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某浅层老滑坡失稳破坏机理分析 |
范文 | 余冬 倪振强
【摘? 要】某油库场地的东南角原为浅层滑坡。在储油罐的建设施工时,将开挖后的土体顺坡推下,形成了现在的斜坡。进入雨季,在雨水渗流作用下导致坡面的滑移和沉降,为油库场地安全带来潜在的危险。通过对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勘探和分析,论文制定了安全、经济、合理的边坡治理方案,确保油库场地安全。 【Abstract】The southeast corner of an oil depot site was originally a shallow landsli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il storage tank, the excavated soil is pushed down the slope to form the present slope. In the rainy season, under the action of rainwater seepage, slope sliding and settlement are caused, which brings potential danger to the safety of the oil depot sit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in the landslide area, the paper formulates a saf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slope treatment schem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oil depot site. 【關键词】边坡;滑坡;原因分析;治理措施 【Keywords】side slope; landslide; cause analysis; treat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42.22?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0-0176-02 1 工程概况 油库处于山丘的顶部和缓坡上,油库扩建以来,平整场地的大量弃土堆积在油库东南角斜坡上,进入雨季,在雨水的作用下,堆积在斜坡上的土体发生变形,坡面上出现多道裂缝,堆积体发生变形滑动,形成4处滑坡和变形体(见图1),滑坡和变形体北侧和西侧有5个大型油罐,斜坡下部为果园、养殖场。如不加以重视,可能造成大面积滑坡甚至整体滑坡,形成巨大危害。 通过勘探和分析,1#变形体、2#滑坡、3#滑坡、4#变形体均主要由油库场站施工堆积土构成,岩性以粉砂土、粘土夹碎石为主,进入雨季后,堆积在斜坡上的土体发生变形,四处滑坡和变形体坡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多道裂缝,裂缝宽2~5cm,其中最大裂缝长约13m,宽60mm,坡体垂直变形最大为70cm,本文对某油库场地滑坡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保证油库场地可以正常安全使用。 2 滑坡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2.1 地形地貌 油库场站所在区域在地貌上属丘陵低山地貌,油库处于山丘的顶部和缓坡上,缓坡坡度为15~20°,不具有易滑坡坡度,滑坡不易发生。 2.2 地层岩性 油库斜坡一带出露的有2.0~3.5m的粘性回填土和残积土。回填土呈黄褐色,松散,土质不均匀;残积土具可塑性,结构全破坏,局部含有砂质粘性土。上部为第三系全风化泥岩,岩性为青灰色碎石土,土体饱和、稍密,角砾间充填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厚度3.0m。下部为灰黑、灰色全风化碳质泥岩,局部为碳质泥层,厚度0.9m。 2.3 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 根据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图,油库所在地区地震烈度均不大于6度,油库所在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等级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油库所在地近几十年没有大于4级地震,且此次坡体变形滑坡前后没有地震发生,排除地震影响因素。 2.4 气象水文 油库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雨量1319.0mm,十年一遇最大暴雨强度40.10mm/h,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5 人为因素 变形体滑坡均位于油库场地的角部,油库重地,没有生产活动在斜坡上面进行,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3 滑坡的稳定性计算 3.1 计算剖面与参数选取 根据对现场勘测和钻探资料的分析,油库发生变形的坡体仅为斜坡浅层坡体。