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探讨
范文

    段凯

    摘 要: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坡面绿化施工是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注意较多的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合理的空间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提高最终的环境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技术;作用

    园林坡面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出于地形限制、美化设计需要以及社会居民要求等原因,许多绿化工程中需要对坡面结构进行施工、美化,在提升城市美感的同时,也达到了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生态水平的目的。另外,城市人口、建筑密集,绿化面积相对较少,对坡面实施绿化建设有助于城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最优的建设方案中达到生态发展要求。因此,对城市园林坡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绿化施工建设是新时代生态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1 市政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的意义

    第一、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坡面绿化植被种类多样,由多种种类植物混合而成,所形成的一个绿色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城市中的粉尘以及雾霾,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而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第二、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能够有效减少城市水土流失现象。众所周知植被大部分植物都是扎根在土壤之中,进而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就使植被所生长的土壤能够有效的固定在一起,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进而保护土地,同时坡面绿化复杂程度较低,并且操作性相对较强,成本较低。

    第三、提升园林景区美感。许多景区在建设时,考虑到观赏、游玩的便利性,一般会把景区地势改造得有层次感,而层次感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坡面的建设。坡面的绿化建设的好坏程度和坡面上种植的绿色植物的合理程度直接决定了景区坡面对雨水的耐受程度,如果坡面绿化建设不够好,在雨季来临时,会由于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影响景区的整体绿化效果。

    2 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技术

    1)生态植被网技术。生态植被网技术指将某地所栽种的植物置于包網之中,进而为植被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植物能够有效生长,实现园林工程建设价值。某地区坡面绿化工程选用生态植被网技术进行绿化建设,使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原有种植模式下植物稳定性较差的难题,进而有效的降低坡面泥土中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有效的提高市政园林工程的环保价值。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网包主要为多层聚合物,相关主体应将其固定于坡面之上,进而减少由雨水冲刷对坡面上所种植的植物生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当网包固定完成之后,还应在网包上撒好已经调配好并且土壤肥力较高的土壤,之后将植物种子撒在网眼中,最后进行相应的施肥与浇灌。

    2)辅助加固技术。辅助加固技术是一种建筑施工技术,也是坡面绿化施工中重要的施工基础。辅助加固技术是指在坡面上安装钢筋模板,并且浇筑水泥固定坡面,进而有效的提高坡面以及土壤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够使植被生长更加健康。以某地区坡面绿化工程为例,该工程选择辅助加固技术进行坡面绿化。这种技术大多用于坡面相对不稳并且土地较软的园林工程当中。施工要点主要包括:首先,为了保持工程的外观美观以及质量良好应使砖块之间紧紧咬合,砂浆较为饱满,不能够干砌,护脚应镶面石,表面雕刻应修造平整。其次,在搅拌砂浆时,应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不能够人工进行搅拌,搅拌完成的砂浆应铺在铁皮等隔离设施上,不能直接铺在松散的地面之上,砂浆应搅拌后及时使用,搅拌完成后的砂浆堆放太久后不能使用于工程中。最后,应根据坡面土壤的肥力、当地水文特点、气候条件、土质种类、肥料类型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喷播物料,并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用料比重,进而改善边坡土壤的酸碱度以及土壤肥力。同时完善后期的管护工作,即可实现全面、高效的绿化效果。

    3)连续拱骨架技术。连续拱骨架技术往往是运用于建筑施工方面,在坡面绿化施工中也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就是通过在坡面上安装好钢筋的模板,然后浇筑水泥固化坡面,增加坡面的稳定性,提升土壤的固定性,帮助植被健康成长,这种技术往往针对一些坡面不稳定的土壤,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点。在采用此技术时,最好在护脚镶面石,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和美观,每个石头块之间都要紧密贴合,严禁干砌。在砂浆选择时,不能用人工拌合,必须采用搅拌机,搅拌好的砂浆不能直接堆在地上,上面必须要铺1层铁皮或设施进行隔离,保证砂浆可以随时办,随时用,堆放较久的砂浆,必须直接丢弃。每一块植被的试验、制作以及养护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最重要的是对土壤肥力的考察、土质特点的监测,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喷播物种,提前进行试验。

    4)草皮铺设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对草皮的肥度、营养程度、种植面积等基本因素进行详细了解,方便对后续的工作安排进行规划。在对草皮铺设方式进行选择时,技术人员要对实际铺设基础环境进行考虑,让其中的影响因素被充分考虑到。包括草皮与土壤的相容性、草皮的大小与土壤分区的一致性、草皮存活率以及草皮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等,展开后续工作时,较为关键的环节是草皮与土壤的实际衔接,保障草皮可以及时适应土壤环境,保障较高的成活率。最后是草皮铺设的标准与规范,实际工作的安排与组织中应保障草皮的长势是同向的,以错缝的方式进行。铺设步骤全部完成以后,检查多余的缝隙,不能忘记填土与浇水环节,尽量将各个细节上的工作都完善好,保障工作整体性与科学性。

    5)喷混植物技术。应用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中所提供的机械工具,将各类植物栽植和所需要的物质进行充分混合,将其喷射到园林坡面绿化地区,并应用合理厚度的土壤对其进行遮盖。借助土壤自身具备的黏结性,可以使混合植物有效地溶解,更好地集中营养,提升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物的存活率,确保园林工程坡度工程的绿化成效。基于喷射物质的数量,需科学调整园林坡度绿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逐步健全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并研发出可以满足各类地质条件的绿色植物品种,并实行严格的研究和处理,保证坡面工程绿化施工的长远进步,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

    6)岩壁绿化施工技术。岩壁的绿化方式是总体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高度低于10m的岩壁,大部分藤本植被均可迅速进行覆盖,所以,能够应用单层配置方式,即在园林岩坡下直接栽种藤本植被。对于高度为10m~20m的岩壁,可以应用双层配置方式,即在岩坡上、下栽种同一品种或者不同品种的藤本植被,进而使藤蔓将全部岩壁覆盖,以尽快满足全方位绿化要求。园林岩壁的绿化方式中全部应用的是大型和中型藤本植物,所以,藤本植物栽植穴的直径与深度都要高于0.5m,地质要选择肥沃、疏松及中性土质或微酸性土质。由于园林要求美观性,如果在相对陡峭的岩壁上覆盖部分具备高观赏性、可攀岩水平较差的藤本植物,就要在岩壁上安装有助于攀岩的设施,例如,安装金属棒或者木桩,使藤本植物更好地进行攀岩。

    3 结束语

    园林工程坡面绿化对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时,应把握各种绿化施工技术的重点,加强绿化施工过程中控制管理工作。同时,需要规范施工过程、提高施工人员素质、选择合适的施工植被,灵活掌握各项技术要点,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有效性,提高市政园林工程坡面绿化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司瑞洁.市政园林工程的坡面绿化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5):55.

    [2]李勇.城市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2019(8):198.

    [3]罗建春.园林工程中绿化种植施工工序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5):226~227,2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