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范文

    何建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快速.现阶段,各级教育机构对于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问题极为关注.对于我国高中数学科目的教学而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极为关键,这关系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本文就针对新课程理念之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以期相关的研究内容能为教学实践带来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在我国一直以来所呼吁的新课程改革的氛围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将有利于数学学科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进一步调整,使其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状况分析

    从教学实践现状来看,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不尽相同,有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用方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十分关注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理论的理解程度,且懂得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将课堂教学的氛围调动起来[1].当然,这也是新课程理念驱动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基于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需要进行适度调整.

    对于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除了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以外,还需要考虑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吸收到有益的知识,并善加利用.要想将新课程理念渗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教师转换教学策略,学校也需要适当调整课堂教学评估的重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一)创新评价思维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尽可能以兴趣导向式教学模式来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度,以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2].如在教学评价理论的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导入创新思维进行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应朝着“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方向调整,而且,作为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二)探索教学方法

    从本质上来看,新课程理念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将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教师要做出适当的教学模式调整,而且,学生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更好地跟上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进度,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人教B版的高中数学教材为例,其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只需重点将“三角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扩展教学即可,至于“和差化积公式”以及“反三角函数”等部分,略讲即可,这样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还留给学生一个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悬念[3].

    如,函数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如何求出二次函数中的极大、极小值的时候,我们可将教学的内容设计如下:

    其一,求出下列函数在x∈[0,3]时的最大、最小值:(1)y=(x-1)2+1,(2)y=(x+1)2+1,(3)y=(x-4)2+1.

    其二,求函数y=x2-2ax+a2+2,x∈[0,3]時的最小值.

    其三,求函数y=x2-2x+2,x∈[t,t+1]时的最小值.

    上述设计层层递进,每做完一题,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实际上,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数学知识与理论的教学往往只需在一个问题上研究透彻即可,传授给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做习题时就会触类旁通.这种教育方法既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又对学生数学知识面的扩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对于高中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最重要的是了解到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全面地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将相关的评价内容反馈到接下来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于波.高中数学模块课程实施的阻抗研究——基于十省市的调查[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02):42-43,49.

    [2]张国庆.县城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思考——从黔东南州高中新课程数学观摩课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J].凯里学院学报,2011,03(03):168-169.

    [3]王维忠.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26):205-2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