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菁华硕学
范文 秦荣生,江苏省吴江市人,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审计学家,现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审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培训项目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教学兼职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先后在江西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9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获中宣部、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八十年代优秀大学生”光荣称号,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财政部“会计学科带头人”称号,1998年获“国家级学术带头人”称号。
秦荣生教授长期从事审计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先后在《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主要著作有《受托经济责任论》、《企业会计报表阅读与分析》、《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研究》、《审计学》、《国际审计》、《内部审计》等32部;主要研究课题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中国式的责任会计”、“上市企业舞弊案例剖析”、“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会计问题研究”等19项。
独立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发展经历了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那么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为什么会产生审计呢?学界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其中,“受托责任论”受到学术界的大多数认同。秦荣生教授《受托经济责任论》专著系统阐述“审计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审计基本理论研究难题。秦荣生教授指出,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具有“血缘”关系。他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存在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如果这种审查评价活动是由财产所有者自身完成的,就不能称为审计活动。而只有这种经济监督活动由财产的所有者委托或委派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时,才会产生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活动。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血缘”关系。秦教授还进一步阐述了运用受托经济责任指导中国审计改革。中国审计改革基本上按秦教授在专著中提出的思路进行,充分验证秦教授所提出的各种观点的科学性、前瞻性,因而也奠定了秦教授在中国会计、审计学术界的地位。
秦教授的研究紧密结合实践。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公司治理活动的深入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针对“云计算”的发展,秦教授发表了《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等论文。他认为,云计算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影响各个行业,并进一步影响会计、审计技术。在云会计中,资产或数据的确认,收入的区分,成本的确认、计量与配比,对提供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等需要有更好的应对方法。“云审计”则是在“云计算”基础上搭建的一个审计平台,实现各类审计信息的数字化,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审计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要实施云审计,审计机构应建设云审计平台。建设云审计平台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对促进云审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一个能容纳各类审计所需资源的系统平台,用于归集审计数据和管理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现场审计数据、联网审计数据、历史数据、系统导入数据、法规政策文件、图片、影像等,并将这些数据时时更新并且有机集合起来,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建立并运用各类审计模型(审计对象模型、审计数据模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审计程序模型、审计证据模型、审计工作底稿模型、审计报告模型、审计疑点模型、审计处理模型、审计管理模型),从而实现审计的自动化和审计管理的智能化,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实施云审计可以大量减少采集各种数据的时间,将工作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上。
本刊编辑张磊/撰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