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范文 | 贾建邦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口碑,但是在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这方面仍然与实际存在很大差距。比如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对口,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师数量和综合素质有待增加和提高,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都需要引起相关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论文探讨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won a good social reputation.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needed by enterprises. For example, the problem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is not opposite to the enterprise demand, theory teaching is more than practice, the quant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need to be increased and improved, and the teaching mode is out of date, these problems need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practitione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關键词】企业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Keywords】 enterprise needs; vocational colleges;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112-02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国内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渐转化为对于人才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兼具理论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2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2.1 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对口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来说,其专业的设置应该是在结合市场需求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于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充分调研分析,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上的调整,导致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出现。 2.2 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 由于传统观念对于教育的影响,人们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了更高阶段的类似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的教育上,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倾斜给它们,致使我国高职教育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教学条件无法满足高职教育中对于实践教学的需求,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过多,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不足,最终导致毕业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 2.3 教师数量和综合素质有待增加和提高 对于现在的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一方面,很大一部分人存在吃老本的问题,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反映企业对于学生工作岗位的需求,在整个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高职院校扩招规模的不断加大,学生逐年增加,教师数量不足,也是当前高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4 教学模式陈旧 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互动教学,不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课堂内容,缺乏对于所学知识发散性的思考,综合素质不高,最终使学生在日后的择业过程中面临困难[1]。 3 企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3.1 急需中高级技工人才 随着我国企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生产结构,企业对于人才标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当前,我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企业人才匮乏的状况也是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企业对于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尤为明显和迫切。这就要求我国的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和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3.2 最欢迎复合型人才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营理念的转变,导致企业对于那些既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拥有熟练专业技能,能够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企业实际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2]。 3.3 对于不同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领域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生产一线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虽然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比例的大幅度增加,高职院校毕业人员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真正能够满足企业需求,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毕业生却是少之又少。 4加强企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措施 4.1 对接企业需求,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才培养和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深入到企业当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变化,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4.2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作为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保障,使学校能够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上的不同,建设不同的教育实训基地,能够与企业进行项目上的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发挥高职院校在理论水平上的优势,并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4.3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共同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与其他更高阶段高等教育之间的明显优势资源。然而,要实现这一优势资源在其实际操作中的根本优势作用,一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做基础。定期选送相关专业课教师到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学习深造,不断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二是要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的福利待遇等相关问题,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确保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同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当中。 4.4 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摒弃单一灌输模式的传统方式,应该面向企业,面向市场,构建动态化的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設置上,要直接与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挂钩,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直接落实到具体的岗位操作中,实行动态化的教学。 4.5 加强学生择业观的培养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了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念的形成高职院校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择业指导,树立健康、积极且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择业观。高职院校教职工作人员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下发挥典型事例的激励作用。 4.6 规范学生暑期实践指导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暑期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高职院校教职人员就应该规范学生暑期指导工作,在暑假来临前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为其选择合适的实践单位,并在学生进入实践前进行宣教工作,保证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暑期实践。 4.7 提供毕业生回炉提升的途径 高职院校应该设置新兴且具有特色的高职专业,并将其与高职专业区分开来,满足毕业生回炉提升的要求。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掌握毕业生回炉的真正意义,认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相关专业,与区域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增加毕业生的回炉机会。在此基础上也应该引入资金提高毕业生回炉过程中的实训条件,利用企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实训实习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毕业生回炉提升的途径。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找到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合理位置,让他们能够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要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大前提之下,构建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赵普渡.浅析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科技视界,2016(15):162. 【2】刘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2014(18):4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