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 |
范文 | 尚洪德 【摘 要】 文章从价值链会计研究角度出发,探索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理论框架。在界定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对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基本假设、运行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对象、目标与原则作了探讨。 【关键词】 价值链; 现金流管理; 原则 价值链给企业管理搭建了发展平台,而现金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只有良性的现金流循环,才能保证价值链的正常运营。事实上,价值链的构建为现金流管理提供了战略基础;而现金流管理渗透到价值链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后,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利于价值链管理的量化。因此,研究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以为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理论发展及其在实务中的运用提供基础。 一、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传统意义上的现金流管理①是指以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在引入价值链管理后,笔者认为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是指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适时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与管理,保证企业的现金流能够合规、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基本假设 (一)管理主体假设 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主体仍然是实施价值链管理的企业,应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现金流管理自主权。 (二)持续经营假设 即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流管理主体可持续经营而不会被破产或清算。非持续经营下管理主体的现金流管理应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 (三)现金资源稀缺性假设 即管理主体持续经营期内,现金资源总是相对缺乏,不能没有限制地取得现金或无条件地使用现金,其取得需要成本。这就需要管理主体有效地安排现金流活动,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率。 (四)管理理性假设 即管理主体进行现金流规划、控制和评价时的管理行为是理性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进行的有效的、相对最优的管理。管理主体对待不同的企业经营发展阶段和经营状况,能通过理性的分析,选择最佳的现金流管理决策方案,同时也能纠正不利于实现其总体管理目标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思路,不断完善现金流管理活动。 三、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环境 现金流管理环境是影响现金流流量、流程、流向和流速的各种内外部客观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价值链发展的不同阶段等;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季节性变化、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因素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等。环境的客观性致使现金流管理只能主观能动地适应、利用环境。 总的来看,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拓展了单个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将原本属于单个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化,这样一方面使得价值链现金流管理的对象更多、系统性更强、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现金流管理对企业及整个价值链联盟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对象 一般来讲,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与现金预算的分工组织体系有关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安排及其实施的预测与计划系统和由收账系统、付账系统和调度系统构成的执行与控制系统,还包括借以报告一定时期终了的母系统和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最终结果的信息与报告系统以及对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现金预算执行情况和现金流量信息本身的分析与评价系统。 由于价值链管理拓展了现金流管理的对象,因此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对象也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拓展,一方面表现在对现金流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控制;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所有价值链过程中涉及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现金流量的规划、监督和管理。 五、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目标 传统意义上的现金流管理目标与会计目标一致,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总目标是实现企业(包括企业价值链联盟)价值增值最大化。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理解: (一)现金流循环运动最优化 现金流量循环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三个周期,价值链的构建优化了业务流程:以顾客价值为导向、有效压缩了企业非价值增值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各种现金循环周期不断缩减。故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在价值链提供的良好管理基础上,追求现金流循环周期最短。 (二)现金流使用效率最大化 价值链管理为企业及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提高现金流使用效率创造了条件。在企业价值链联盟中,各企业通过价值链管理优化其业务流程,使各企业能有更多的资金流向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生产作业等价值增值环节,从而实现现金流使用效率最大化。从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看,其现金流管理将提高资金在企业价值链联盟中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的价值。 (三)现金流增量最大化 企业及企业价值链联盟实施价值链管理,从价值链的最顶端来看将在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目标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价值链的中间部分来看,将通过库存管理和低成本策略,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现金流流出量,进而实现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的现金流增量最大化。这样的良性循环,必然可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实现现金流增量最大。 六、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的原则 (一)可持续化原则 企业价值链优化的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联盟价值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实现企业及整个企业价值联盟的现金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实现整个企业及企业价值联盟的现金流管理服从和服务于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的价值创造;另一方面在企业价值链联盟价值创造的过程中,通过现金流管控,为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促进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二)系统化原则 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不是游离于工作流、实物流和信息流之外的单独链条,应与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企业及企业价值链联盟的生存框架。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价值创造的总体目标框架下,现金流将为工作流、实物流和信息流提供“血液”和“管道”,在支持和反映工作流和实物流运作情况的基础上,与信息流发展一起为企业价值链联盟价值创造提供保障。因此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应从整个价值链的构成出发,兼顾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影响因素,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三)动态平衡原则 价值链思想体现了动态原则,它强调对整个企业价值链联盟各个价值环节进行分解、重组和整合,且整合后的价值链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以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因此,企业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应实现现金流在数量、时间以及结构比例上的动态平衡。 (四)对立统一原则 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从战略的高度,还要解决好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与价值链联盟利益共享、现金流动性和收益性这两个对立统一问题。 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拓展了单一企业现金流管理的范围,使其服从和服务于整个价值链联盟的管理目标,将成为整个价值链会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价值链理论发展来看,由于企业法律、会计主体、财务核算等方面的限制,要突破现有会计主体至整个价值链联盟仍有待时日。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正在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不少大型企业集团将通过横向和纵向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同时上下游企业集团之间的战略联盟等正在向纵深发展。由此,价值链会计及其现金流管理理论将会获得更多的应用和发展空间,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理论和实务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李勇.建立“价值链会计”的新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3-01-22. [2] 胡国柳,尹美群.价值链及其实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会计模式[J].海南金融,2005(4). [3] 阎达五,尹美群.价值链会计——基于价值链管理理念的会计思想[J].财会时报,2003. [4] 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02). [5] 谢荣.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6] 张文辉.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研究[D].兰州大学,2008. [7] 张文辉.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 曾忻.企业价值链分析与基于现金流的价值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9] 陈志斌,韩飞畴.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J].会计研究,2002(12). [10] 胡国柳,尹美群.价值链及其实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会计模式[J].海南金融,2005(04). [11] 李延喜,张启銮,李宁.基于动态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3(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