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山豆根毒性认知及炮制减毒思考 |
范文 | 周沁阳 马克坚 宋娜丽 梁志庆 赵景云 摘要:山豆根的毒性问题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颇为棘手。对山豆根毒性的认知,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毒-小毒-有毒”的演变过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山豆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苦参碱毒性大于氧化苦参碱;山豆根传统加工方法存在着饮片质量和安全性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问题。山豆根不同组分毒性有差异,其中水提组分毒性最大,而醇提组分其毒性相对最低;水提组分苦参碱含量高于醇提组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LD50相差约3倍。如果通过炮制能最大限度保留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从而可降低其毒性。为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山豆根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相关项目的研究奠定前期工作基础。 关键词:山豆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炮制;减毒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5-0093-02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和口舌生疮等症[1]。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2]。 山豆根是广西和云南的道地药材,最早的本草文献记载其“出广南。”自1963年版以来,山豆根被《中国药典》历版持续收载,是传统中药材,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在临床广泛使用。其用途除药典所载外,还可用于治疗肝炎、感冒、支气管炎、胃痛、腹痛、痢疾以及艾滋病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等症,尤其是近年研究发现山豆根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等,使得其应用研究不断受到重视。山豆根现主要为山豆根片(口服液)、苦参碱注射液、桂林西瓜霜含片、抗病毒颗粒、复方益肝丸和妇炎洁泡腾片等40多种中成药生产的原料之一;此外还有犀蜈汤、急喉丹、梅核气汤、咽喉冰硼散、加味开噎散和豆根散等近50多个临床常用方剂也用到山豆根。在古方及《本草纲目》中,山豆根配方尚有研末磨汁外涂等。但其毒性是临床使用过程中颇为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1 对山豆根毒性的认知 山豆根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此后金元、明、清的诸家本草,以至现代20世纪70年代,无论是1963年版或是1977年版《中国药典》,乃至权威药学著作如《中药大辞典》及1978年版的高校教材《中药学》等,均未记载山豆根有毒。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于1980年1月编写的《广西民族药简编》,首次谓山豆根“有小毒”。此后的1985年版《中國药典》首次将其以法典明确定性为“有毒”,之后直至现行的《中国药典》(2015年版)均将其毒性级别记载为“有毒”。 对山豆根毒性的认知,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毒-小毒-有毒”的演变过程。确认其具有毒性,也只不过近30多年的时间。 综合古今文献,山豆根的毒性特点,一是苦寒伤脾败胃、苦燥伤阴的劣性,二是对肝肾等脏器及神经系统的损害作用、心血管毒性、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随着本品临床应用的日趋增多,其毒性也日益受到关注。 2 山豆根相关毒性现代研究回顾 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黄酮、三萜及多糖等活性成分。生物碱中的苦参碱(Matrine,Mat)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既是其主要的生物碱成分,也是其药效物质基础和毒性物质基础[3],谓之“毒—效”并存,并且含量作为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1]。 山豆根相关毒性现代研究提示,山豆根的毒性可能主要是由其所含的Mat和Omt等生物碱所致,但Mat毒性大于Omt;山豆根不同组分毒性有差异,其中水提组分毒性最大,而醇提组分其毒性相对最低;Mat和Omt的LD50相差约3倍。 3 山豆根相关炮制研究回顾 3.1 山豆根炮制之古代文献记载及《中国药典》的收载 古代文献对山豆根的炮制记载仅有“采根曝干”[13]和“刮去皮制用”[14]。《中国药典》对山豆根干药材处理方法是:将其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山豆根药材按干燥品计,含Mat和Omt的总量不得少于0.70%;饮片含Mat和Omt的总量不得少于0.60%。由于此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Mat和Omt的流失,其饮片质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3.2 山豆根相关炮制之现代研究 山豆根炮制相关现代研究较少,仅见对山豆根生品、浸泡品和浸润品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其结果分别为1.29%、0.41%和1.07%,浸泡法炮制品有效成分大量流失[15]。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山豆根生品、水润品、酒润品以及水润酒炙品中Mat和Om的含量进行测定,Mat含量为生品>酒润品>水润品>水润酒炙品;Omt含量为生品>酒润品>水润酒炙品>水润品[16]。测定山豆根不同组分中Mat和Omt含量,Mat的含量为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全组分,Omt的含量为全组分>醇提组分>水提组分[17]。 山豆根相关炮制研究提示,可能古代认为山豆根无毒,所记载的炮制方法多为净制,未见炮制减毒方法的相关记载;《中国药典》山豆根药材和饮片含量测定项下,未对两个主要成分及毒性成分Mat和Omt分别做限量要求;山豆根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所含Mat和Omt含量有影响,酒润品的Mat和Omt含量均大于水润品和水润酒炙品;水提组分的Mat含量大于Omt,而醇提组分的Omt含量大于Mat。 以上山豆根的相关毒性现代研究及炮制研究等信息,为炮制减毒思路提供了相关参考依据。 4 讨论 山豆根是传统中药材,为广西、云南的道地药材,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疗效显著,在临床广泛使用;近3年药材收购价每千克190~250元之间,药价较高。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是一种较为重要的中药材。如何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山豆根主要活性成分Mat和Omt,是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和毒性物质基础。因此,如何在临床应用中既能保证其疗效,又尽可能降低毒性反应,是山豆根应用的关键问题。 通过炮制对中药的毒性进行科学处理,是目前的一个研究方向。山豆根醇提组分毒性小于水提组分,山豆根毒性主要与其生物碱中的Mat有关;酒润品的Mat和Omt含量均大于水润品和水润酒炙品;水提组分的Mat含量大于Omt,而醇提组分的Omt含量大于Mat等实验研究结果,为山豆根炮制减毒思路提供了参考依据,这对于提高临床用药安全目标,发掘、认识和继承前人山豆根炮制的经验和积累,改进目前炮制方法,深入认识和评价山豆根,提高山豆根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在其药品标准中增加Mat含量限量控制指标,以期对提高山豆根安全性,应用山豆根生产出更安全的中药制剂,进一步提高山豆根的药效等,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此外,针对山豆根的毒性成分以及发生毒性反应的机理等问题,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对山豆根炮制减毒方法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7. [2]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39. [3]丁佩兰.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187. [4]邱赛红,汤淮波,李飞艳,等.常用苦寒药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南药学,2004,2(1):37-38. [5]孙蓉,杨倩,赵燕.山豆根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0,7(5):257-262. [6]张宏利,杨清娥,杨学军,等.苦参碱的提取分离及对小鼠的毒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8):1649-1652. [7]张宏利,贺春玲,杨清娥,等.氧化苦参碱的提取分离及对小鼠的毒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2):279-281. [8]戴五好,钱利武,王丽丽,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7):904-905. [9]谷建俐.山豆根毒效规律及靶器官毒性机制研究[D].四川:泸州医学院,2010. [10]李素君.山豆根毒性与物质基础相关性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11]郭秋平,金若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致小鼠肝毒性比较研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30(7):736-740. [12]Wang X P,Yang R M.Movement disorders possibly induc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J].Eur neurol,2003,50(3):153-159. [13]清·凌奐.本草害利[M].北京:中医研究院印刷厂,1982:15. [14]明·刘文泰,等,撰.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20. [15]张涛.山豆根炮制方法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26. [16]江海燕,莫缓恒.山豆根酒制品中苦参碱含量比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16(3):103-104. [17]郑丽娜,任海勇,李素君,等.基于急毒的山豆根生物碱类物质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2,9(9):516-519. (收稿日期:2019-02-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