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粮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 |
范文 | 姚利朋 摘要:传统粮食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对粮食的存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但由于传统粮食企业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传统粮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境以及有效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传统粮食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困境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传统粮食企业可以对内部经营和管理环节进行进一步优化。另外,信息化建设下的粮食企业可以统一运作平台,及时更新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以此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正因为现代化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传统粮食企业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建设,但在信息化改革和創新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境。 一、信息化建设推动传统粮食企业发展的意义 (一)有效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决策效率 信息化建设中的粮食企业抛弃了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生产销售与信息化同步的实时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快速、便捷的获取最新信息,包括:粮食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订单、用户信誉、服务反馈、企业财务信息等。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实时数据,按照粮食订单与顾客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做到时刻跟踪市场,并逐渐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二)创造便捷的批量化生产条件 现代信息技术采集企业产品研发再到定型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检测各类数据和技术参数,最终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进行材料加工,从而为粮食企业创造出了便捷的批量化生产条件。若企业按照精确数据进行批量生产,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减少检测程序,保证产品质量 传统的粮食企业一般将各种粮食原材料分阶段进行比例调配,过程冗多且长,因此,实现信息化管理为提高企业效率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粮食分阶段比例调节的大量数据进行记录、总结和分析,最终得出最优的配料比例参数。如此,企业在生产同一批产品时,只用严格按照事先分析好的数据进行材料比例调配,就能减少中间检测程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节约企业成本。 (四)创立粮食企业的服务体系 粮食企业作为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服务的好坏与企业的生命息息相关,好的服务体系也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创建粮食企业的服务体系,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及时获取服务信息,减少因服务不周造成的负面影响。传统粮食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能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二、传统粮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 据了解,传统粮食企业受到旧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一般只重视培养基础开发型人才,缺乏现代信息化建设下的管理型人才。另外,很多传统粮食企业想从内部结构上解决信息化管理人才的更是寥寥无几,此类企业缺乏开发意识和创新能力。从粮食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上看,其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由于缺失大量建设人才,因此阻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传统粮食业管理模式陈旧,信息化建设较难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粮食企业仍然没有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与行政干预的影响,其内部管理存在制度不更新、管理模式陈旧、思想落后等情况。同时,企业内部管理层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缺乏了解和有效适应,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例如:若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革,将会更新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这种全面且彻底的改革方式使上层领导及下层员工一时无法接受,不仅得不到预期目标,还可能会挫伤企业内部稳定,种种因素都阻碍着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三)忽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任何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都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并逐步提高。但传统粮食企业缺乏改革经验,面对新的技术始终处于被动局面,甚至无从下手,因此很容易忽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此外,一般的传统粮食企业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各个部门之间自行其责,大部分都是只完成各自的信息建设目标,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等情况。另外也会造成企业内部信息不对应、不畅通,给信息化网络系统埋下了隐患。 (四)信息化建设下,传统粮食业内部部门利益冲突 信息化建设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管理工具和手段,但由于传统粮食企业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来说,无法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分配。企业的各部门各自建立信息系统,却不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在内部部门利益遭到冲突的情况下,企业就会流失很多资金和人才,导致内部管理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三、传统粮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 优质的人力资源始终是粮食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传统粮食企业应注重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加强内部培训和信息化教育。例如,粮食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好信息化宣传工作,建立起多形式、从层次、重实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系统,将岗位培训与信息化教育作为培训重点,对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各级领导人员进行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培训。此外,粮食企业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坚持内培养外引进相结合的方法,为企业储备一支精通信息技术与粮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更新传统管理理念,建设系统化的信息化管理 传统粮食企业应更新传统管理理念,建设系统化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重组,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然后依据资源数据建设一套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经营体制。因此,信息化建设中传统粮食企业的战略目标应将信息化建设与内部改革相结合在一起,两者相辅相成,实现现代化管理,最终保障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立足于不败之地。 (三)有效整合信息化资源,避免重复、单一建设 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应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然后通过建设系统工程,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重复、单一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遵循规律,避免各部门各立门户,建设项目必须务求实效。另外,粮食企业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可行性建设规划方案时,应参照省局建设规范和标准,理顺先后、轻重关系,最好事先省、市、县的“一盘棋”最后,在统一布局中寻找建设重点,进行重点突破。企业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粮食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包括物理仓储、生产销售、管理手段、营销模式等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性的对系统业务进行优化完善,做到合理配置资源,综合控制成本,为降低企业能耗,提供便捷、使用的业务活动做出贡献。 (四)协调企业部门沟通,促进信息化建设 粮食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必须做到统一规划,互相协调,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功能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建设系统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体系中,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建设和改革,都需要信息技术人员全面了解公司所有业务流程,因此,需要加大培养各部门员工的集体性意识和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体系。粮食企业的信息化改革离不开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各部门的管理者及企业高层领导人必须认识到整体建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快的达到信息化建设的预期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粮食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是经济的一种进步,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任何行业都不能脱离信息技术单独存在于经济市场中,作为传统行业的粮食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当然,粮食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也不能盲目开展,必须着眼企业发展前途,整体规划建设目标,做到稳定、全面的信息化发展,最终为企业争取信息化建设后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鹏翔,杜昕,王澜瑾.传统粮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6 (04):16. [2]江苏省粮食局课题组.以信息化引领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关于江苏省粮食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J].中国粮食经济,2012 (12):58-61. [3]林兆钦.传统粮食企业在信息化建設中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 (01):14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