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脉”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范文 | 摘 要 从我国近年来突发事件的处置实践来看,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突发事件处置的常态。从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到维稳平暴,在应急管理的进程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但是,我们仍需要清醒地看到軍地协同行动不理想、处置预案欠科学、保障建设滞后等问题仍制约着应急管理的效能,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关键词 军地协同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中取得了较为好的成绩。可以说,安定有序的大环境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这既包括汶川、玉树地震的天灾,也有“7.5暴乱”“3.14事件”这样的人祸。正是我们党政军和社会各级力量的全力协同应对,才尽可能地减小了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虽然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军地协同行动不够理想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各级各类力量的参与实施,但因为领导机构不同、编制不同、专业不同,使各级各类参与力量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一是行动组织不够得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急需各级各类力量迅速参与应对,但各级力量参与处置心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力量的功能作用,处于单打独斗、单支队伍各自为战的情况较为明显,在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对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级各类力量进行统筹协调的情况下,往往使所有参与的队伍都处于满负荷运转、长时间战斗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发挥各级各类参与队伍的特长和优势,使各级各类参与力量都处于疲劳状态,不能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不能使各级各类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队伍形成优势互补,无法提高处置的效率。 二是突发事件的特殊性限制了军地协同的处置应急管理效能的发挥。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着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因为时间、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往往会表现出很大不同。我们以往的实践经验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地处置应对。很多参与力量在处置事件时会遇到从未面临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需要现场进行决策和采取措施行动的问题。 三是突发事件自身的属性增加了模拟演练行动的难度。各类突发事件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同,自身往往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且各类突发事件都具有难以复制和模拟的特点,导致各级力量在模拟演练的时候效果不佳。使参与处置模拟事件和参与演练的部队和各级各类力量的协同行动往往大打折扣,不能最大程度起到锻炼队伍的目的,使参与的各方力量的协同意识、协同动作、协同进程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演练效果。 二、处置预案缺乏科学性 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的科学合理性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其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这些不科学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案的力量编成不够合理。从调研分析情况来看,处置预案的力量编成不够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和明显。很多部队突发事件处置的力量编成过于单一,无论突发事件是哪种类型、规模大小,都是固定不变的力量编成。特别是在发生规模比较大、破坏性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后,原本预案内的力量编成远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大规模、高破坏性的突发事件的处置任务,突发事件处置所需力量与预案编成力量不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二是预案内的保障要素不够全面、合理。从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部队在处置预案内的保障要素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全,不能做到全面合理地覆盖和囊括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各类保障要素。比如抗洪抢险应急预案中没有打桩机,只有普通编织袋,没有麻袋;森林火灾救援预案中没有电锯,没有较大型的灭火器。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效能发挥。 三、保障建设相对滞后 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突发事件处置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军队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类保障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一是物质保障与突发事件的处置需求有差距。突发事件的处置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一些相对来说专业的器材装备,但是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没有这些专业的器材装备,只能采用人海战术,这就导致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战斗力,效能大大降低,制约了部队能力的发挥。 二是心理精神保障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高强度高压力不相适应。突发事件的爆发突然性、严重破坏性会给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官兵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短时间内遭受巨大的压力往往会使官兵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加之突发事件处置强度大,在处置时间上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高强度作业,往往会给官兵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损害。尤其是对官兵的心理损伤有时候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就会给官兵的成长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长时间保持着安定有序的大环境,在这个前提下,国家建设发展成绩显著。虽然国内各类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是在我们党政军各级的不懈努力下一次次有效地化解了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危机。虽然我们有化解危机的能力,有应对的实践经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松懈,必须要保持一颗警醒之心,正视以往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未来突发事件可能呈现的新特点、新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突发事件后我们都能有效应对,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大环境。 (作者单位为陆军军官学院) [作者简介:汪天海,陆军军官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初华好,李宝林.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指挥原则和指挥机制构建[J].军事信息文摘,2014(1). [2] 胡大开,邓文兵,毛迪.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指挥应把握的问题[J].专业训练学术,2013(1). [3] 张建国,刘艳,丁小红.突发事件预警管理与国防动员[M].沈阳:白山出版社. [4] 刘维.军民融合发展式体制机制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5] 吴松喜.政府应急管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