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范文 邓伟锋

摘要:自改革开放后国内逐步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股份制改革也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上的一种选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国内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与争产市场的繁荣不仅为上市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帮助,同时也使得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逐渐现象。本文将结合国内上市企业实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就如何改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一般而言,企业成功上市后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得益于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的繁荣,大多数企业也能获得更为强大的资本支持。但企业上市后其自身企业性质和所有权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也导致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会出现明显不同。国内企业大面积进行股份制改革真正开始于上世纪末期,相当大一部分上市公司在在处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时呈现出了经验不足这一短板,股权结构上的不合理更是导致其公司治理效率严重偏低,如何在深化改革这一关键阶段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相关含义
(一)股权结构的含义
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到所有权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股东性质结构三大因素所影响,这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化都极容易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改变。
(二)公司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是支配和控制公司的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规定了董事会、经理人员、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以及做出有着公司事务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公司治理實际上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其也是上市公司内部各类型管理制度的总称。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间具有密切联系,其对于上市公司自身而言也具有明显影响。同等因素下,较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有利于上市公司运营与发展,因此,上市企业在整体发展进程中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符合公司自身发展的治理结构。
二、国内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常见问题分析
(一)股权集中度过高影响公司治理
国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首要常见问题是股权集中度过高现象明显,股权集中股过高也导致公司治理受到了明显影响。通常而言,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企业内部重大决策产生并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自身管理阻力。但通过对大多数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股权高度集中在一个或几个股东手里时,上市公司内部的公司治理也会受到很多的负面影响,例如,当股权集中在少数几个大股东手中时,部分经营管理决策的产生便无法对于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予以较好保护,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良性管理氛围的形成,甚至会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压力不降反升。而上市公司内部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得不到解决也极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的问题,因此,股权集中股过高这一问题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二)流通股过少导致治理结构僵化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流通股过少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流通股过少这一因素影响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便会成为一种僵化的结构,与之相对应的治理结构也会丧失掉很多活力。上市公司之所以在发展空间上与一般性企业有所不同便是由于其可以更为充分的对于资本市场进行利用,一定意义上来说,流通股的多与少便是其对于资本市场利用程度的表现形式之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一旦流通股占比较少便会降低上市公司自身与资本市场间的联系。这一情形下,外部资本很难进入到上市公司之中且无法对既有的股权结构产生实质影响。这一背景下上市公司内部的治理无法补充道“新鲜血液”。国内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所以被落后的体制及管理所拖累也是与流通股占比较少这一股权结构密切相关。
(三)国有股占比过高下公司治理单一性明显
国有股是国内特殊政治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有制经济地位并对国有资产流失进行了有效防范,但以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比过高明显影响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单一性明显的治理结构也导致其经营发展上步履维艰。国有股本身不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自由流通,这也导致国有股占比过高的股权结构在实际改变上具有极强的操作难度。此外,国有股占比过高这一情形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往往难以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国有股为主导下的股权结构往往无法发挥出既定优势,甚至会滋生出上市公司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对于企业自身利益与管理活动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股权集中度与内控机制间缺乏有机联系
国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间也存在着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间缺乏有机联系这一具体问题,一般而言,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治理上的内部监督与内部激励,然而国内部分上市公司中虽然股权结构上具备股权集中度较高这一特点,但治理结构上却并未得到有效梳理,不仅“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对普遍,其内部监督无法发挥出作用且激励机制效用低下也相对普遍。上市公司中大多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了一定分离,职业经理人或一般性员工在缺乏有效监督和激励情形下必然会导致治理结构上问题丛生。由于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机制间并未形成良好的联系,上市公司内部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间的良性互动也受到了影响。
三、优化国内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一)适度降低股权集中度保障民主管理
优化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状况需要适度降低股权集中度,特别是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降低股权集中度,保障股权结构的合理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得以优化的前提和保障。建议具体的上市公司在股权集中度问题上进行重新思考与规划,在综合考量市场与企业自身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有步骤的对于股权进行稀释,避免大量股权的过分集中,将股权结构优化置于首要位置再进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也是其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国内上市公司可以借鉴西方经营发展较为成功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处理上的经验与做法,在降低股权集中度的进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避免操之过急从而对于大股东利益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股权集中度降低的整体进程。在股权集中度得到调整后上市公司则需要增强管理上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在股东大会上赋予一般性股东更多的话语权,采取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模式也是较为可取的途径之一。
(二)调整流通股比例进行治理结构优化
调整流通股比例这一做法不仅可以对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较好优化,更可以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已经成功上市的公司在流通股比例调整上具有较大难度,特别是在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流通股总量较小这一情形下进行流通股比例调整也具有很大的现实难度。建议具有上市计划的公司与企业应当适当进行流通股比例的增加并对上市成功后流通股比例的调整留有“余地”。在流通股比例实际调整空间较小的上市公司中,也可以通过增强流通股实际流通性这一做法来间接达成调整流通股比例這一目标,依托此类办法进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阻力也想对较小。对于流通股所占比例和实际流动性进行的调整不仅可以短时间内增强企业股权结构状态,更加能够显著改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僵化性明显问题。
(三)依托外部市场进行股权分散
国内证券市场正趋于成熟,大部分上市公司凭借证券市场提供的支持也能获得较好发展。一般性企业不仅可以依托资本市场进行上市的谋划,其也需要借助证券市场以及其它外部市场进行股权结构的调整,从而对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例如,上市公司可以选择依托外部市场进行股权分散,依托这一办法不仅可以降低股权结构中大量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一状况,外部市场上充足的资本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可以为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做出贡献。由于国内市场总体开放性的不断提升,大量的投资机构与个人都十分热衷于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具有股权结构优化及治理结构调整的上市公司可以选择通过新一轮融资这一方法来进行股权稀释。在国有股减持意向不明显下,这一做法也具有较大可行性。
(四)增强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成效的正向影响
确保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间的联系不被认为割裂是上市公司整体发展进程中需要重视的关键,特别是股权结构中出现股权集中度过高时,更是需要将此种股权结构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冲淡其对于公司治理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集中度较高时要明确出各股东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权责关系下进行内部控制能力的增强,内部控制措施的重新选择也是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的一般措施。上市公司内部大股东在享有既定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起内部监督以及激励制度制定和执行等义务,依托其在董事会中的优势地位进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也会效率许多。增强高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的正向影响也是国内上市公司在处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明智选择,其更是阻力较小,但是成效较为明显的一种措施。
四、结语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提升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也需要从股权结构上开始入手。股权结构本身的转变会面临很大阻力且实际操作难度也较之一般形式的管理优化高出许多。在国内资本市场越发成熟且上市公司间竞争越发激烈这一背景下,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对于上市公司综合发展可以产生的影响也越发明显。国内上市公司不仅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及行业发展实际对于股权结构进行调整,更是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端与股权结构变化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张丽娇.经济新常态下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J].财会学习,2016,13:63-66.
[2]赵晗,王文杰.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3:49-51.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