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方法探析
范文

    郑保华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学中要让数学作为一种文化走进小学课堂,通过以数学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课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等渗透数学文化,努力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到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项目《构建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YQJK15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明确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课标小学数学每册教材的编排都有意识地渗透了大量的数学文化内容,“数学文化”也走进了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渗入小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文化”一词的内涵,简单说,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泛些说,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让数学作为一种文化走进小学课堂,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一、以数学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比较注重体现数学文化,充分利用每个知识点后面补充的内容“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美、生活中的数学等,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一)呈现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著名数学家霍格本曾经说过:“数学史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教材中数学史知识的呈现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为出发点,在中、低年级的教材中是以介绍数学符号和基本数学知识为主,在高年级的教材中则通过某个数学问题介绍相关的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学习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和铜漏壶;二年级上册乘法和下册除法学习中分别介绍了乘号和除号的由来;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中介绍了指南针、司南和罗盘都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其中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习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四年级下册括号的学习中介绍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的由来;五年级学习质数与合数时,介绍了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的故事,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又介绍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故事;六年级上册学习圆周率时介绍了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教材这样编排,让学生走进历史,不仅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了解,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挖掘数学的美感因素,让学生体验数学文化之美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显然这是高度评价了数学是美的.这种美不像自然美、艺术美或社会美,这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理智的美,具体体现在对称美、规律美、抽象美和统一美等.在教学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体现了对称美;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都体现了规律美;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学科,它是运用抽象的数字和符号构建起来的一个系统,简单而有趣,处处都体现着它的抽象美;数学中十进制计数法、24小时计时法、平年和闰年的记法等都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要及时发现这些美,引导学生去感悟和欣赏数学的美.

    (三)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文化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基于生活而发展.教材编排中,很多内容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一年级下册学习“认识人民币”时,以购物游戏为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去围篱笆;六年级上册学习“折扣”时,以具体两个商店搞促销活动为例子,让学生去计算哪个商店的价钱更低.还有像认识位置、认识方向、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知识都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学,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文化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

    (一)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时,新课伊始,通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经典数学趣题引入,向学生介绍了古人的辉煌成就,让学生对中国数学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以相关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呈现出来的.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去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体验数学文化对知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组长利用准备好的圆形、椭圆形和正方形的硬纸板在桌子上分别滚一滚,其他组员演示乘坐不同形状轮子的汽车,体会坐车感觉,最后小组交流、汇报.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都说乘坐轮子是圆形的汽车最舒服,因为圆形车轮的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同圆或等圆的半径都相等,所以圆形车轮的运动比较平稳.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比较和验证等实践活动,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经历了数学文化的形成,有效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三)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数学文化

    解决问题是学生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数学文化,能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选择最佳的方法解题,化繁为简,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年级上册“优化”例3“田忌赛马”问题中,教师可以先由“田忌賽马”的故事引入,让学生知道有效的策略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结果.这样有效地渗入数学文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了数学问题.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领略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丰富学习经验,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数学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实际,可以开展以下数学活动:1.数学小故事演讲比赛(三、四年级);2.数学手抄报比赛(全校);3.数学24点计算比赛(四、五、六年级);4.开展实地测量、问卷调查等数学实践活动(五、六年级).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领略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当数学文化真正渗入教材、进入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教学就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 12: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