因此,油库滑坡变形体的防治主要是针对管道附近的变形坡体,滑坡的稳定性计算剖面选取滑坡变形体的主轴剖面。 油库滑坡变形体滑动面形态为折线型。根据工程地质勘测与区域资料对比,滑坡滑面土的强度值取为: 天然条件下:C=41.1kPa,?准=38°,γ=21.2kN/m3; 饱和条件下:C=13.0kPa,?准=17°,γ=21.4kN/m3。 3.2 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计算得知:在自然形态下,油库滑坡变形体的稳定系数(K值)都大于1.17,处于稳定状态。在饱和状态下,稳定系数(K值)在0.98,处于不稳定状态。若出现大的降雨,滑面岩土处于饱和状态的条件下,坡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坡体将产生滑动(见表1)。 4 滑坡的形成机理分析 ①堆积体下部原为浅层滑坡,由于斜坡下部管沟开挖,诱发堆积土斜坡发生变形。在经过建排水沟、局部建挡墙等治理措施后,斜坡逐渐趋于稳定。但是由于该老斜坡岩土强度低,岩土自然密实固结的时间短,在重新堆积加载后极易产生滑动,为滑坡提供了一定基础条件。②堆积体大部分由回填土和残积土组成,结构松散且风化严重,力学性质差,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滑坡变形体发育在松散粘土层和碎石土层中,滑坡下部变形界面位于全风化碳质泥岩上部。由于松散粘土和碎石土层遇水易软化,为堆积体变形提供了条件。③根据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可知,产生滑坡的直接原因是雨季多连续性降水。在排水沟损坏的情况下,大量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渗入堆积体,导致原本结构性质不佳的土体进一步发生物理变化,降低堆积体的抗剪能力,增加雨水渗透土壤的能力[1],进一步软化土壤且增加堆积体的自重,破坏堆积体体系平衡,导致滑坡。④油库场地有4处堆积体,1#、4#为变形体,2#、3#为发育为滑坡,结合图1可知,可以排除斜坡坡度对堆积体的影响,2#、3#堆积体位于中部,1#、4#堆积体位于两侧,相比较而言,两侧的堆积体雨水易排出,中部雨水产生堆积,使堆积体发育成变形体,进一步发育为滑坡。 5 变形体的治理 基于浅层滑坡的特点,提出以下治理措施。 5.1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 在滑坡变形体的中下部修建抗滑桩,将抗滑桩设在已活动的浅表层滑坡下部,嵌入下部碳质泥岩中,稳定滑坡变形体。在抗滑桩之间修建桩间挡土墙,以防桩间土壤挤出,考虑防止桩间土挤出以及整体美观效应,挡土墙上部外侧坡面应与抗滑桩外侧齐平,桩间挡土墙上部恢复植被。在抗滑桩的东西两侧建抗滑挡土墙,稳定表层坡体。 5.2 排水沟 新建排水沟用浆砌块石建造,因势利导,将原有地表水引出变形坡体以外。恢复原有的排水溝,按照已有的排水沟进行修建,并将已有的排水沟理顺,将地表水排除坡体外。 5.3 坡面平整及植被恢复 对罐区公路外侧至围墙区域的斜坡进行平整形成自然斜坡,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具有抗冲刷和抗渗流作用[2],减少雨水冲刷坡体和渗入坡体,且植物根系对浅层土壤具有锚固和加筋作用,从而大大减少雨水对坡体的损害。 5.4 监测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水沟可能出现堵塞、损害等不良状况,在自然侵蚀、分化等作用下,抗滑桩、抗滑挡土墙会受到侵蚀,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建立人为或自动监测系统[3],监测斜坡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大的伤害。 6 结语 本滑坡是由堆积土在雨水诱导下发生的,通过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建立适当的监测系统,避免滑坡进一步发展,确保油库场地安全正常运行。在施工时要注意安全,加强安全措施,避免人员伤亡,要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堆放废渣,避免引起新的灾害问题,抗滑挡墙工程完成后,应对墙角进行回填,恢复原地貌形态,并对坡面进行整理,严禁形成沟道、洼地,防止因坡面汇流形成新的侵蚀,基础开挖中严禁放炮,注意保护桩孔和自然边坡,严防开挖时出现坍塌。 【参考文献】 【1】覃伟,徐智彬,李东林.渗透性与降雨强度对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地质与勘探,2016,52(04):743-750. 【2】彭安琪,武加恒,靳澍.浅层治滑植物护坡技术研究[J].路基工程,2012(02):124-127. 【3】韩军强,黄观武,黄观文,等.多种监测手段在滑坡变形中的组合应用[J].测绘科学,2019(11)116-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