足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和科研发展。外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有效性(teaching effectiveness),即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指能够有效地促使恰当学习的发生(Braskamp & Ory,1994),在于能够促进学生预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考察新工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对于完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2 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行为的影响因素 2.1 教师基本素质 教师基本素质是教师关于自身专业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身心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修养的集中体现,它影响教师对教学方面问题的根本看法,在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James 2007)。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学科知识是指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它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知识技能。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这是英语老师最基本的教学素养,只有英语专业知识过硬,才能将知识教授给学生。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需要过硬的英语基础知识,外语教师还需结合工科专业知识,将语言知识与专业学科内容相融合。 从现今国际化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大学生应具备流利外语口语,“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陈道蓄,2013),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灵活运用外语沟通交流。除此之外,大学生应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实验报告等写作能力,从而保证国际化人才交流的顺利实施和流通。因此,外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增加听说课和听说训练以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及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调查表明,88.37%的学生认为影响双语教学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英语基础(韩立新,于诗卉,2013),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前提。第二,增加学生学术词汇,专业特有术语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外语教师应在日常英语词汇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相应专业的学术词汇教学。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词汇、短语的语义教学占很大比重,然而学生并不能灵活运用,教师应适当增加语言内涵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第三,西方文化的渗透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及其思维模式。学习一门外语不仅需要接受语言层面的教学,而且需要了解其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2.2 院系支持 从学校层面出发,新工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行为离不开院系的支持,这既涉及资金支持和奖励措施等一系列学校管理层面的决策,也涉及教师能动性等问题。同时有些工科类院校的外语学院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向专业类外语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看齐进行课程设置,忽视了其在工科类院校中的服务性质和独特地位,没有充分挖掘工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外语教师越来越被边缘化,从而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 目前,多数工科院校并没有专门负责机构,没有在课程设置中明确ESP的地位,对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不够准确,对双语教学中语言角色定位也比较模糊。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双语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人才的培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所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影响力和创造力,最终在国际舞台上直接和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平等对话和交流(郑大湖,戴炜华,2013)。因此,在ESP教学和双语教学中,语言技能的培训只是教学中的一小部分,同时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加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语言学习和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工科学院和外语学院相互合作,如果取得领导层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使ESP教学和双语教学获得合理身份,以上一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2.3 学生积极性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课上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显得尤为关键。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其中,才能融入课堂,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了解会更有兴趣地跟着老师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小问题和游戏互动环节,在愉快地环境下学习知识。除此之外,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投入非常重要。课堂上,教师教授知识,课下学生应积极主动温习,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课下不投入时间和精力,即使教师课上教授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方法得当,学生也很难有进步和提高。 3 结语 “新工科”发展战略不仅对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也给工科类院校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和科研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了工科類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行为的影响因素——教师基本素质,院系支持和学生积极性,旨在为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Braskamp, L. A. & Ory, J. C. Assessing faculty work: Enhancing individual and instructional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994. [2]James H. Stronge, Pamela D. Tucker, Jennifer L. Hindman 有效教师素质手册[M].李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3-42. [3]陈道蓄.如何在专业自评中理解与运用认证通用标准[EB/OL].2013.http://www.docin.com/p-706229245. [4]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2013(6):35-41. [5]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54-61. 作者简介 罗一丽(1991-),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