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李新颜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地理各方面技术进行了有效结合,实现了对土地资源数据的综合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压力,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对于推动我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功能,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TL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31-2 0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农业、林业、渔业等行业对土地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开发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成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土地信息系统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遥感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能够对地理空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采集、存储、查询等操作,为土地资源研究和管理提供可靠参考。在信息化时代,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结合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多来源、多动态、多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 1 地理信息系统简析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分析和处理大量地理数据的综合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测绘遥感技术、地理学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地球表面、空间的地理相关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查询、显示等操作。地理信息系统相对于其他性质的信息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借助编码程序对系统中储存或处理的信息数据进行标记,使得地理信息数据具有编码属性,可以通过检索,简单、快捷的掌握各种资料[1]。土地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土地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划分等地理空间特性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多种技术,表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编辑、处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功能,实现了对地理数据资料的采集、编辑以及整理的功能,可以根据存储需要,应用相关的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将整理好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图片以特定的形式存储在系统,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检测纠错和修改,并补充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从而建立完整的地理信息网络[2]。 第二,地理数据管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海量地理数据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根据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调整,及时更新其中的各项指标,同时,可以科学的对图片和文本进行专题分类,并能够根据工作需要,实现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资源共享,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交换。 第三,制图和图形处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包含先进的制图软件,能够将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制作成图形或图表,并对完成的图形或图表进行编辑和修饰,从而更直观的展示各方面的数据,同时,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还可以绘制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和全要素地图,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第四,数据输出与转化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并通过数据输出相关的结果,为土地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便利,方便工作人员分析、编辑、修改、评价相关数据,并且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高效输出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形和数据,转化为客户所需要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1 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地籍指的土地的位置、权属、类型、数量等内容的记录,地籍管理则是对土地的权属问题的登记和变更处理,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地籍管理中,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地基管理效率,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地籍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宗地为核心实体,实现地基信息的输入、存储、检索以及综合分析等功能,可以为相关地籍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地籍,可以更加科学的实现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并准确划分已投入利用土地的权属和等级,同时实现对土地使用、居民分布、地表覆盖率等相关信息的全面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存储下来,方便管理人员的地籍管理工作[3]。此外,相关部门要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和融合,从而建立完善的地基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统计、检索、分析等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管理地籍信息。 2.2 土地评估与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评估、规划及利用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控制、监督、协调土地的利用情况,从而实现土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對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例如聚类分析模型、因子分析模型、多方案要素分级模型等,对土地的质量和适宜性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土地资源数据率,可以根据掌握的土地质量和数量信息,分析土地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例如对土地的农作物产量进行预算,通过分析和运算得出相关数据,并分析出粮食和人口最适宜的比例,进一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为土地的利用和规划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3]。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可以提高土地评估、利用规划的效率,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 2.3 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在土地定级估价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定级处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图件数据库,将具体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展示。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利用扫描仪器扫描比例地图,利用先进的图片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的修正,确保地形图的准确性。土地定级估价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输入相关坐标,对地理位置进行精确的描述,并分析土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例如几何定义和性质,从而确定不同土地的差异性。在土地定级估价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完成系统维护、土地定级、土地估价三个模块的构建,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备份相关数据、设置评估区域、管理用户及权限;土地定级模块则是调查样点的数字化、调查数据的输入以及分值图 的相关管理;土地估价模块主要是估价参数的设置、样点地价的测算、基本地价的测算以及宗地地价修正体系的建立等[4]。 2.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目前,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主要借助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研究,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变更版图的绘制,并采用电解分析技术将历史数据与变更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土地利用决策提供参考。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土地数据录入、土地变更分析、土地数据输出等功能,其中土地变更分析是整个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核心内容。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的资料制作动态监控图表,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的波动情况,从而为相关土地版图的编辑提供参考,同时,将土地变更图层放入数据库中,便于系统用户查询,若土地变更现状图层存在错误性操作现象,系统用户可在历史数据库获取原有资源,对错误数据进行还原[5]。此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土地现场勘测的监督,可以有效减少土地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及时掌握土地违法案件的发展和变化的形态信息,为执法机关和决策执行提供科学、高效的信息服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理信息系统集合了多种科学技术的优势功能,可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处理,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要在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开发出各个功能模块,将其应用到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定级估价以及动态监测等方面,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整体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 参 考 文 献 [1] 马瑞衢.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347-348. [2] 石立山,张翼飞.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08:30. [3] 金建华.论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371. [4] 郭晓静.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8:232-233. [5] 盛红梅,乌仁潮洛蒙.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3:226-2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